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美國製造,航向何方?─美輸出LNG對全球市場的影響

2016/1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91

字型:


撰文/李正明(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因應美國頁岩氣革命出口,雖然目前儲槽的利用率僅1%,但是美國頁岩油/氣的大量生產已足供其國內需求,甚至還有餘力出口外銷,開啟了LNG進/出口接收站打造計畫。由此,以頁岩氣為原料液化而成的LNG、被暱稱為「LNG made in USA」,於今年(2016)2月24日裝載第一船後航向巴西,寫下美國能源出口的新一章。

「LNG made in USA」叩關國際

美國第1家獲得能源部同意出口LNG到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或指定的non-FTA國家之LNG生產與出口計畫,是由Cheniere公司所主導的「Sabine Pass LNG」計畫。Sabine Pass LNG液化廠設置在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界河(Sabine Pass River)的卡梅倫(Cameron)水域一帶。Sabine Pass LNG本為已完工的LNG進口港,由於美國頁岩氣生產暢旺不須再進口,於是Cheniere公司增加天然氣液化廠與原有港口聯合成為一LNG液化廠/進出口港(Liquefaction Plant with Import/ Export Terminal),成為三相(進口、生產、出口)功能的天然氣基地。

Sabine Pass LNG生產計畫預計有6條生產線(Trains),每條線的產能為每年450萬公噸。目前已完工且開始生產的第1條生產線,以現貨方式出口8船試車產出LNG(Commissioning Cargo)後,宣告正式商轉,執行合約交運。

首船裝載LNG的運輸船為雪佛龍(Chevron)的Asia Vision LNG運輸船,其裝載量為160,000M3(液態),並在2016年2月20日抵達Sabine Pass LNG港等待裝載。由於這是第1船裝貨,眾所矚目,而且能否順利裝載有不確定性,故Cheniere公司相當低調, 於2月24日僅透過LNG行銷部總經理Ms. Meg Gentle在德州休士頓IHS的CERAWeek活動中向外界透露Sabine Pass第1船正在裝貨中。經過不到1小時,美國能源部部長莫尼茲(Ernest Moniz)在同一場合中向外宣布:「Asia Vision船已滿載正準備離港航向巴西」,傳達「LNG made in USA」正式向外叩關,寓意深遠。

出「氣」不斷!以「第1」宣示雄厚能源力

隨著Sabine Pass LNG在第1生產線宣告正式商轉後,第2生產線也很快在同年7月上線,陸續到第6線完成後,Sabine Pass LNG將有總共2,700萬公噸/年的產能。美國墨西哥灣後面還有幾個每年千萬噸級的LNG生產廠,如:卡梅倫(Cameron)、自由港(Freeport)、科帕克利士提(Corpus Christi)、馬諾利亞(Magnolia)等,都將在2017年至2020年陸續商轉,屆時大約有5,000萬噸/年的產量進入市場。據資料顯示,2016年的LNG還會有恢復生產的西非安哥拉(Angora),以及澳洲的Gorgon、Wheatstone、Ichthys等3個年產千萬噸級的LNG計畫進行供應!

而另一艘載積達155,000M3的LNG運輸船「Clean Ocean」,於3月2日抵達Sabine Pass,並於3月15日啟航,已於4月中旬到達印度的達布何(Dabhol)LNG接收站,這是美國墨西哥灣區頁岩氣登陸亞洲的第1船。該船以FOB現貨方式出口到印度,事實上印度與Sabine Pass LNG訂有自2017年起、每年350萬噸之為期20年的長約。

之後Sabine Pass LNG又有3船分別將LNG送到:巴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的阿布達比。其中,千里迢迢飄洋(大西洋)過海(地中海)穿河(蘇伊士運河)送抵中東波斯灣UAE的這一船,也是LNG made in USA首航中東!因為在刻板印象中,中東是石油與天然氣向外輸出的地區。

第6船則於4月15日,以載積174,000M3的Creole Spirit運輸船,航向歐洲的葡萄牙Sines LNG接收站卸交,這象徵美製LNG首次登上歐陸,實質意義為:打破歐洲LNG向來是蘇俄、挪威、西非、北非和中東的主要出口市場!

