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011
字型:
整理/曾君儒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國際科學家團隊指出,亞馬遜雨林吸收溫室氣體的能力已大幅下降,推測是氣候變遷、乾旱等原因,導致更多樹木死亡。
二氧化碳是植物成長時的必備條件之一,它在白天經由植物的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吸收由葉綠素轉化為養分使植物成長,夜間則透過呼吸作用(Respiration)分解成一小部分二氧化碳與水排出,日以繼夜循環,植物就越長越茁壯,最後在植物死亡腐爛或是焚燒時,才會全部回歸大自然。亞馬遜雨林則是地球上覆蓋面積最大的森林,吸收了地表大部分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但研究指出,亞馬遜雨林這個抗暖化的要角,地位已經逐漸受到威脅。
研究人員在亞馬遜雨林中沒有人類活動的321塊地區採樣評析,發現亞馬遜雨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已由1990年代的每年20億噸,下降為2000年代的每年14億噸,足足減少了30%。
「雨林的生長,在過去10年內已經呈現停滯狀態,整個雨林長得快,但也死得迅速。」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主要研究者Roel Brienen如此告訴路透社,這項研究由近百位專家一同參與,結果顯示雨林的吸碳淨化能力已經明顯減弱。英國里茲大學在一份新聞稿指出,人們在拉丁美洲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數量,已經首次超出亞馬遜雨林可以負擔的容量;科學家們雖然不清楚這個吸碳減緩的狀況是否會繼續蔓延到其他熱帶雨林,例如剛果、印度尼西亞等。這個研究結果著實令人驚訝,因為過去有些電腦模型的推估結果認為,熱帶雨林將會因為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行為而成長得更好。
研究中提到,樹木死亡率的提高,也許和嚴重的乾旱有關,例如2005年的案例。而另一項可能則是,人為的二氧化碳會同時造成樹木的快速成長與死亡,而這些死亡案例則是現在才逐漸明朗化。Brienen說明,假使這個趨勢繼續蔓延,亞馬遜雨林的面貌恐將改變,迅速成長的藤本植物或藤蔓類植物也許就是最大的獲益者。
一位未參與該項研究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森林學者Christof Bigler則表示,非熱帶區、成長迅速的樹種,也往往擁有較短暫的生命週期,根據他在瑞士與北美的研究顯示,快速成長的樹木通常擁有較低的根密度,且較容易被昆蟲或病原體攻擊。
關鍵字: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亞馬遜雨林,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