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91
字型:
撰文/曾君儒
圖片提供/東華大學環境學院
「節能減碳」的口號連稚齡小兒都琅琅上口,
即使這個認知已經深植心中,
但一旦離開書本與世界接觸後,
您真的知道該從何下手「拯救地球」嗎?
拯救地球,談何容易?」身為世界中微小的一份子,也許雙手的力量 不足以讓世界瞬間風雲變色,但卻可以從減輕環境的負擔開始著手,透 過改變腳邊的土地起步,將綠色的力量蔓延出去。
吃進去的力量,食農教育
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減少碳排放量,成了目前世界最重要 的問題之一。近20 年來,各式各樣的公約與法案相繼定案,國際上有 關能源永續的研討會也年年召開,不難看出人們對這項議題的關心程 度。而就永續經營的觀點來看,透過教育將相關認知內化成後代子孫的 潛意識,才是真正長遠之計。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宋秉明認為, 環境教育應是整個國際社會面對此議題的不二法門。臺灣雖然早在 2010 年即通過環境教育法,但目前的推展工作仍僅限於少數機關與學 界內,多著重在政策面與學術教育面,導致人文社會與文化習慣等生活 面向較缺乏的現象。因此,若能以行動參與的方式從個人日常生活面著 手,比起法令規定與制式教學,將更能減輕環境的負擔。
我們的生活範疇大抵建構在食衣住行的框架內,其中又以「食」為一切 人類活動的基礎,而「農」則是食材的最大宗來源。因此,宋秉明所推 廣的食農教育,就是將環境保育行動不著痕跡地置入日常生活中。
不一樣的行動課程:校園綠色廚房
在東華大學有門很不一樣的通識課程,是由宋秉明所開設的「校園綠 色廚房」,每期都需要經由抽籤才能決定上課名單,熱門的程度不言而 喻。自2010年2月開始的「校園綠色廚房」,至今已超過300位學生選修 過,課程大致上可分為教室課、田園課、廚房課與農村體驗之旅等4部 分。
1. 教室課: 教師在校內講授食物與環境間的關係、在地消費與減碳以 促進地方經濟、食物里程等。
2. 田園課: 由學校向農戶租1 塊農地作為學習田,讓學生親臨農場, 實際體會有機無毒農作的過程。
3. 廚房課: 在宋秉明家中廚房,舉辦「誰來晚餐」活動,實際操作食 物的烹煮與備製流程。
4. 農村體驗之旅:前往有機農場與村落,觀察實際的農家生活。
「一開始只是從吃開始。」宋秉明說,這堂課會從「吃」這件事開始,探討如何「對環境友善」與「對自己健康」。有別於傳統課堂研習,除了研讀相關理論,他們還必須親自走出校門,前往有機農田,再自農田回到廚房內實際執起廚具炒菜做湯。整套課程除了帶領學生們認識有機農作、瞭解產銷公平交易精神、關注食安問題,還有食物足跡(foodfoot point)與里程(food miles)等節能減碳的議題,是一門綜合環境保護與食育的行動課程。
擔任「校園綠色廚房」的助教、同時也是環境學院研究生的陳志銘同學表示,宋秉明老師所推動的食農教育,是幫學生們精心打造的一道飲食健康防線,畢竟現代人比較少留意食材來源與生產過程是否減碳的問題,透過實際參與和瞭解這些議題後,對於未來的飲食習慣與健康態度,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全校都力挺,綠色實驗餐廳
這堂熱門通識課程的效益持續延燒,3 年後東華大學裡出現了第1個綠色實驗餐廳。宋秉明表示,為了維護大地生態,他們堅持使用對環境友善的餐具、清潔劑與紙巾,並將廚餘化為堆肥回歸校園土壤,同時保持餐廳內採光通風良好、少用空調,這就是綠色餐廳最簡單有效的低碳綠生活。
餐廳每日供應的餐點並不固定,端看合作的有機農場當天送來何種食材,也由於堅持採購生長困難且收穫量低的有機農作物,餐點比起一般外面販售的價格還要高出一些,這也是為了提高收購成本、回饋給當地農民,這種直接向有機農場採購食材的方式,能確保友善環境農法的面積與產銷通路。
「目前我們的綠色實驗餐廳營運一年了,希望透過『教職生消費合作社』的組織模式,讓餐廳能夠收支平衡。」宋秉明接受採訪時表示,很感謝校方的支持,才能有80 人座位的綠色餐廳,雖然單價偏高了一點,便當還得3 天內預約,但每天仍有許多人用行動支持餐廳的營運與理念。
最近餐廳推出獨惠東華學生、每週五晚上才供應的限量50 份「生態晚餐」,除了延續以往友善環境的食材外,還打出低價策略,1 餐只要50 元就可以吃到飽。下午5 點鐘開賣的生態晚餐,15 分鐘後就銷售一空,看著來自8 座有機農場栽種的14 種友善環境作物,被這些大孩子健康吃下肚的樣子,宋秉明希望能藉由這種推廣方式,漸漸地將健康、環保、節能等觀念帶到校園的每個角落。當然,他們也企盼這股力量能繼續蔓延至校外,花蓮地區的校外機構若是也想試試這有機無毒的飯盒餐飲,餐廳非常歡迎來電預約,期待眾人能一起支持綠色廚房的產銷學合作。
關鍵字:綠色廚房,低食物里程,食農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