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採訪撰文/鍾嘉雯
點閱人次:
1805
字型:
受訪者/郭軒甫(太陽光電同業公會理事長、新及再生能源小組民間主持人)、王人謙(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新及再生能源小組委員)、吳心萍(主婦聯盟基金會主任、新及再生能源小組委員
攝影/鍾嘉雯
「很多時候,民間和政府部門可能都已習慣過往的對話模式:民間團體提出質疑、輿論開始起舞、然後政府單位被動回應(有時還不回應)。但『共同協作』並不是這樣,而是大家共同就一個議題來集思廣益,經討論後得到最大共識。」主婦聯盟吳心萍主任在參與「能源轉型白皮書」工作小組後,有感而發地說。
在能源界,「能源轉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的會議就像是武林盛事,廣邀各方好手在3個階段的會議中各抒己見:第1階段的預備會議,是邀請所有社會大眾,希望全民共襄盛舉,在白皮書討論範圍中提出創新的、重點推動或是眾人關切的項目;第2階段的工作小組,則是邀請專家協力合作,在目前的技術發展和環境考量下,以專業角度討論撰擬出白皮書初稿;第3階段的公民對話,是希望擴大分眾參與規模,由產業、民間團體和公民等族群,對白皮書初稿給予更多回饋。
去年舉辦的第一階段4場「預備會議」,各方精采意見齊出,就像一場場地方預賽,共同為了武林、啊不是,是為了能源的未來提出許多意見。(預備會議的內容,請看19+X+Y 能源轉型白皮書預備會議紀實(上)、19+X+Y 能源轉型白皮書預備會議紀實(下)
預備會議告一段落後,第二階段的工作小組會議隨即召開,經濟部能源局將所有意見歸納為:能源治理、節能、電力、新及再生能源和綠能科技產業5大工作小組,邀請學者、政府代表、產業代表及公民代表等專家共同協作,由專家貢獻專業意見,群策群力一起擬訂我國未來全面能源轉型的具體計畫:能源轉型白皮書!
受邀而來的產、官、學、研代表,從各自的專業領域發聲,在工作小組中進行了紮實而深入的討論。本篇專訪「新及再生能源小組」的3位委員:郭軒甫理事長(民間主持人、產業代表),王人謙副所長(學者代表)和吳心萍主任(公民代表),分享會議的參與心得。
這次來真的?具體回應預備會議意見,公民參與不再是形式
對產業界來說,白皮書預備會議說要「廣徵意見」,曾是喊過多次而不再期待的口號。「我估計絕大部分人當時沒有特別去了解。對我們業界來說,會認為這都是政府在寫政策,寫了就丟出來,我們去大概也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去參加特定議題的協調會或座談會。」太陽光電同業公會郭軒甫理事長坦白說道。
不過在受邀擔任新及再生能源小組的民間主持人後,郭軒甫發現,這次政府是「玩真的」,「這一次我們看到,每一條(預備會議的)意見都被歸類,具體討論、而且要求落實處理方法,即使無法處理也要有具體回應,政府是很嚴肅地來處理整個討論和議題。」
攝影/鍾嘉雯
代表主婦聯盟從第一階段便參與並提案的吳心萍感觸更多:「我覺得這真的是很好的改變,在能源轉型白皮書裡跟公民的溝通、對話,相對很多政府部門來說,已經算是比較開放跟創新的,這點我很肯定。」
委員也要學習溝通 高規格動員完善白皮書框架
工作小組會議中,由「能源轉型白皮書」的撰擬主責單位進行報告,產業、智庫、學者、環團和官員代表齊聚一堂,每個工作小組都開了4到7場不等的會議。工作小組要回應第一階段的民眾意見、撰擬深入淺出的白皮書草稿、也讓民眾在第三階段可以持續提出修正的想法,每個人都花了不少的心力。
吳心萍觀察,進入工作小組的專家們都需要重新認識彼此,「不同的角色在工作小組會議討論中都持續在學習。對NGO來說,我怎麼樣跟我監督的政府機關去做對話?我們也是要做很多準備和吸收資訊。我相信對智庫和政府單位也是一樣的,他們可能已經很習慣在政策框架下去檢視數據合不合理、技術可不可行,但我們環團會想跳出框框來對話,這是雙方都要學習的。」
從主持人的角度,郭軒甫觀察到更多層級的參與和努力:「像我們小組的官方主持人陳組長(能源局陳崇憲組長),他會盡量想辦法去解決所有團體提出的議題;針對民眾提出的問題,委員們也會跳出來延伸更多討論,讓白皮書可以容納的面向更多元也更廣;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簡稱能源辦)也幫忙很多,我們在工作小組討論的議題,有些超出了小組的範圍,能源辦會出面協調;行政院一直非常重視能源轉型白皮書的進行,行政院卓榮泰卓秘書長上任後,特別找了小組的主持人和民間團體,來聆聽我們的意見。」
