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19
字型:
編譯/張心紜
愛荷華州南部的山丘因美國推動綠色能源而顯得傷痕累累:雨水沖刷土壤後留下了褐色的裂縫;受到汙染的河川夾帶著被傾倒的肥料進入了飲水供應系統,連墓地也彷若幽靈般消失,一夕之間變成玉米田。
情況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2007 年,當時的總統候選人歐巴馬期望以愛荷華州的玉米減緩全球暖化的趨勢,是年總統小布希也簽署了一項法案,要求石油公司每年在生產的汽油中添加數10 億加侖的乙醇,認為此舉可以讓美國變得更強大、更潔淨也更安全。
然而,根據美聯社2013 年11 月12 日的專題報導,乙醇時代似乎並未像政客宣揚的那般美好,對環境的影響反而是弊多於利。
為了儘快找到新的田地種植玉米,農夫們不惜摧毀數百萬英畝的保育區、破壞自然生態並汙染水源。據統計,歐巴馬任內已有約500 萬英畝的保育區消失,總面積比黃石、大沼澤地及優勝美地等3個國家公園加起來還大。地主們搶進濕地、前進原始大草原,將原本被封在土壤裡的二氧化碳釋放出來。為了穀物生長而噴灑的數10億磅肥料,有一部分滲入了飲用水、污染了河川,還隨著河川流入海洋,導致墨西哥灣的海洋生物難以生存。
對環境與生態的衝擊如此嚴重,環保人士與科學家們如今都開始抨擊種植玉米開發乙醇為糟糕的環保政策,但歐巴馬政府仍堅持立場,不斷強調該政策對農業的好處,輕描淡寫地將負面影響帶過。
開發所有的能源都是有代價的,開採石油與天然氣對環境產生的嚴重後果眾所周知,但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與抑制全球暖化問題上,歐巴馬政府所謂的綠色能源似乎並不綠色。
歐巴馬政府對乙醇益處的相關預測不甚準確,導致獨立科學家們對乙醇是否真能幫助政府達到降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核心環保目標提出質疑,這也讓乙醇政策背後隱藏的巨大代價逐漸浮上檯面。聯邦政府官員們感到投鼠忌器的是,假使玉米乙醇的政策喊卡,可能會扼殺任何新一代燃料出現的可能性。目前美國大多數的乙醇仍是由玉米加工而成,而聯邦政府也依然避而不談乙醇政策對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甚至要求官員對外口徑一致,傳達「乙醇政策對農業有益」的陳腔濫調。
關鍵字:愛荷華州,乙醇,歐巴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