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好菌不打烊 「減碳新星」國際爭光

2013/09/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49

字型:


▓撰文:林昀輝(工研院綠能所研究員) 關鍵字:生質燃料、生質丁醇

經濟部能源局長期推動生質能源的研發,此次委託工研院研發的「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生產技術」,榮獲2013年美國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不僅是臺灣的驕傲,也對全世界生質能源研究有深遠正面的影響。

交通運輸領域在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上,足足占了23%,因此利用生質燃料代替傳統化石燃料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個重要的趨勢。全球暖化程度日益嚴重,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為眼下最急需解決的事情,而在全球碳排放量中占了將近1/4的運輸產業,也是人們最希望迅速改善的對象之一,因此生質燃料的研發便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研究的重點。

工研院研發的「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採用農林廢棄物的纖維渣作為原料,結合「纖維素水解產醣」與「近無碳損丁醇醱酵」技術,突破了技術瓶頸,是未來生質能源領域中一顆閃亮的新星!

將細菌養出特異功能 最減碳的生質能源金雞母

以地球的循環概念來看,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人們再將植物製作成生質燃料,生質燃料經過使用後再將二氧化碳排放出來,這些二氧化碳再被植物所吸收,整個結構可以視作零碳排放的循環。而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則是將地底下數萬年所積成的石油在短時間內消耗掉,使用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卻無法同步被吸收,將會對環境造成各種傷害。因此以生質燃料取代化石燃料,更符合「環境永續」的概念,也已經成為減碳的重要方式之一。

工研院研發的「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採用農林廢棄物的纖維渣如:蔗渣、玉米桿等作為原料,結合「纖維素水解產醣」與「近無碳損丁醇醱酵」技術,培養出特殊的菌株,改變醱酵過程原本的代謝反應路徑,可以將糖分子裡的碳幾乎完全醱酵成產品,突破了傳統醱酵理論碳轉化率限制(67%),理論上可將原料裡的碳94%轉化成產品,能更有效提昇原料的利用率。相關技術超越目前國際研發技術水準,對臺灣未來在能源、環境及產業方面的發展,都有著極大貢獻。

生態減碳產業加值,美國科技獎肯定

以往生質燃料存在著「與民爭糧」、「與民爭地」的問題,如今生質燃料的料源不再是糧食作物,而是採用農林業的廢棄物。基於不與民爭糧的立場,能源局支持非糧料源產製生質燃料的技術開發,其中能將各式生質物解聚產糖之技術扮演著重要角色,這個技術提供了以農林廢棄物為原料產製生質燃料的契機,可將各種農林廢棄物轉化成醣,且醣的濃度可達50%(w/w),提供生產生質丁醇所需之原料。

結合上述近無碳損丁醇醱酵技術,將是未來生質燃料的新機會。此外,使用纖維素生產生質能源,還具有穩定價格的功能,例如以玉米為料源時,容易受到玉米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造成原料成本不穩定或成本提高的風險;但結合玉米稈並進行有效使用後,不但可以在玉米和玉米稈之間取得平衡,更能增加農民收益,是兼具能源供應、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的三贏的技術,因此這項技術才能獲得美國2013 R&D Awards百大科技研發獎的肯定!

將碳的利用率提高至94% 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

在發酵的製程中,以傳統發酵法生產生質丁醇時,會生成兩個二氧化碳,因此碳的理論利用率只有67%。而由工研院研發的「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利用特殊馴養的菌株,在發酵過程中活化特定的基因,可將二氧化碳再利用。這項技術突破傳統的限制,將碳的理論利用率提高至94%,大幅降低生產製程中的碳排放量、有效增加原料的利用率。

現在透過「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的優勢,現有的生質酒精廠只需要調整製程,就可以使生質酒精廠升級,轉而生產生質丁醇,快速提升生質丁醇的市場占有率。

生質丁醇比生質酒精更具適合作為替代燃料

生質能源中,液態的生質燃料更具有經濟效益,而生質丁醇又比生質酒精更具有市場潛力。酒精雖然可和汽油混合成燃料,但由於酒精和水可以完全互溶,因此儲存的油槽和運輸的管線必須保持在無水的狀態,否則會造成酒精和汽油混合不佳的狀況;丁醇和水不相容,可避免油品分離的問題,性質上也比酒精更接近汽油,因此汽油中可以增加更高比例的生質丁醇。加上丁醇不具腐蝕性,能減少儲存容器的汰換率,由此可見,比起生質酒精,生質丁醇更適合作為替代燃料。


關鍵字:生質燃料,生質丁醇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