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光采濕地推手:專訪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陳錦超理事長

2019/02/13 |採訪撰文:鍾嘉雯 點閱人次: 1409

字型:


光采濕地園區
攝影/鍾嘉雯

獲得第2屆APEC能源智慧社區最佳案例評選競賽的智慧電網類銀質獎──光采濕地園區是綠能外交的好典範!


怎麼讓不利耕作的農地或地層下陷魚塭順利轉型,給予居民穩定收入,又能讓土地維持在可恢復的狀態?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原林邊文史工作室)陳錦超理事長認為,「養水種電」是屏東縣找出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光采濕地陳錦超理事長與孫繼智講師
攝影/鍾嘉雯

保護環境、不再地層下陷的解方:產業轉型

位於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林邊鄉,坐落在地勢平坦的屏東平原上,溫暖潮濕的優良氣候和肥沃的土地條件讓林邊鄉適於發展農業和養殖漁業,但因為長期抽取地下水來種蓮霧養魚,40多年來,林邊鄉的地層嚴重下陷3.5公尺,甚至低於海平面。2009年,莫拉克風災來襲,全鄉面臨淹水的噩運,災後重建時,在地的養殖業遇到魚苗昂貴、魚塭清淤泥及填土運費龐大的問題;蓮霧園遭潰堤黏稠土掩埋,復植不易,清土資金亦是巨額,且農委會提供3年補助,蓮霧要重新種植卻需要5年,農民經濟立即陷入困境。

陳理事長回想起當時的情形:「在莫拉克風災之前一兩年,我們就發現抽水站沒辦法應付排洪。第一個原因是居民擔心抽地下水的深水馬達關起來會被泥沙堵塞,所以他們都不會關馬達,讓地下水一直湧出;第二個原因是林邊養鹹水魚,雨水會淡化魚塭的鹹分,如果雨下了好幾天,漁民就會持續排出魚塭的水,再抽海水進來。雨水、湧出的地下水、魚塭的水全部加起來,再多的抽水站都不夠用。」

為了解決地層下陷和淹水的問題,屏東縣政府一是以大潮州人工湖來補注地下含水層,讓地層下陷速度可以減緩;二是重新評估林邊溪堤防的高度,原本以50年洪峰(50年內最大瞬時洪水量)做為基準,提高為100年洪峰。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輔導居民轉行,且讓居民有穩定的收入,停止超抽地下水。

陳理事長說明:「這邊的地主年紀大了,出租土地收租金過生活。曹前縣長的觀念是,如果是70歲的老人家,已經有領一些年金或津貼,夫妻每個月再有2.5萬元的收入,在鄉下地方還可以過日子。那時候統計林邊鄉有土地人家每戶平均大概2.5分地,如果不租出去養魚,要幫他們想一想收入的問題。」

太陽光電的設置,是在地產業轉型的關鍵。


養水種電 發展在地的太陽光電

2009年剛好是《再生能源發展條例》(2009)通過的一年,長期關注綠能、當時的屏東縣曹啟鴻縣長(2005~2014年任屏東縣縣長,2016~2017年任農業委員會主委)因此提出「養水種電」的國土復育計畫,由縣政府媒合太陽光電業者向魚塭地主或農地無法復耕的地主承租土地,光電系統業者給付的租金比出租土地種植蓮霧或水產養殖更高,同時雇用當地農漁民清潔維護太陽光電設備,而業者透過售電予台電所獲的利益,也必須繳交一定比例的回饋金給屏東縣政府。

第一期太陽能光電計畫以48.7公頃的土地試辦養水種電,預計設置容量一共25MW。在土地上設置屋頂型或高架式的太陽光電,不利耕作區在高架式的光電板下可嘗試種植作物,魚塭則轉化為有滯洪功能的人工濕地,可供白冠雞、小水鴨還有鳳頭潛鴨等鳥類生物棲息,亦能增進蓄涵水的功能。

光電板下的魚塭改為有滯洪功能的人工濕地
攝影/鍾嘉雯

雖然當時太陽光電的成本仍相當高,不過仍有李長榮、向陽優能、華城電機、元鴻、華宇等5家廠商願意參與,歷時一年多的時間,最終總設置容量計23.481MW,年發電量3,000萬度,養地45公頃。而因為政策持續鼓勵推動,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太陽能光電計畫也將陸續進行。

鹽化的農地
攝影/鍾嘉雯

找出適合「農電共生」的作物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1998年時由在地的居民共同成立,包括農民、家庭主婦、教師、公務員、醫生等,懷抱著對家鄉的情感,從掃街、淨灘、清溪等活動開始,想要創建美好的生活環境。莫拉克風災後,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也加入家園重建的行列,承租林邊火車站後7公頃左右的廢耕地區,打造「光采濕地再生能源教育示範園區」,做為養水種電的示範場域。建置太陽光電板後,在高架式光電板下嘗試種植耐陰的高經濟作物,陳理事長說:「曹前縣長選擇高架式的太陽光電板,當時是擔心再次的淹水,會造成太陽能板設備的受損,後來我們發現設置高架式光電的土地可以二次利用,養雞、養牛或是種短期作物,真的是明智的決定。」

太陽光電板下可以養牛
攝影/鍾嘉雯

原本種植蓮霧的土地,面臨人力老化、極端氣候衝擊,若轉為出租設置太陽光電,地主收租金,系統業者進行光電投資,高架下的空間可以提供給有意願作的農民,雖然因為日照不是那麼充足,收益和沒有設置太陽光電的土地會有落差,但若能找到適合栽種且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則可以解決這個困境。

