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702
字型:
▓撰文:翁鳳英
今(2010)年9月初,當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宣布該國的核能電廠將延長役期至少至2030年,違背過去宣稱2020年所有核能電廠除役的承諾,引起社會一片嘩然,支持再生能源發展的政黨、廠商與民間無不表示失望,而包括E.ON等在內的能源集團,則反之鬆了一口氣,預計在延長役期的10至15年之間將再獲取3,000億歐元的利潤。豐厚利潤的背後,對德國社會代表著政黨與有力財團的深厚關係並沒有隨著環境議題而式微,即便梅克爾自己也曾擔任過環保部部長,高打著環保的口號,在遭遇有力集團關說的壓力下也必須屈服;其他當然也還有像是核能電廠的安全問題,核廢料貯存問題,以及鈾存量的開發等並未解決所代表的隱憂。
支持核能電廠存在的人士,主要的論點在於核能發電不產生二氧化碳,對於目前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環保原則相符;再者,現役核能電廠若不再運作,則會損失巨大的投資金額,對於環境和人類社會都是一大損失。這種說法乍聽之下似乎有理,但若檢視過去人類發展核能電廠因為漫不經心的失誤投資而損失近3,600億歐元的歷史來看,擁核人士的論點則顯得有待商榷。台灣在過去政黨輪替時,核四廠的續建與否也曾引起社會熱烈的討論與關注。本文希望以德國在2000年6月提出廢核政策至今年的政策大翻轉為出發,檢視包括核廢料貯存與鈾開發的難題與挑戰等層面,另外也提供芬蘭發展核能的經驗供各界參採。
德國政策大轉變
2000年6月,德國聯邦政府當時在總理施若德(Gerhard Schroeder)的引導下,達成朝野核能發電逐漸退役的共識,而該共識於2004年的4月26日在核能發電法的修正下得到體現,也就是不再鼓勵核能發電,並逐漸停止核能的商業用途發電,並指出在特定的時間點內將核能電廠除役,對於新的核能電廠或舊核能電廠的更新將不再發給執照,當時正是車諾比核能電廠發生爆炸悲劇後的16年。
今年在包括E.ON和RWE等3大能源集團的遊說和壓力下,德國聯邦政府終於不顧民意的反對聲浪以及部分違背發展綠色能源的初衷,更加令人惋惜的是,一直都在綠色能源科技上發展領先全球的德國,支持核能發電也就部分等同於分散發展替代能源資源,換來國際社會環保人士的取笑,形象大為損傷。
其實德國雖然不能算是歐洲第1大核能發電國家,但也算是緊追法國在後的國家。法國全國有59座原子反應爐,2003年時輸出420TWh滿足全法78%的用電需求,德國則由核能供應30%的電量,全球則有17%的電力來自於核能發電。核能發電並不似支持核能發電人士所言不排放二氧化碳,反之也排放二氧化碳,只是各國的排放量不一,例如法國核能廠每生產1kWh的電力則排放74公克的二氧化碳,以此為標準,德國則為490公克,而希臘則為814公克。
不反核的芬蘭
當德國朝野正熱烈地討論核能電廠存廢的問題而紛擾不停時,芬蘭這個位於北歐靠近蘇聯的國家卻悄悄地通過核能電廠興建案,全國對於核能發電有一定的共識。即使芬蘭也有環保人士相當擔心核能電廠的安全性,而發動示威抗議,但結果總是不了了之,相較於德國的劇烈抗爭,芬蘭社會則顯得相對平靜。
其實芬蘭比任何一國更有資格擔心核能電廠的安全性,因為蘇聯位於聖彼得堡的核能電廠只離首都赫爾辛基250公里,過去發生意外的車諾比也只距離1,000公里。在芬蘭於1986年建好Super-GAU的電廠並開始營運後,科學家測量出芬蘭的農作物和漁獲以及動物都受到高輻射的影響。
但人們仍舊選擇接受核能發電,原因在於芬蘭每人每年的基本用電量2003年為14,904kWh,是德國人的2倍,且因這個國家沒有天然氣、原油和煤礦,加上全國的造紙業、冶煉工業和化學工業林立,都是能源密集的產業,需要大量的電力。
既然必須接受並發展核能,芬蘭政府希望從核能電廠的安全性著手。首先他們採用壓水式反應爐,由芬蘭原子能廠商ANP和德國西門子合作製造,每座的裝置容量為1,600MW。為加強核能電廠的安全性,多增加了兩層由鋼鐵製造的防護,一旦爐心熔毀,也保證不讓它滲入地下水層。即便如此,芬蘭政府仍不能擔保核能發電100%安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芬蘭也是全世界第1個規劃決定核廢料最終貯存地的國家,那就是在Olkiluoto。
開採不完的鈾礦?
