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342
字型:
撰文/程金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圖片提供/臺師大能源教育小組
學校能源教育的重要性
知識無疑是最強大的公共財,受教育是傳遞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個人受到教育的薰陶之後,不僅本身可以受益,更有助於整體社會的運作以及諸多政策的推行,致使他人同享利益或減少政策推行的困阻,這是教育所附帶提供的「外部效果(external effect)」,也是政府重視倚重教育的原因之一。學校教育比一般民眾的教育更具有深化與系統性的效果,以學校場域作為能源教育的推動基礎也更有其必要性。
一般而言,年紀越小,社會化程度越低的學童,接受善知識並內化而奉行的潛力也就越大;易言之,國中、小學教育的外部效果最大,隨著學校層級與年紀的增長,由於學生社會化程度與自我意識提高,透過學校教育而產生的直接影響會開始遞減。立基於此,經濟部能源局與教育部長期攜手合作推動學校能源教育,配合制式與非制式教育內涵並開發活潑創意的教學方法,經過30餘年的努力,累積了豐碩的成果,甚至吸引其他國家到訪取經。
作者以長年的觀察,簡單整理並忠實記錄教育現場不同角色獲得的成長及面臨的挑戰,期能化為能源教育再進化的基礎動力。
校園硬體設施
展開學校能源教育的初期,許多學校將其定位為「自然科學」的領域, 也有部分學校將其歸類於本質相近的「環境教育」範疇,所以很自然的借用或者沿用校園內既有的硬體設備及教具進行教學。然而在能源教育推動的長路上,為了更強化能源教育的主題性與特殊功能,能源局與教育部持續挹注經費,在全國各個重點學校增設教學所需的大型設施,如太陽能光電系統、太陽能熱水器系統、小型風力發電系統、節電控制示範系統等(如圖1所示),作為教學與展示之用。同時也委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開發各項中小型教具,搭配活潑有趣的教案,提供學校使用,透過實體展示與動手操作,讓學生有機會接近並體會能源產生的過程,有助於能源教育的推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學校囿於維護保養的經費、人力或能力,無奈地任相關教具毀損或閒置,甚為可惜,若能有專職單位或人力提供相關協助,將更有助於硬體設備的維持與使用率的提升。
參與推動者
如前述,國中、小學教育的外部效果最大,除了能源教育之外,諸多的社會議題也都紛紛仰賴這個層次進行宣導,導致學校行政系統負荷頗重;在這項挑戰中,能源教育有本質上的優勢。能源局辦理的「輔導學校推動能源教育計畫」目前委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執行,透過教育系統的支援,各項能源教育推廣活動得以優先且有效率的方式進行傳播,提高推行的成效。能源局每年辦理推動優良學校的表揚,給予這些辛苦的推動人員實質的鼓勵(如圖2所示)。然而,學校能源教育的推動,必須有更長期的行政規劃,例如配置專職的人力就近協助推動,以分攤相關的事務工作。
教育工作者
除了行政系統的配合,對於能源教育的推動成效,第一線的教師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因此能源局定期辦理各項教師增能研習活動,並培育具有熱忱的種子教師,以點線面的擴散式能量,將新的知識與教學方法快速的散播到校園的各個角落(如圖3所示)。然而,由於能源的主題涵蓋甚廣,若加以延伸發展,更是無遠弗屆,教師所面臨的主要課題有三:(一)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本身必須不斷的更新知識,方能判斷眾說紛紜資訊的真偽,形成一種挑戰。(二)必須將龐大且即時的資訊壓縮進有限的上課時間內,因此,內容的安排取捨需要相當多的心思,才能呈現優良的課程設計。(三)在升學考試掛帥的強流中,如何兼顧這項非制式內的教學內涵,有時頗令教師們感到難為。
志工與家長
除了教師之外,學校內的愛心志工們也是一群極具能量的推動者,他們通常時間較為彈性且配合度高,對於能源教育的推動也有高度的熱忱,部分繁雜的準備工作,以及延伸的推廣工作也是透過他們的協助得以順利完成(如圖4所示);但志工們對能源教育的專業有時無法精準掌握,可能產生偏差的傳遞,需要負責的教師們加以導正。
學生家長們對能源教育這個主題,多半抱持著正向的態度,但對「額外」產生的「功課」,如學習單或者專題作業等也感到壓力。故課後活動的拿捏設計上,必須更謹慎小心,減少「額外負擔」的負面感受,而能帶來更多有用的資訊與實質的幫助,這點並不容易達成,但正是學校能源教育再進化所必須跨越的一個挑戰。
受教者
學生們普遍對能源這個主題充滿好奇,也有很高的學習樂趣,在歷屆辦理的多元活動中,都能見到學生的積極參與以及優異的成績表現(如圖5至圖7所示)。然而,由於能源資訊雜遝廣布,如何教育學生理性的去分辨與選擇,是能源教育的第一階課題。第二階的期許則是如何將上課的內容,與他們人生的發展連結,甚至激發更多元的擴展。最終也是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精確量度在幼年時接受的教育陶冶,是否真正影響他們成長後對能源的態度及行為表現,乃至學科以及就業的選擇,這是能源教育未來推動的核心目標。
以現在的流行語表達,教育是一種高CP值的投資,但是「教育效益」不易量化,無法單單就使用資源或花費的成本多寡,直接與產出的「數值」或「利潤」進行比對運算;而必須同時考量公平正義原則下,就產出的「品質」是否達成預期目標進行討論。因此有效率不等於有效益,在檢視能源教育的時候無需陷入數量的迷思,及過度在意辦了多少場次的研習、參與了多少人、製作幾本文宣或幾套教具這樣的量化數據。我們更需要思索的是,能源教育推動的成果與品質,透過有效的質化分析,誠懇面對能源教育推廣的真實成效與挑戰所在,才有機會不斷省思與成長,強化能源教育的最大動能。
程金保小檔案
現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 博士
專長/ 能源科技與教育推廣、材料製程與性能分析、精密製造與工程教育
關鍵字:能源教育,能源教育創意教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