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及其對我國經濟之影響

2015/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125

字型:


撰文/梁啟源、塗千慧、陳文婷 圖片提供/經濟部能源局

國際油價在2014年6月30日至12月25日期間,英國布蘭特(Brent)由每桶111.75 美元降為59.46 美元,降幅達百分之46.79;美國西德州中級(WTI)由每桶105.44 美元降為55.78美元,降幅百分之47.1;中東杜拜(Fateh)由每桶109.29 美元降為57.22 美元,降幅達百分之47.64。茲分析油價下跌的原因如下:

一、供過於求

2013年世界石油每日需求為92.2百萬桶,供給為91.4百萬桶,以致每日供給不足0.8百萬桶。

2014年世界石油每日需求為92.8百萬桶,供給為93.4百萬桶,以致每日供給過剩0.6百萬桶,且由2014年8至9月每日供給過剩有上升趨勢可知,供過於求有惡化現象。

油市供過於求的原因,主要為美國頁岩油產量增加,以及OPEC堅持不減產所致。

美國頁岩油產量增加

近年來美國原油產量出現爆發式的成長,2009年美國利用水力壓裂法及水平鑽井技術,突破深礦脈的地質瓶頸,頁岩油商業開採成功,至今美國頁岩緻密油已較2008年增產百分之56。2011年美國頁岩油氣已占美國能源供應1/4,其比重將持續增加。

美國整體原油產量已逼近每日生產900萬桶,直追OPEC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960 萬桶。美國因此已幾乎不再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每年節省1千億美元,同時也減少石油進口1千億美元。

國際能源署(IEA)於2013年預計2015年美國將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生產國,2017年美國將超過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甚至從石油輸入國成為石油輸出國,2035年美國可望達到能源自給自足。

OPEC堅持不減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2014年11 月27日於維也納召開會議,決議不減產,並宣布將維持產油上限在每日3千萬桶不變,引爆原油市場沉重賣壓,當日國際油價崩盤,布蘭特原油及紐約市場原油重挫逾百分之6,雙雙創下4年來新低價位。

目前OPEC的石油產量占全球市場百分之33.5(見圖1), 若OPEC決定減產,而對手沒有跟進,這代表OPEC將其石油版圖拱手讓給非OPEC生產國及北美的頁岩油業者;另一方面,執意維持產油上限,也代表OPEC會員國恐將為爭奪油市占,而展開一場新的價格戰。

《石油世紀》作者、IHS顧問公司副董事長尤金(Daniel Yergin)表示,沙烏地不想補貼伊朗、伊拉克和委內瑞拉,故目前願讓市場決定油價,而沙國外匯存底高達8千億美元,有本錢可以等,「這本質上就是一場石油世界的新賽局」。

二、期貨炒作

根據梁啟源(2014)2,由於國際利率偏低及熱錢氾濫,是造成2004年之後原油期貨市場炒風大盛的原因,也是2004-2008 年間油價(WTI)油每桶30美元上漲到147美元的主因。統計結果顯示,2004 年1 月6 日至2008年7月8日,油市淨多頭口數(多頭口數減空頭口數)與WTI現貨價統計相關係數(R)高達0.76。

持續觀察2010年至2014年,期貨淨多頭變動與油價變動的關係,亦是亦步亦趨,相關係數亦高達0.75(見圖2)。2014年(1月7日至12月9日)相關係數更高達0.89(見圖3)。

2014 年6 月24日, 淨多頭由高點(458,969口),逐週下降為11月25日的最低點(253,001 口),大減達百分之45。同時期的WTI油價也大跌百分之30.3(由每桶106.55 美元跌為74.25美元)(同見圖3)。

總之,這波油價大跌的原因雖可歸因為供過於求(存貨增加)及期貨炒作(淨多頭的變動)2個重要因素。

但相對於期貨炒作(淨多頭變化),長期的資料顯示,供過於求(存貨變動)對油價的影響,實則較小。如由圖4可以發現2010年1月5日至2014年12月9日之間存貨變動和油價變動的相關係數(R)僅0.42。2014年後(1月3日至12月12日)相關係數更下跌為0.39(見圖5)。

事實上, 自2004 年至2014 年的11年間,供過於求的年分有6年,供給不足的才4年,另一年(2009年)為供需平衡(見表3)。

2004-2008 年間, 油市場供過於求(每日過剩80萬桶),油價卻仍大漲,由每桶30 美元漲為147 美元。2014年下半年油價大跌,但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資料,2014年全年供給過剩,每日卻僅90萬桶,並沒特別高。