也許過去的10年,核能集團曾面臨營運困難的危機,但隨著歐陸大國陸續宣布核能電廠延役或加建新電廠而有了轉機,甚至像是開發中國家的伊朗雖然富產石油仍努力發展核電。以這樣的發展態勢看來,核能發電的重要因素──鈾,即成為關注的重點。
1970與1980年代是核能發電興盛時期,後來因為1990年代由於車諾比核能電廠的爆炸事件而使大部分的國家對核能發電望之卻步,加上核能電廠興建成本高昂,核廢料貯存仍是問題,而使核能發電風光不再,也連帶影響鈾價格停滯不前。
現在隨著核能發電又有靜極思動的跡象,鈾價格比起2003年又飆漲了3倍,但全球鈾藏量正如同E.ON所言的還足夠再開採200年嗎?目前全球確認且具商業價值可開採的天然鈾含量大約為180萬噸,若以2004年的消耗量為基準,則仍再足夠使用54年。
因為重金屬價格的高漲,而使大家對於開發新鈾礦趨之若鶩,像是礦藏豐富的國家如俄羅斯,或尤其是政治穩定與人民較理性的國家如加拿大和澳洲,都是全球目前主要的鈾礦出口國;另外,想當然耳,只要有愈多人開發,就會找到愈多的礦源,甚至有人想要開發海底約40億噸的鈾礦。
目前全球鈾礦的需求大於供給,單單只有中國大陸一個國家便已宣布未來數年間將增建12座核能電廠,俄羅斯更是熱切地擬定了核能發電發展時間表。一般認為鈾燃料開發成本比開發原油低,而鈾礦成本僅占核能發電總成本的5~10%。當中,不涉及開發鈾礦對環境的破壞以及對當地人民的健康危害。
另外,到目前為止,仍舊沒有一個政黨能夠為核廢料的何去何從以及它的安全性提出合理的解決方式,也成為大家疑慮的焦點。德國每年產出410噸的核廢料,始終找不到最終的貯存地點,最近位於東德地區的哥而雷本(Gorleben)居民,為反對由法國運回的核廢料貯存在該市發動最嚴肅抗爭,成為社會焦點。
核電廢墟
擁核人士所宣稱的核能電廠投資不應付之一炬的說法,令人啼笑皆非。在過去1970與1980年代人類大力發展核電的同時,也同時因為誤判的投資失算,而使全世界大約有100座的核能電廠成為廢墟,不是根本沒有發電能力不然就是只有短暫的供電之後即任意閒置。在國際原子能總署的資料中,這些核電廢墟的狀態仍停留在「興建中」,而像是法國的Superphoenix和德國的THTR300則被標上「無限期的延宕」。
這類的核電廢墟主要都在美國,大約有37座,俄羅斯有18座廢棄的原子爐,德國包括過去東德在內也不遑多讓排第3位有9座,價值在220億歐元。以德國來看,有座位於Kalkar的核能電廠在吞噬掉54億歐元的資金後現在變成玩樂場,而像是在Hamn的THTR300則只有322天的供電記錄,之後因為財政和技術因素「無限期的延宕」。至今,核能集團所造成的巨額投資損失仍是所有產業中最高的;不禁要令人深思,究竟發展核能的終極意義為何。(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能源局立場╱作者為本刊駐德國特約記者,有興趣的讀友可逕行上網查詢:www.wdr5.de和www.tagesscha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