透過各方的關注和協力,讓能源轉型白皮書不受限於既定政策規劃,如環團在正式會議之前都會先行溝通、邀請主持人和其他環團一起討論。吳心萍解釋:「我們環團有私下討論各組開會的狀況,也有邀請兩位主持人一起來瞭解、事先溝通。像我們觀察到能源治理小組的開會狀況是最好的,他們不是只有在框架下討論,也會完善原本的框架,或討論要加哪些元素。回到新及再生能源小組,我們就會希望土地盤點、饋線和公民參與等要素可以再加進去。」
圖片提供/能源轉型白皮書官方網站
http://energywhitepaper.tw/meetingagenda/
絞盡腦汁為哪樁?設計白話易懂的白皮書
工作小組由各方專家組成,提供專業意見,讓白皮書更臻完善。但在工作小組會議中,委員們不僅堅守專業立場,也期待讓民眾也看得懂。工研院綠能所王人謙副所長解釋,「白皮書是什麼?是政府對民眾解釋政策的內容,要溝通到民眾看得懂,推動的時候才會比較順利,用更低的成本達到更高的效率,大家也都接受,不是很好嗎?像風力發電機會不會影響到鳥類,我跟你說零影響,你會相信嗎?不太可能嘛。但是我們提出實際的數字,讓大家來討論,影響到什麼程度是大家可以接受的,這也是溝通上需要提到的。」
政策推動是否順利,有賴更多民眾的理解、參與及投入討論。王人謙觀察,全民參與公共政策討論是越來越多了,「有些民眾是因為環境被影響,然後他瞭解能源是影響環境的因素之一,他就對能源開始有興趣;日本福島事件後,全民對核能的關心度增加,也讓民眾對能源所有議題的關心度提升;這個現象都是慢慢演進的。再加上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10年前PV(太陽光電)多貴啊!那時候談再生能源,真的沒什麼人理你。」
郭軒甫認為,讓更多民眾可以參與,也是能源轉型是否能成功的關鍵,「我們不能讓群眾認為,能源轉型、再生能源只是財團或能源局的專利,大銀行、財團會投資再生能源,一定是享受到它的好處,但是由於初期設置成本很高,一般民眾根本無法參與。我們想讓民眾很容易參與,讓大家都能得到好處,不是只有少數財團獲利。唯有如此感同身受,才能讓所有人更關心跟認同能源議題。」
工作小組會議不僅要回應預備會議的意見,將各地的不同意見納入考量,更重要的是考慮白皮書的「可讀性」,以具體而深入淺出的內容,讓更多人對能源有感。會議中,委員們秉持著「讓民眾更容易參與」的共識,仔細推敲每個方案的簡報和文稿,希望能夠讓能源政策更容易理解、降低民眾參與的門檻。
攝影/鍾嘉雯
白皮書初稿出爐!轉型還缺你一個!
經過7次會議,新及再生能源小組的「武功秘笈」熱騰騰出爐!小組提出了「地熱及其他再生能源推動方案初稿」、「新及再生能源推動配套方案初稿」、「風力發電推動方案初稿」、「太陽光電發電推動方案初稿」、「綠色金融推動計畫」等5項方案,並選擇「新及再生能源推動配套方案初稿」做為第三階段討論的重點。
郭軒甫說明,「新及再生能源小組提供的方案是包含所有能源的配套方案,不論是法規、技術或是任何不同能源的建議都可以提出,這是我們選擇此方案的用意。」希望第三階段仍能涵括所有可能的聲音,意見永遠不嫌少。
進行到這個階段,工作小組的委員們對第三階段有什麼期望?
吳心萍從工作小組的經驗出發,有些遺憾地認為,第二階段參與的專家不夠多,尤其是不同能源領域的專家,期望在第三階段可以補強,「再生能源蠻複雜的,不太可能有人完全瞭解所有的再生能源,像生質能、海洋能、小型的風力等等,我們期待有更多領域的專家參與,也希望白皮書可以將每個技術都說明清楚。」藉由分眾會議,第三階段可以獲得產業組織和民間組織對白皮書初稿的回饋,也能得到學研界的專業書面意見。
王人謙思考了一下後回答,「溝通真的很重要。從我自己的角度,我希望所有參與的人一定要有熱情,很真誠的熱情,再來是大家都要有同理心,不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考慮整個台灣的共同利益。如果秉持了這兩個原則,溝通會是非常有效的!」
說了這麼多,你還在等什麼?能源轉型白皮書的所有資訊都在官網上公開,點點滑鼠或手機,追蹤最新進度吧!
關鍵字:能源轉型白皮書,新及再生能源,電力,公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