Sabine Pass的第19出口船次是由殼牌(Shell)公司的Maran Gas Apollonia(161,870M3)運輸船於7月底裝載,通過擴建後的新巴拿馬運河,於8月22日抵達中國大陸廣東大鵬接收站卸貨。同樣的,這是美製LNG到達遠東的第1船,也是第1艘通過新巴拿馬運河的LNG船,而這些「第1」當然都是刻意安排的。

美國躍居天然氣淨出口國

頁岩氣製造的LNG將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2016年,美國將成為淨出口國,後面陸續上線的生產計畫將貢獻全球18%的LNG供應量,同時將改變全球LNG市場與貿易流向。歐洲一些大型能源公司像是英國森特理克公司(Centrica)、西班牙天然氣公司(Gas Natural Fenosa)、法國道達爾(Total)及Engie開始與美國LNG生產者洽談合約。這次葡萄牙進口一船是現貨交易,此後將改以中長期合約執行,使美國LNG出口變為常態的商業化活動,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LNG運輸船從消費停滯的亞洲轉航到歐洲。

Sabine Pass LNG的生產管理公司Cheniere估計從Sabine pass港到葡萄牙希耐市(Sines)LNG港的運費約為0.5$/mmbtu,相對於到亞洲的1.5$/mmbtu要節省許多。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估計其獲利率約為1$/mmbtu左右。

美製LNG出口觀察

在LNG made in USA的No.1事件簿中,有些訊息是值得我們注意及探討的,包含:

國際間一個LNG生產廠的完成與宣告,通常是由各該公司的董事階層向外宣布,但Sabine Pass LNG的第一航次卻破天荒由能源部部長親自宣布,顯見這不僅是歷史性第一航次的宣告,同時也是美國能源政策的重要宣告。

再者,美國墨西哥灣區許多LNG液化出口港計畫是在高油價、LNG高價格、頁岩氣高產量、HH天然氣指標相對低,以及需求市場旺盛的時期所做的投資決策。但是真正到了產出時的相對條件都變樣了:低油價、LNG低價格、頁岩氣產量停滯、HH天然氣指標相對更低,而且市場需求低迷。在這情況下,對一生產者而言只能前進而不能後退,因此後面還有許多生產線將陸續上線。然而從過去LNG供需與價格的循環來看,這些LNG計畫看的是長期(40年)獲利。事實上,有許多官方或民間能源研究機構及業界也是抱持這個看法與態度。

此外,Sabine Pass第一船貨的出口是傭租(chartering)雪佛龍(Chevron)公司的LNG運輸船,這透露出一個訊息:美國能源運輸政策的過去與未來。

美國於1920年訂定的John's Act法案(The Merchant Marine Act),規定商品在美國領有水域的運輸必須是美國籍、必須在美國建造、船主必須是美國公民,甚至船員必須是美國公民且擁有永久居留權。美國過去除了阿拉斯加奇奈(Kenai)有生產LNG交貨到日本以外,沒有其他生產LNG的計畫,因此目前全球400多艘LNG運輸船中沒有一艘是美國籍的。雖然John's Act法案在2015年底鬆綁,可是截至目前仍只能傭租境外公司的船。據瞭解,未來墨西哥灣的LNG出口到其他國家可能需要120艘以上的LNG船,檢視最新LNG造船訂單大多在170,000~180,000M3之載積,顯然有很多船隻是看上這片榮景,對著未來LNG made in USA與通過新巴拿馬運河而量身訂造的。

由於新巴拿馬運河在今年6月正式通航,LNG船自墨西哥灣區行經巴拿馬運河,相較於經過蘇伊士運河到遠東地區至少節省11~13天的航程,這些價格與運費優勢對傳統亞洲地區LNG買家而言更具吸引力,尤其能削減所謂的亞洲溢價(Asia Premium),更是買家們夢寐以求的。另外,LNG made in USA的長約大多以FOB形式出口,買方接貨後交到美國能源部同意國家的任一港口基本上是不受限制的,這對LNG的多源操作供應商(Portfolio Player)是非常有彈性的。換句話說,亞洲買家除了探求購買 LNG made in USA之外,更能要求現有長約供應者放寬或排除目的地限制條款,加深購買力。

美能源戰略再下一城

固然目前美國運輸到歐洲的LNG數量尚不多,到2018年至2019年之後大量的LNG出爐之後進入到中南美洲、亞洲,更跨入歐洲。預估2020年有一半的美製LNG目標市場是朝向歐洲的。值得一提的是,蘇俄的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Gazprom)也正在尋求擴大出口到歐洲市場及獲利的空間,可預期的,歐洲LNG 市場將掀起另一場競爭。這場競爭除了經濟利益以外,美國的LNG供應歐洲實則有更強的地緣政治之象徵意義存在。

時值油價及天然氣價格處於低迷狀態,何時復甦各有不同說法,一般的推測到2020年至2022年時情況將會好轉,油價將可回歸到被認為合理的70$/bbl.水準,換算亞洲地區LNG價格約在10~12$/mmbtu。如果這個推測能夠實現,目前已提出但因為油價低而致裹足不前的LNG生產計畫,如加拿大、東非莫三比克、坦桑尼亞都將會遠落在美國墨西哥灣區陸續上線的LNG計畫之後,這情境已替LNG made in USA保留了潛在供應市場量,值得持續關注。


關鍵字:頁岩氣,LNG,天然氣,FOB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