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086
字型:
撰文/西美霞、林志森 圖片提供/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
近年來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能資源短缺,企業紛紛以新的思維推動「綠色成長」,並以高質(值)化發展為主要目標,使得全球經濟發展朝「綠色經濟」大步邁進。《綠色成長企業》作者,全球知名綠色企業專家安德魯‧溫斯頓(Andrew S. Winston)即指出:「當其他企業在原地踏步時,『綠色創新』能協助你在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換句話說,能意識這些改變並順勢轉化為新競爭優勢的企業,將取得永續成長的最佳機會。
綠色創新
創新係指藉由技術的突破與觀念的革新,提供增加社會價值與人民福祉的產品或服務;創新不限新產品與新技術,也包括全新的企業經營觀念與管理的創新,如全新的服務模式,跨境電子商務、節能技術服務、環保代操作維護⋯⋯等。創新是企業或組織競爭力的表徵與成長的基石,也是維繫永續經營發展的樞紐,創新的落差將造成企業的盛衰與存亡。
「綠色創新」不僅可為產品與社會創造價值,突顯產業的貢獻,也是產業提昇核心競爭力與轉型的契機,並可兼顧人與環境的永續共生。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先生有句名言:「一個有遠見的企業,一定會善用環保節能的優勢來創造本身與產品價值,藉由這樣讓公司不斷成長創新」;台達電也成為國內綠色創新的典範。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經濟衰退,在聯合國的倡導下,各國皆傾注巨額資金,以「綠色經濟」規劃來振興國家經濟;此種綠色轉型是一個長期過程,將在未來的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持續進行,引領經濟復甦及成為「永續發展」的新引擎。2011年1月聯合國工業組織報告(IDR–2011)更指出:提高工業能源效率是促進工業永續發展之關鍵,敦促包括開發國家在內各國增加對「能效技術」投資以推動實現永續成長、有效應對貧窮及氣候變遷等全球性挑戰。2012年初,聯合國經社部發布的「2011年世界經濟和社會調查:綠色技術重大變革」指出,在未來40年,人類必須對生產領域進行根本的技術變革,朝向產業綠色化,發展綠色產業(含節能、綠能),才能避免由氣候變遷和環境問題所帶來的災難後果。同年6月聯合國大會(永續發展會議,Rio+20)所提出的「我們要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則強調21世紀是全球追求綠色經濟發展的世紀。並指出綠色經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工具;「綠色經濟應該有助於消弭貧窮,增進社會包容,改善人類福祉,為所有人創造就業和體面的工作機會,同時維持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康運轉」。
搭上綠色經濟的浪潮
我國在2010年立法通過「產業創新條例」,將產業綠色創新列為重要施政目標。馬總統於2008年520就職時也提出「打造臺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的願景,2010年就職二週年提出「六國論」,第一項即「創新強國」(第三項為「環保救國」),其黃金十年計畫亦以創新為核心。2012年2月22日於天下雜誌經濟論壇致詞中,再次強調以「產業創新」做為未來4年施政四大目標之一。圖1簡述近年來政府推動產業綠色創新之策略措施、目標及相關配套。其中「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為發展目標;「綠色研發創新」、「強化能資源管理以提昇能資源生產力」為主要方法,兩者皆已俱備相當的基礎與成果,而最後的一哩路,則須仰賴稅制改革等環境條件塑造。綠色創新技術、產品之基本概念或許會在研究室誕生,但其商業化與實際應用皆須民間企業帶動;政府的角色則在提供或塑造有利發展的優良環境(標準與規範制定、強制法令規定、適當的獎勵優惠⋯⋯),鼓勵民間企業開發,並引入市場。若再透過建立綠色金融體系,讓金融支持綠色創新、研發及投資,並藉以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則可以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與國際形象,並奠定綠色經濟發展的基礎。
在綠色經濟的浪潮下,「綠色創新」的確引爆了全新的商業模式。有遠見的企業都會發現永續性是組織與技術創新的源頭,對提升獲利和企業社會責任是很有助益的。追求永續已讓競爭情勢開始轉變了,迫使企業改變對產品、活動(技術與流程)及服務的思考模式。最重要的關鍵就在創新,尤其在經濟危機時期更是如此。國內企業的永續創新,大致有3種形態:第一種是在生產或服務過程節能減廢,降低生產成本與碳排放。第二種是建立綠色供應鏈,讓生產出來的產品能符合日益嚴格的國際環保法規,商品具備綠色生產概念。第三種是利用產業既有的基礎和能力,結合低碳科技及綠色金融服務體系,進行整合創新,除可開創綠色經濟新局外,同時亦可協助整體產業邁向環境、社會與經濟的三重紅利。
臺灣產業綠色創新成功案例不勝枚舉,諸如高科技產業之台達電、台積電、聯電、友達、佳士達、台灣凸版印刷⋯⋯及傳統產業之長春石化、中鋼、遠東新世紀、正隆造紙、世堡紡織、興采實業、台灣紡合實業、龍盟科技、上一國際光電等。其面對綠色經濟發展之潮流已站在最佳的位置。此外,如:中租迪和租賃公司首推出之「綠融資」(創新節能融資),係結合能源用戶與ESCO(能源技術服務業)三方面節能利潤共享的創新營運模式(圖2);世堡紡織於1997年開始投入利用回收的寶特瓶抽紗成為布料與機能紡織品之研發,產品並榮獲2010年南非世足賽9支球隊使用球衣材料;興采實業於2009年研發全球第一件回收咖啡渣製成咖啡紗,2011年並與回收寶特瓶布料結合,開發出全球唯一含回收寶特瓶之咖啡紗已取得 TUV再生材質證明,並以石材廢下腳料混合咖啡紗成為冰紗新材料(IceS. Cafe),穿在身上可以降低體溫,相對可將冷房溫度上調1∼2度(圖3);上一國際光電於2007年投入第四代照明「LVD無極燈」之開發,為高效節能減碳之綠色照明產品,目前擁有200多項各國專利,產品應用領域廣泛,並行銷世界各國,而在國內市場則結合節能設計、安裝與維護為一體(類ESCO)達到產銷合一,製造與服務結合,提供顧客最佳之服務,為將製造與綠色服務結合之典型綠色創新案例。
心之芳庭公司實踐「綠色時尚婚禮」的概念,盡力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降低碳足跡,並以群聚方式帶動產業節能減碳等案例(圖4),則是服務業綠色創新的新典範,上述公司之努力足以證明我國產業在綠色創新的旺盛企圖與信心及貢獻與成就。
「環保與永續,是企業組織與研發技術的創新源頭!」全球管理策略大師普哈拉(C.K. Prahalad)生前提倡的「綠色創新力」準則,已經成為綠色經濟時代下,企業尋求獲利的新方向。有愈來愈多的綠色先鋒企業,開始從環保「永續」的作為中,找到了創新的新天地。「永續」,不只是善盡社會責任,也不是賠錢貨!在永續思維下創造出的全新商業模式,反而更能創造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綠色創新將是企業達成永續發展必須且唯一的一條無可替代的康莊大道。企業藉由「綠色創新」可以減少能資源的消耗,發展降低污染的綠色科技,創造環境、社會與經濟的永續共享價值,企業才能永續。
關鍵字:綠色創新,氣候變遷,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