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44
字型:
撰文/張心紜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踏上一段充滿變數的旅程,能源嬌客遠渡重洋來到寶島,除了航程中在一旁虎視眈眈的各種威脅外,你有沒有想過,這趟長途旅行很有可能根本無法開始?
2003年8月11日清晨,山西省大同市杏兒溝煤礦發生瓦斯爆炸,據報載總計造成43人死亡;3天後,陽泉煤業集團公司三礦裕公井在排放瓦斯的過程中再次發生意外,共計28人喪命;18日上午,晉中市河南村煤礦又傳出另一起爆炸事故,正在井下作業的27人全數罹難⋯⋯。
煤荒,讓各國心慌
山西省為中國大陸最大產煤區,2003年8月中旬連續發生的多起煤礦災變,讓政府下令封閉所有礦場執行安全檢查,煤炭產量因而急遽下降,到了第4季更進一步限制煤炭出口,甚至嚴重到不賣現貨並停止供貨南韓,對我國與日本的供應則大幅縮減,僅提供合約規定的最低量。一直到2004年年初,山西省還有近1 / 3的礦場無法恢復產能,這讓世界各煤炭進口國心急如焚,四處尋「煤」,其中尤以亞洲國家的情形更為嚴重。
亞洲煤荒爆發後,韓、日等主要煤炭進口國緊急湧向印尼、澳洲採購,導致澳、印主要煤港的壅塞情形更加惡化,不但拉長了船隻靠港裝卸及週轉的時間,運輸成本也跟著提高,部分國家只好再次轉向,遠從南非進口應急。
時間來到2008年,反聖嬰現象發威,向來陽光普照的澳洲降下大暴雨,洪水攪亂了澳洲的煤炭生產與供應,在中國大陸則釀成華中、華東地區雪災,凍結了煤炭的運輸,當時的國際煤價也因此創下新高。2010年底,反聖嬰現象再次席捲全球,澳洲首當其衝,接連的暴雨讓東北部的煤炭主要產區─昆士蘭省(Queensland)成了一片水鄉澤國,不但煤礦的生產受到影響,特大洪水並癱瘓鐵公路運輸系統,拖延了煤炭出口。氣候異常,再一次影響了亞太地區的煤炭市場。
牽一髮而動全身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東地區盛產石油,也一定都清楚部分中東產油國幾乎可以和戰爭劃上等號,因此,比起煤礦,石油要能安然無恙地出港,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像是20世紀下半葉因戰爭而觸發的石油危機,就皆曾導致原油供應中斷,連帶影響了世界經濟。此外,2003年,當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衝突、中東局勢緊張之際,國際油價也曾一度暴漲。
時至今日,中東的地緣政治仍然牽動著國際原油供應,今(2015)年3月底,為了幫助陷於困境的葉門政府,沙烏地阿拉伯率領10國聯軍對葉門什葉派叛軍胡塞組織(Houthi)發動空襲,國際油價應聲大漲,葉門危機的加劇亦重新燃起原油供應可能中斷的疑慮。
除了中東各國之間的彼此衝突外,中東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也可能造成原油市場的巨大波動,例如為了制裁伊朗發展核武的企圖,歐盟於2012年正式通過對其實施石油禁運,伊朗也宣布對歐洲多個國家採取報復性斷油,並威脅封鎖石油要道荷姆茲海峽(Hormuz Strait),結果引發國際油價節節高漲。
此外,世界前十大產油國之一的伊拉克,還曾多次爆發石油生產、運輸設施遭蓄意破壞而影響原油出口的案例。
例如2004年6月,伊拉克南部2條輸油管遭炸毀,分別需要2天和10天時間才能修理完畢,石油出口被迫暫停。同年8月,連接伊拉克南部祖拜爾1號及祖拜爾2號兩大油田的8條輸油管,因一枚被人埋放於橋底下的裝置爆炸而受到嚴重毀損,現場溢出大量油污並引發大火,火勢猛烈,直至隔日上午仍未撲滅。一下子有8條油管受到破壞,導致伊拉克的原油出口量減少近一半,不但讓該國損失慘重,國際油價也遭受衝擊。
太過依賴的危機
再來看看天然氣,歐盟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相當高,而烏克蘭為俄羅斯輸往歐盟國家管道天然氣(PNG)的供應樞紐。根據資料顯示,2013 年歐盟自俄羅斯進口了1,600 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其中就有將近66%須由俄羅斯過境烏克蘭輸往德國、法國及義大利等主要國家。於是,當去(2014)年烏俄衝突升溫時,歐盟隨即陷入了能源供應的危機。
從人力無法抗拒的災禍、能源生產國的運輸管線到地緣政治,許許多多的因素牽動著能源是否能安全出港,出港後還要闖過蠻橫的海盜、凶險的海象等層層關卡,才能順利安然地抵達進口國。或許你對上述新聞的印象模糊,以為這些歷史事件或是戰爭場景離我們很遠,但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能源就是從這些又遠又常發生動亂的國家千里迢迢地運來,航程中經過的也正是那些海盜經常出沒的隘口,那麼,憑什麼高達98%能源仰賴進口的我國,看似好像可以不受波及?
因為我們的能源企業,付出了很多心力,我們的政府,也建立起了一套把關機制。
關鍵字:煤荒,石油危機,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