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建置澎湖低碳島之審思與期許

2011/03/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26

字型:


▓撰文:萬玟岑

在世界各國利用先進能源技術與資源回收體系進行節能減碳,而陸續出現生態城、低碳島的同時,台灣亦著手規劃建置澎湖低碳島,做為低碳綠色生活的示範場域,期望透過「綠色能源」與「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在澎湖低碳島建置完成以後,達到在地資源永續利用,且有50%以上的能源供應來自再生能源,以及使澎湖當地之再生能源發電量100%超過當地的用電需求。本文將以理論概念與永續城市的例子,闡述對於澎湖低碳島之審思與期許。

從「生態足跡」看低碳島

在土地的規劃與使用上,有一個被廣泛接受與使用的理論: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生態足跡於1990年代在環境經濟學(Environmental Economy)領域中由Wackernagel和Rees所提出,主要關注於「環境的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其定義是:人們需要一定面積的土地賴以生存,而此面積是可以被計算出來的。任何人們使用或丟棄的東西,都需由相對應的地區生產或吸收其廢棄物。也就是說,生態足跡是用來評估土地規劃使用發展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工具,其透過「計算」的方式,可以知道人們使用土地與經濟之開發,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如一地區或國家是否過度開發。其分析的方式是透過對土地使用主要之6種不同的分類:一、農田;二、牧地;三、森林;四、漁場;五、能源使用的土地;六、建地,分別計算其相對之環境承載力。

生態足跡強調的是從「整體」的概念,看待土地的規劃與使用,在實務應用上,可以一個地區或國家為範圍,估算其環境承載力,亦可單就某類土地之使用做估算。並且,此類環境承載力之估算,無論是事前的規劃或事後的評估皆可使用。

目前的澎湖島,正處於「規劃」建置發展的階段,預計於2014年完成低碳島的建置。其規劃的6大面向原則包含:再生能源的使用、節約能源、引進綠色運輸、推動低碳建築、做好資源循環利用和進行低碳生活,並以此原則預計成立與其相關之示範區,總共有5個,分別為:白沙鄉的「後寮再生能源專區」;虎井島、桶盤島、吉貝島與七美島的「零碳示範區」;馬公市的「低碳商圈區」與「LED廊道」;湖西鄉的「入口映象區」。

從生態足跡的角度來看,若是在規劃發展的階段,能從「整體」的環境發展進行評估,謹慎估算即將開發的土地之環境承載力,以及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與衝擊,並進一步的思考如何將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降低,將會有較為美好的未來。其中所需思考的部分有很多,如再生能源土地使用之部分,包含了「長遠」的使用狀況,如澎湖是發展風能的最佳地點,可是目前1台風力發電機的壽命約莫20年,那麼在20、30年以後,無法繼續使用的舊的風力發電機,以及其所使用的土地,將如何處置?又將如何繼續使用。又如,就局部發展而言,一個地區適合做為沿岸風力發電的場域;而就整個地區而言,是否也一樣的適合?因此,若能在良好規劃下進行土地的使用,將能避免未來可能產生的遺憾,且較易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巴西庫里奇巴經驗

目前世界各地已有很多著名的低碳島,如丹麥的Samsø島、挪威Utsira島、西班牙El Hierro島等;與生態城市如瑞典漢馬碧生態城、德國柯貝生態城等。許多發展良好的低碳島和生態城都位於經濟較發達的國家。而本篇要關注的是位於第三世界巴西的城市—─庫里奇巴(Curitiba)。主要原因在於相較於先進國家的經濟與能源科技之發展,庫里奇巴所能擁有的資源是落後許多的,且其財政狀況亦不充沛,能夠發展成為令人稱羨的永續生態城市,靠的是其「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以及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之「整體」且「長遠」規劃之作為而達成的。

庫里奇巴擁有極具創意創新的大眾交通運輸系統。規劃當時,在經費與技術的雙重考量下,庫市並不以西方先進國家的技術與發展為目標,如擁有地鐵或捷運,而是以適合自己城市的發展為主,整合了交通管理、大眾運輸與土地規劃的使用於一體,建立了如蜘蛛網般的公車系統與管理模式,也因為這樣,庫市讓這個城市在未來的發展上,擁有了更多的「彈性」。在日常生活部分,其要求市民做好資源回收,並利用行政資源雇用人力,讓城市環境在更美好乾淨的同時,也解決了失業問題。最重要的是,其從基層的生態和環境教育與日常生活中著手,使永續發展的觀念紮根於民眾的心中。這個城市面對環境問題最大的特色,在於其透過良善與自然環境融合的規劃方法,提出問題的解決之道。庫市能有今日的成就,除了有「遠見」的市長傑米˙雷勒外,更要歸功於有創意與遠見的市府研究規劃團隊「IPPUC」(Research and Urban Planning Institute of Curitiba),他們在遇到問題時,能堅守理念,想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從庫市的經驗來看,一個島嶼或城市,所需遵從的只是一個簡單的理念,就是人與環境的融合共生。在遇到任何問題,無論是再生能源的使用、交通運輸的建置、環境的規劃等,不要脫離這樣的理念,自然不會背離永續發展的目標,也就能夠打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且從庫市發展的經驗可知,土地與技術發展的使用,需要整體長遠的規劃,審慎的評估,並與人民的觀念融合。而要做到如此,並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達成的,其需要較長的時間,使人、技術與環境能夠友善的結合,這樣才能在遇到問題時,想出克服的方法,並解決問題,如此也才能朝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若是澎湖島也能從「以文為本」的角度出發,利用創新的點子解決規劃發展上可能遇到的問題,要成為世界級低碳島嶼的標竿,可能就極易達成。目前澎湖島規劃有8個面向的理念,分別為:再生能源、節約能源、綠色運輸、低碳建築、環境綠化、資源循環、低碳生活和低碳教育。在這些規劃理念的背後,都含有希望透過環境的友善與文化的薰陶,而使生活更美好的憧憬,但如何落實這些理念,並規劃土地發展使用的方式,是另一件需要努力的事。

結語

從「生態足跡」與「巴西庫里奇巴」發展的經驗看澎湖低碳島的建置,筆者有以下的審思與期許:

一、整體的規劃發展:期許澎湖是以長遠、整體的規劃,做為島嶼發展的方向。這對長久的發展將會較為有利。如:假使未來澎湖與本島能在交通上有所連結,那麼澎湖可以如何發揮自己的特色?

二、能源技術的建置與環境的結合:目前已有的能源技術,是否適合建置於澎湖?又此能源技術是否可使人們生活的更美好?包含與當地的環境能夠結合,並且有助於未來長遠的發展。

三、經費的投入:希望澎湖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技術建置,並投入相對應的經費。而這需要好的團隊的努力方能達成。

四、成為擁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世界許多吸引觀光客的低碳島或生態城,同時也是具有自己文化生活特色與環境友善的地方。期許澎湖也是另一個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澎湖是個擁有美麗海岸的島嶼,期許將來在建置時,政府能有堅強的團隊陣容,在遇到問題時,堅守理念的提出解決之道,讓澎湖除了做為台灣本島的低碳示範區外,也能夠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成為擁有可以「彈性」發展未來的世界級低碳觀光島。也期許,政府在有「島嶼的遠見」以後,對台灣也能有「城市的遠見」。(作者任職於國研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