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調適到位,油電穩定你的心!

2016/03/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163

字型:


撰文/鍾嘉雯
受訪/台灣電力公司環境保護處蔡顯修處長、臺灣中油公司環境保護處林暘處長、臺灣中油公司環境保護處洪克銘博士
資料提供/工業技術研究院
圖片提供/臺灣綜合研究院、臺灣中油公司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指的是各種氣候條件(如大氣溫度、降雨量、大氣壓力或風速)在局部地區或整個地球上明確、持續的變化,可能維持幾十年或更久。世界各地紛傳百年罕見的極端氣候,IPCC評估過去百年間地球均溫已上升0.56˚C∼0.92˚C,且有加速現象,企業應如何因應?

極端氣候會對企業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土地流失、水資源異常、交通中斷、供應鏈中斷,甚至是複合性的事件(極端氣候結合崩塌、火災或爆炸、核災等),這都是企業要面對的氣候風險。行政院核定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也訂定了相關的行動計畫,在企業又有什麼樣的因應措施呢?台電公司與中油公司接受本刊採訪,來談談能源產業的調適方案!

能源產業的難題

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要如何取得平衡?在工業化之後,我國的經濟發展使得原本的環境承載力逐漸降低,也讓極端氣候的衝擊加劇,「以前汐止很少大廈,很多綠地,水土保持做得好,土地可以吸收雨水,但蓋了許多建築物之後,綠地都不見了,暴雨後雨水逕流進基隆河,宣洩不了,就會造成河川暴漲。」台電環保處蔡顯修處長舉例說明。而這些大自然的衝擊,便是能源產業必須面臨的挑戰。

我國每年都有許多颱風來訪,隨之而來的暴雨強風,是能源設施最大的挑戰。台電公司的挑戰在發電、輸電、配電3大方向,「電廠所發的電,經過高壓輸配電線,送到工廠、住家,所以發電設施、高壓輸電線路與變電所或地下電纜會是最重要的氣候變遷評估項目。」蔡顯修處長表示。因應不同的地形,也需要評估不同的選項,如靠海的基載電廠則可能受到鹽害的影響,高山上的輸配電線會受山崩、土石流或強風侵襲,1977年的賽洛瑪颱風,就吹倒了幾十座高壓電塔。

對中油公司來說,最大的影響則是輸儲調度系統。中油洪克銘博士表示,「即使煉油廠整個被淹掉,成品油都還是可以進口,但輸儲調度系統垮掉的話,有煉油廠也送不到客戶那邊去。」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暨88水災時,因設施損毀、土石流造成的交通中斷等因素,全臺暫停營業加油站高達35座,雙園大橋下的油、氣管線遭大水沖斷,高雄煉油廠亦因廠區積水停工。洪水沖斷管線、大淹水導致工廠停工、油庫無法供油、強風造成設施損害等,都會使得油、氣無法輸送。

氣候風險,不是現在才有

調適不是現在才規劃的方案,每個企業或多或少都會進行風險管控。在台電公司,強風、暴雨、雷擊、鹽害,都會影響到電力輸送的運作,因應氣候的措施必須完善,才能避免災損,因此脆弱度與危害度的分析評估就非常重要。運煤船到港口,輸煤的皮帶機必須足夠堅固,以防被颱風吹垮;如果是室內設施,則要確認房屋夠堅固,免得雨水灌進室內,淋濕相關設備造成損害;台電公司的輸電線大部份為架空線路,為避免雷擊之影響,降低鐵塔塔腳接地電阻、使用線路避雷器、編定計畫汰換或增設架空地線、研擬實施落雷預警通報服務等,都是減少電壓驟降的因應措施。當然,地下電纜則是未來的努力方向。

因應天災地變,中油公司也有相關的因應措施。能源產業的運作一方面需考量設施本身不受損失,以維持設施功能,更重要的是,能穩定供給能源,確保能源供應不中斷。中油環保處林暘處長表示,從原料的進口、生產、輸儲到銷售,都會分散風險來管理,從源頭的採購端增加供應國,「天然氣早期從印尼跟馬來西亞進口,現在分散到卡達、澳洲、美國等地,只是不同的國家,還包括不同的區域,才能避免同區域產地的天候影響該地出貨情況。」