為了找到適合與光電共生的作物,陳理事長也曾赴日取經,發現日本曾種過稻米、芋頭、柑橘等,稻米最後雖然會結穗,但因為光照不足,很多空包彈;芋頭種植情形還可以;而柑橘則是效果不佳。在台灣,由農委會號召全國的農業改良場都動起來,找出耐陰作物,陳理事長觀察,目前仍以觀葉植物、山蘇、過貓、菇類等植物居多,但收成可能無法滿足農業的收益,不過有個例外就是香莢蘭。

香莢蘭是香料植物的一種,需要在遮光率80%的條件下栽培,果莢成熟發酵後之香草豆莢有「香料皇后」美名,經濟效益高,用途廣泛,常用於釀酒、烘焙的香料。屏東的溫度環境十分適合香莢蘭的生長,陳理事長說明,目前在向陽公司設置的追日型太陽能板處,有三分地拿來建造網室種植香莢蘭,長勢不錯,預計第4年可以採收;由於農業需要的人手多,選擇高經濟作物才能達到最後的效益。

除了香莢蘭之外,光采濕地也持續嘗試不同的耐鹽作物。由於林邊地層下陷的土地多數鹽化,原本種植的蓮霧就是較耐鹽作物,但因為極端氣候和資材價格、技術層面等因素種植面積已大幅縮減。光采濕地的環境教育講師孫繼智說明,濕地這裡種了番茄、花椰菜、辣椒、茄子、秋葵等不同的作物,每一種植物都蒐集至少十幾個不同品種,經過光采濕地的示範種植後,再將適合種植的品種推廣出去。

光采濕地嘗試多種耐鹽作物
攝影/鍾嘉雯

陳理事長說明:「我們絕對不是贊成農地不受管制全都拿來種電,優質的農地應該拿來種五穀雜糧,提升糧食自給率。不過有些土地像原本就是種檳榔(衛福部認定有害作物),這樣的農地拿來種電你會反對嗎?」農電共生並不是好就全面種電、壞就全無的選項,而是可以理性討論的,陳理事長認為,當政府提出了好的政策,在地的NGO團體或是相關的學者,可以運用知識、溝通力與實踐力來參與推動、改善現況,光采濕地在作物試驗上的努力,也是希望可以為在地產業找到新的出路,讓農電共生或電廠與環境共存成為可能。


多元再生能源、智慧微電網 光采濕地打造

除了開發農電共生的可能性之外,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也和屏東縣政府合作,公私協力發展再生能源的在地整合設施實驗「社區運作微型智慧電網」以及「防災抗澇水上高腳屋建築」示範。

光采溼地的微型電網以智慧能源中心來整合所有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氫能、生質柴油發電等等,所有電力先傳送到中心後,經過穩壓過程,再輸電至建築內的燈具、電風扇、冷氣機、電腦等電器,中心並建置169kW的大型儲能電池。這個微型電網再併接到市電系統中,當再生能源和電池存量不足(或發生系統故障)時,電源可由市電供應;一旦市電中斷(譬如颱風天),儲能電池仍可提供整個園區3天的電力,以維持園區的孤島運作。

光采濕地再生能源教育示範園區
圖片來源/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光采濕地」智慧微型電網示範園區計畫也獲得2015第2屆APEC能源智慧社區最佳案例評選競賽的智慧電網類銀質獎。陳理事長笑道:「因為我們得到了APEC的獎,外交部在駐外使節回國述職的時候邀請他們撥空來光采濕地參觀,像吉里巴斯、海地、馬紹爾群島的大使。吉里巴斯人口大約10萬,馬紹爾則是很多小島(人口約3萬多),都很適合發展綠能,我們除了農業外交、醫療外交之外,也可以做綠能外交啊!讓我們覺得在這邊做一個示範園區也可以替國家做點事,很開心!」


空間轉型再利用 打造三生共存的在地電廠

光采濕地不僅生產電力、維護在地生態,也有環境教育的意義。2017年光采濕地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設計「深愛林邊無陷練習題」、「光采綠色能源藏寶圖」、「光采不插電廚房」等環境教育課程,讓參與者實地走訪,品嘗在地美食,也更深入瞭解自己所在的鄉土,2018年因地主要求,園區的後半部歸還地主,目前華城電機提供3分多土地、協會自行承租近2分的土地來使用,在現有的空間中,未來打算發展更多元的空間利用。孫繼智講師說明:「光電板下其實有很多空間,我們未來考慮邀請地方的音樂、劇團來表演,來場露天的音樂會;或是邀請在地小農來擺攤,開個小農市集,也可以創造更多在地的發展。」

太陽能板
攝影/鍾嘉雯

陳理事長提出自己的觀察:「光采濕地是人工濕地,經由精心思考和規劃打造的三生共存的電廠,也就是生產、生態、生活。設置太陽光電來發電,就是生產;光采濕地以自然養殖的方式養魚,對候鳥低度干擾的電廠,就是生態;而整個光采濕地做為環境教育的場域,以及在光電板下種菜、養牛、養雞,讓志工和社區長輩共同參與,就是生活。」

對家園鄉土的一份愛,讓一群在地居民聯合起來,從能源面、環境面、產業面來倡議、策劃、行動,也打造出三生共存的「光采濕地再生能源教育示範園區」!


關鍵字:光采濕地,養水種電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