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極端氣候啟示錄

2014/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32

字型:


撰文/張心紜

洪災與旱災,天寒地凍與酷暑難耐,一個以全球為尺度的全面變遷已然發生,面對日趨嚴峻的衝擊,人類如何勝天?

水旱齊發,冰火兩重天

電影《明天過後》的劇情,2014 年初在北美真實上演。

一波接一波的「極地渦旋」(Polar Vortex)長驅直入,讓北美陷入急凍狀態。紐約市一夜驟降攝氏25 度,中央公園測得了1896 年以來的最低溫;一片白雪茫茫的芝加哥成了超級大冰庫;中西部部分地區的風口甚至來到攝氏零下51 度。更北的加拿大,不但氣溫降到比火星還冷,多倫多更出現罕見「冰震」(frost quake)現象。

鏡頭拉到歐洲,接連飽受超強暴風雨侵襲的英國,南部水浸成災;原本寒冷的俄羅斯索契升溫至攝氏16 度,暖得冬奧選手穿著短袖上場,創下史上最熱冬奧的紀錄。大自然的反撲也沒放過南半球,巴西飆破攝氏40 度;澳洲昆士蘭省則因持續高溫造成大批蝙蝠死亡,屍橫遍野的景象令人不忍卒睹。

冰火兩重天的極端氣候肆虐全球,不僅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癱瘓交通,還重創了能源供應系統:泡在水裡的英國有10幾萬戶家庭斷電;被嚴寒凍僵的美國東北,電線桿因承受不住冰雪重量而傾斜,共計超過百萬戶停電;加拿大東部則因深厚積雪引發變電站大火,導致逾10萬用戶無電、無暖。

從工業、運輸、農業、服務業到住宅,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能源,然而,氣候變遷將原本常態性的災難巨大化,為能源供需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它所帶來的衝擊,遠遠超乎你我的想像。

異常氣候埋下的不定時炸彈

當風災與澇災發生,位於洪泛區、易淹水區及地質災害敏感區內的電力與油氣供應設施將面臨考驗。根據台電公司的統計,近年來前10 大輸電線路災害案例中,有4 件鐵塔遭強風襲倒的意外、2 件分別因土石流及龍捲風捲起雜物碰撞高壓線路造成的事故,而1999 年7 月29 日,臺南龍崎山區因豪雨沖刷發生山崩和地層滑動,導致電塔倒塌、輸配電系統跳脫解聯,最終引發全臺大規模停電的事件,對許多人來說或許仍記憶猶新。

水患也將衝擊能源的生產,2011 年初,煤炭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的澳洲遭逢連日暴雨,煤礦場因淹水被迫關閉,嚴重影響了世界煤炭的產量,使得國際煤炭價格攀升,對被通貨膨脹壓得喘不過氣的世界經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而當氣溫不斷增高,除了將挑戰建築、煉油及發電等相關能源供給設備的耐候性外,發電廠的運作亦會遭受波及,海水溫度的上升則將導致冷卻水效率下降,連帶降低發電效率。若以能源需求面來看,熱浪持續的時間愈長,空調系統的使用量愈多,用電亦將更為吃緊。

此外像是乾旱之於水力發電量下降;海平面升高之於低海拔能源供給設施的破壞與淹沒等等,天災地變的發生,在在突顯出能源產業與設施的高度脆弱性,如何強化能源供需系統的回復力及面對災害的防禦能力,也就顯得更為重要。

防患未然,從現在開始

許多國家對此早有預警,以英國為例,2000年即將對氣候變遷的調適工作納入研究,並於2005年底根據研究成果制定出國家層級的調適策略框架(UK 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 APF),提供以風險分析及策略評估為基礎的決策和工作指引;2008年通過氣候變遷法(Climate ChangeAct),明確訂立減碳目標,2010年底則開始蒐集不同能源業者的調適報告,在相繼提出以國家層級撰寫的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報告(Climate ChangeRisk Assessment, CCRA)及氣候韌性之經濟TheEconomics of Climate Resilience, ECR)第一期報告後,2013年7月,英國政府的第一份國家調適方案(The National Adaptation Programme, NAP)出爐了。

NAP針對7個不同領域提出相對應的調適願景(vision)、目標(objective)及可幫助達標的政策與措施,其中與能源供給領域相關的目標共有4項,包括研析基礎建設的脆弱度並加強其建置地點和設計面對極端天候的韌性,以及開發支援與推廣氣候變遷調適的管制框架等等。

根據CCRA報告對能源領域的結論,「水患」是英國最大的問題之一,而其政府防患於未然的努力,在今年初的水災中已看到了部分成果。「我們很早就投入經費改善防洪及防患,」英國氣候變遷特別代表大衛金恩爵士(Sir David King)於2014年2 月底訪臺時表示,「因此雖然這次的水患比預期來得早,英國並沒有受到很大的衝擊。」除英國之外,日本在1997 年成立了「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本部」,並於2008 年公布國家層級的「氣候變遷下的聰明調適」策略;澳洲亦於2007 年底成立了氣候變遷部;2009 年頒布「氣候變遷對策基本法」的韓國則提出了「國家氣候變遷調適綱要計畫(2011-2015)」,期望能協助國內產業抗衡氣候變遷的影響並掌握其帶來的新契機。

至於能源產量頗豐的美國,能源部亦於去年7 月發表了「能源部門面對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之脆弱度(U.S. Energy Sector Vulnerabilities to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 Weather)報告,內容主要在釐清氣候變遷對美國各類能源設施的衝擊並提出調適措施,例如在煉油廠附近建置防洪牆降低水淹風險、發電廠增設具創新凝結技術之冷卻塔以漸少水分蒸發、植樹並增設綠屋頂降低尖峰時間用電量 等等。

當超越地理界限的氣候變遷成為極具毀滅性的威脅,越來越多國家加入了迎戰的隊伍,地質脆弱、災害潛勢區幾乎遍及全島、能源依存度又高的臺灣,該如何在未知之中將風險最小化? 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關鍵字:氣候變遷,極地渦旋,國家調適方案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