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015
字型:
▓撰文:李涵茵
根據2009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確保穩定煤炭安全存量機制,健全能源儲運機制;發展淨煤技術善用煤炭蘊藏,兼顧成本與減排;善用煤炭量足價廉特性,以滿足適切基載機組比重為發展上限;建立淨煤與二氧化碳捕獲封存(CCS)及再利用技術,應考慮安全、滲漏與成本,所有相關資訊應該公開;加速現有電廠之汰舊換新,以及新增電力開發,應採用最佳可行技術;因應國際重大能源供需失衡與價格衝擊,研議設置國家能源安全基金之必要性,以建構能源安全體系。
國際煤炭蘊藏量相較其他化石能源豐富,在短期替代能源無法大量生產之前,仍為主要能源供給來源。惟我國自產能源貧乏,對進口煤炭依存度高達100%,極易遭受國際煤炭情勢變遷之影響。去(2010)年因中國大陸與歐美暴風雪天寒關係,煤炭需求大增,加上天候惡劣導致澳洲昆士蘭州多個煤礦生產中斷造成煤炭價格上漲,因此如何有效掌握煤炭進口來源之穩定供應,實為當前亟待探討的課題。
我國煤炭供應與消費現況
2010年,我國煤炭進口為6,314萬公噸。我國燃料煤進口為5,747萬公噸,其占進口比重達91.03%;而我國煉焦煤進口則為567萬公噸,其占進口比重為8.97%,詳見表1。
至於煤炭之主要消費部門為台電公司、民營發電廠、汽電共生廠、中鋼公司以及水泥、化學材料、造紙等一般民間工業與能源部門自用,其中台電公司發電用燃料煤為目前國內煤炭的消費大宗。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資料,2010年煤炭總消費量為6,293萬公噸,其中發電及汽電共生(不含蒸汽)燃料煤用量為4,615萬公噸(73.34%),工業及其他燃料煤用量為857萬公噸(13.61%),至於煉鋼煉焦煤用量為821萬公噸(13.05%),詳見表2。
我國煤炭進口來源
2010年,我國煤炭進口總量達6,314萬公噸,進口來源有澳洲2,865萬公噸(45.4%)、印尼2,359萬公噸(37.3%)、中國大陸391萬公噸(6.2%)、南非258萬公噸(4.0%)、俄羅斯116萬公噸(1.8%)、加拿大74萬公噸(1.2%)與其他251萬公噸(4.0%)。
在燃料煤方面,我國燃料煤主要由澳洲、印尼及中國大陸進口。2010年我國燃料煤進口總量達5,747萬公噸,燃料煤進口來源有澳洲2,424萬公噸(42.2%)、印尼2,351萬公噸(40.9%)、中國大陸387萬公噸(6.7%)、南非258萬公噸(4.5%)、俄羅斯108萬公噸(1.9%)與其他219萬公噸(3.8%)。另在煉焦煤方面,我國煉焦煤進口總量達567萬公噸,煉焦煤進口來源有澳洲411萬公噸(77.9%)、加拿大74萬公噸(13.1%)與其他52萬公噸(9.0%)。
國際煤炭供需現況
在國際能源市場中,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構成國際初級能源需求的絕大部分,相較於石油與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燃煤發電成本仍屬經濟,且其供應量亦較石油與天然氣可靠。依據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BP)能源統計顯示,以目前的開採速度,石油尚有45.7年的可開採年限,天然氣尚有62.8年,煤炭則有119年的可開採年限。
2009年國際煤炭消費量達6,661.5百萬公噸,而2009年國際煤炭生產量為6,926.3百萬公噸。國際煤炭產銷的分布以亞太地區為主,2009年亞太地區煤炭消費量占國際煤炭消費量的65.6%,並且煤炭消費量增長最快的國家皆在亞太地區;其中,中國大陸和印度兩國的煤炭消費成長迅速。
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10年Coal Information資料顯示,國際燃料煤以印尼、澳洲、俄羅斯、哥倫比亞與南非為前5大出口國。國際煉焦煤則以澳洲、印尼、美國、加拿大與俄羅斯為前5大出口國。另在國際煤炭需求方面,燃料煤以日本、中國大陸、韓國、台灣與印度為前5大進口國。國際煉焦煤則以日本、中國大陸、印度、韓國與巴西為前5大進口國。此外,國際煤炭貿易以亞太地區及歐洲為主。
在亞太燃煤市場,今年因中國大陸與歐美暴風雪天寒關係,煤炭需求大增。中國大陸與印度未因應國內經濟發展與發電需求增加,預計將自印尼增加採購煤炭。在國際煤炭供給面,澳洲為全球最大海運煤出口國,但因澳洲洪水導致礦場接連停工。除了澳洲以外,哥倫比亞、俄羅斯、南非等煤炭出口國亦飽受天災所苦,造成煤炭價格上揚。綜言之,國際煤炭市場供給需有趨緊走勢,預計未來國際煤炭價格將震盪趨升。
結語
煤炭蘊藏量相較其他化石能源豐富,且價格相對低廉,在短期替代能源無法大量生產之前,仍為主要能源供給來源。為因應京都議定書生效與國際環保及能源新情勢,我國燃煤電廠應採用高效率發電設備(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汰舊換新,提升能源效率,並可考量未來應採用淨煤技術及碳封存技術。
近年來國際煤炭市場變動極大,政府與業界應積極蒐集並掌握國際燃煤市場指標價格、海運費與煤礦開發等相關資訊,更應積極參與海外煤礦的投資,加強掌握煤源,積極尋求中國大陸、印尼、澳洲以外之煤源如俄羅斯及南非等,以達分散煤源,確保長期煤源供應安全。(作者為台灣綜合研究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