在輸運油氣方面,中油公司建構完整之陸、海運多重輸配系統,以桃園、大林2大煉廠儲運調度、油品行銷13處供油中心間綿密之輸配管網、8個臨港卸收點與環島油輪,以及油罐車運輸網交互支援;另建構天然氣北、中、南8字型的連通管網,管線斷裂時繞路供應,以確保油氣供應之安全。林暘處長舉例,「隸屬桃廠的五股儲運課,負責將桃園煉油廠的油配送至新北市南區加油站,有一次新北市突然暴雨,雨勢太大,高速公路車子下不來,雖然設備沒問題,但無法載油送到加油站,我們就從桃園沙崙儲運課那邊發車來做調度。」從源頭採購到輸送都分散風險,即使發生了狀況,也有多種的替代方案與多元化的供應方式,提供穩定的油品供應服務。

調適的系統性強化

面對極端氣候的考驗,「任何環境的調適一定要以最壞的情況來考量,極端氣候下,要預估比以前更嚴峻的氣候所造成的影響,提升評估的風險。」台電蔡顯修處長表示,除了原本的維護與保養,還要做更嚴謹周密的調適計畫,從短、中、長期來評估系統,馬上會危害到、且無法承受的風險,立刻就進行改善,在最壞的狀態下也要能夠屹立不搖。

2001年的納莉颱風,造成臺北市大淹水,雨水淹沒了抽水站的馬達,也造成所有抽水站功能停擺,之後台電公司便進行風險評估,把比較敏感的設施移到高處,或是用土木圍堵,在有限的成本下做最有效率的改善方案。在能源局的輔導下,台電公司也篩選重要的興達電廠、大潭電廠、新桃供電區營運處等,進行調適的評估與調查;日本的福島核災之後,我國的核能發電廠也對海嘯與複合性事件的衝擊一一進行檢視。

在暴雨強度增加的情況下,土石崩塌與走山的機率也隨之提高。為確保油品與天然氣順利運送,中油公司也做過全臺灣供油中心與輸運管線順向坡與過河橋段等高地質敏感區的調查,在調查後,將高風險地區的設施與管線進行遷移或補強,無法遷移之處加強巡查,或是改善排水、減少衝擊等,都是可行的調適策略。中油公司並在能源局輔導計畫下,對煉廠、天然氣接收站、供油中心以及加油站等設施進行氣候變遷風險之調查與評估,以了解各項油氣設施面對極端氣候可能之風險。中油公司洪克銘博士說,「調適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在盤查、評估風險後,將較脆弱的地方先進行改善,再逐步加強所有設施,新建的工程設施則直接拉高至較新之安全標準。」

面對挑戰,轉型迎頭趕上

除了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在去(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之後,能源產業面臨低碳與轉型的考驗。我國自產能源極少,98%的能源皆仰賴進口,許多能源並不操之在我,同時,能源產業也面臨著轉型的挑戰。

台電公司近年來努力開發再生能源,原有電廠的營建與更新也正在努力中,大潭燃氣複循電廠438.4萬瓩已完工,深澳、林口等老舊機組汰舊換新計畫已通過環境影響評估,1號機組今年可運轉;通霄更新擴建計畫等亦施工中,新建燃氣、燃煤機組則採用發電效率最佳之機組,適時開發新電源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善盡地球公民責任。

中油公司則執行了各生產工廠單位能耗管控,加強煉製結構改善、設備汰舊換新,以及能資源之整合與回收利用等數百項計畫。林暘處長表示:「中油自己也要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從2005年至2014年,中油公司的碳排量從1,150萬噸減至915萬噸,主要產品產量未減,但能源效率提升,便是一個降低化石燃料依賴的極佳方案。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5條提及: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應擬定逐步降低化石燃料依賴之中長期策略,訂定再生能源中長期目標,逐步落實非核家園願景。中油公司除繼續推動生產工廠之節能措施、配合全國排碳量之降低,擴大低碳之天然氣供應取代燃料油,另推動酒精汽油等生質能源使用、液化天然氣冷能使用、加油站之綠建築改造,及投入太陽能加油站等計畫。2012年更設立綠能科技研究所,全力投入再生能源、氫能、儲能、節能以及綠能材料與環保新技術研發。

綠色經濟時代來臨,能源的穩定供應與轉型都勢在必行,面對氣候變遷、低碳未來,我國的能源產業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關鍵字:調適,臺灣電力公司,臺灣中油公司,能源產業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