總之,影響2014年迄今,油價大幅下跌的主因,應可歸諸於期貨市場炒作,也即淨多頭的大幅減少所致。

三、未來油價預測

替代傳統原油的美國頁岩油生產成本約每桶50至60美元,而目前油價(WTI)已跌至51 美元,布侖特亦來至每桶60美元,期貨市場淨多頭並已出現止跌趨勢。預測未來一年目前50-60美元的WTI油價可能已是低點,並有可能在今年中會出現顯著的回升。

四、 進口油價下跌對國內油價及經濟之影響

對國內油價之影響

我國進口原油價格(杜拜及布侖特油價加權平均) 由2014 年6 月29日至2014 年12 月15 日,跌幅達到百分之41。但實際的稅前批發價調幅(-35.3%), 稅後零售價調幅(-24.7%),外界質疑調幅不足,甚至認為中油A消費者的錢。茲根據油價公式分析如次:

稅前批發價部分,根據中油成本資料,進口原油約占供油成本的8成,而非10成,另外2成是煉製成本。這是浮動油價中設定國內油價(批售)調幅是進口原油成本變動幅度8成的原因。

國內稅後零售價部分,我國和世界絕大部分國家一樣,因油品稅負偏高,致稅前及稅後價格差異大。以92無鉛汽油為例,2014年12月8日的稅前批發價為每公升16元,稅後零售價則達26.9元。兩者價差達10.9元,主要稅後零售價尚包括:油品貨物稅、空污費、石油基金、土污費及毛利,最後加計百分之5的營業稅。在油價調整過程中,有9.61元部分是不動的。如此一來,進口原油成本約占油品零售價的5成(6月29日至12月6日平均)。合理的零售價調幅,應為進口原油成本變動幅度的5成。

前述進口原油成本雖跌百分之43,但考慮臺幣貶值因素後,進口原油成本下降百分之41。因此為反映進口原油成本跌幅,合理的稅前批發價調幅為百分之32.8(41%×0.8), 合理的稅後零售價調幅應為百分之20.5(41%×0.5)。比較實際的稅前批發價調幅(-35.3%),及稅後零售價調幅(-24.7%),實際調幅均稍大於合理調幅。總之,國內油價因應國際油價變動,並無調低幅度不足問題。

對經濟之影響

國際油價下跌對倚賴進口能源的我國,是一個應該慶幸的事,根據筆者估計,若未來一年平均進口油價能維持在目前價位(約每桶60美元),預估可增加2015年經濟成長率最高達百分之0.54,也利於物價的穩定,值得大家把握機會,開展經濟。

1. 參見:詹淑櫻,「國際油價下跌的成因分析」,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第1818期,頁8,2014年11月20日。

2. 「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我國經濟影響及因應」,中華民國能源經濟學會年會專題演講,2014年12月27日。

梁啟源 簡歷

現職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學歷
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1980-83)
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1979)

專長
能源經濟、環境經濟、經濟發展、產業經濟、生產力分析、經濟預測

經歷
中央銀行監事(2013/2-迄今)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2012/7-迄今)
行政院政務委員(2009/10-2011/2)
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2009/9)
經濟部顧問(2011/9-2015/9)
經濟部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2007-2009/8、2013-2015)
中央大學合聘教授(2006-2009/8)
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2005-2006)
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部訪問學者(2003-2004)
經濟部石油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2001-2009/8)
日本慶應大學商學部客座教授(2000-2001、2003-2004)
環保署公害糾紛裁決會委員(1997-2002)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第一組組主任(1997-2000)
經濟部油電價格諮詢委員會(現為:電力及天然氣價格諮詢會)委員(1996-2009/8)
環保署空氣污染防制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1996-2000)
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企管所兼任教授(1991-1993)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1984 -2011)
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訪問學者(1982-1983)
哈佛大學哈燕社-經濟系Coordinate Researcher(1981-1982)
哈佛大學哈燕社-經濟系博士後研究(1980-1981)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研究委員(1980-2005)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1979-1984)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77-197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薦任處員(1973-1974)
行政院主計處研究員(1973/2-8月)


關鍵字:原油,OPEC,IEA,頁岩油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