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2014聯合國紐約氣候高峰會的意義與影響

2014/1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152

字型:


▎撰文╱ 王國英(太平洋溫室氣體觀測計畫主持人)

9月23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世界領袖氣候會議,這次高峰會有什麼重要的進展?各國又是否捨棄了本位主義並凝聚了共識?

紐約氣候高峰會的實質意義

根據Schiermeier(Nature, doi:10.1038/nature.2014.16003)的分析顯示,今(2014)年9 月聯合國紐約氣候高峰會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氣候合約的談判,反而更像是醞釀一種全球的共識和熱情,以凝聚將於2015 年12 月於法國巴黎舉行的全球氣候談判所需的全球性支持的能量。全球超過100 個以上國家元首的正面聲明,已經明顯說明紐約氣候高峰會達成了上述目標。即將於2015 年12 月在巴黎舉行的全球氣候會議,將訂定自1997 年京都公約(Kyoto Protocol)後的一個更具野心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會議致詞時說:我們是第1 個感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世代,但也是最後1 個可以對氣候變遷做一事情的世代。歐巴馬在2012 年6 月宣布將對美國境內所有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管制。中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同時也被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所困擾,中國已採取以市場機制為主的方法來減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時在乾淨能源的開發上進行大量投資。在紐約高峰會上,中國承諾會減低百分之45 的碳排放強度。但是部分專家說中國的承諾額度可能過於高估,這是因為碳排放的強度會隨著經濟的成熟度而自然的衰減。

富有的國家承諾會動員政府和私人資金來進行乾淨能源的開發,以及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氣候變遷調適。預計在2020 年時,聯合國2011年成立的綠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每年將投入高達1,000億美金於低排放科技以及氣候韌性(climate-resilient)科技的發展。

各國的國家元首現似乎己接受氣候變遷是一項嚴重的威脅,而排放減量的措施也不一定會和經濟發展有所衝突。但是這些在紐約氣候會議上的發言聲明並無法真正侷限全球暖化的趨勢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 根據一項於紐約氣候高峰會前所發表的計算顯示,目前全球碳排放量已明顯地將使得全球溫度在這個世紀末上升超過攝氏2 度(相對於工業革命前的平均溫度)。為了讓氣候變遷的趨勢能夠穩定,未來10 年的全球碳排放量必須每年減少百分之5。但實際的情況是,目前全球的碳排放量是每年上升百分之2.5,並且在今年將達到創記錄的400 億噸新高值。以如此的碳排放速率和成長的趨勢,為穩定氣候所允許到這個世紀末能夠排放到大氣的碳排放量,將在未來30 年內被完全用完。

紐約氣候高峰會的一項遺憾是,在眾多國家的政治聲明中缺少明確而仔細的排放減量確認方法,和減量措施的確切執行方法。

碳排放管制的理論基礎

使用全球氣候模式進行全球過去100 年的氣候模擬分析顯示,自1960 年以後大氣溫度上升的趨勢與人為溫室氣體持續的排放有關。若不考慮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則氣候模式的溫度變化情形在過去100 年間並無太大的變化,但是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因素加入氣候模式之後,模式所計算出的溫度與過去100 年的溫度觀測一致,這顯示自1960 年以後溫度上升趨勢的主要原因是大氣裡人為溫室氣體累積所造成的現象。

為了防止未來近表面大氣溫度的持續上升,我們必須管制大氣裡面二氧化碳的濃度在2100年時不超過421ppmv。若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2100 年時超過936ppmv,則全球近地面平均溫度的上升趨勢將達攝氏4 度。我們必須要即刻開始進行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減緩。根據AR5 氣候模式的估算,現階段(2010 年)的全部溫室氣體排放量等於500 億噸的二氧化碳,為了確保2100 年時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在421ppmv(或是全部溫室氣體濃度在450ppmv CO2 的範圍),我們從現在起就必須限制每年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不得高於500 億噸,而且必須要逐年減少這個排放數目,才有可能達成2100 年大氣全部溫室氣體濃度在450ppmv 二氧化碳相當濃度的目標。

2015年12月法國巴黎氣候高峰會的觀察重點

為了保護平流層的臭氧,國際間於1987 年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奧(Montreal)簽署一項公約(Protocol)來管制全球氟氯碳化物的排放量,這項公約後來通稱為蒙特利奧公約(Montreal Protocol)。圖所示為蒙特利奧公約管制氣體CH3CCl3 在5 個測站自1978 年起至2005 年的觀測資料,以及同時間全球CH3CCl3 的估計使用量時序圖。從圖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CH3CCl3 在全球5 個測站從1978 年至1991年這段期間大氣濃度穩定的成長情形,同時期全球CH3CCl3 的使用量亦是呈現穩定的上升趨勢。

這種全球CH3CCl3穩定上升的趨勢在1991 年後出現重大的轉變,隨著蒙特利奧公約的生效,大氣中的CH3CCl3 濃度在1991 年後急速且大量的減少,在全球5 個主要背景測站都監測到了這個現象。這是一項非常令人興奮的成果,證明排放管制政策的實施確有其實質成效。

檢視1987年蒙特利奧公約成功管制人為氟氯碳化物排放的現象,2015 年12 月的法國巴黎氣候高峰會是否能夠達成一項對二氧化碳排放管制強而有力的國際約束公約,將是一項值得觀察的重點。

聯合國自1980 年代以來至今(2014 年)一共進行5 次嚴謹的氣候評估報告,從這5 次的報告看出觀測工具的多樣化、觀測空間和時間的廣度和深度、理論電腦氣候模式的進步以及電腦科技的進步,這些進展都指出人為的氣候變遷已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因此2015 年12月的法國巴黎氣候高峰會達成全球強制性的二氧化碳排放管制公約(類似氟氯碳化物管制的蒙特利奧公約)的可能性將比以往任何一個氣候高峰會議都來得高。面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管制即將來臨的趨勢,我預測最快2015 年底、最慢2020 年底,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管制公約一定會開始實施,面對這一項未來5 年內會發生的大事,我們臺灣的化石能源替代方案是否已做好準備?

王國英小檔案/b>

學歷:
英國劍橋大學化學系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及學士

經歷: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
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
中央大學兩任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現任太平洋溫室氣體觀測計畫主持人


關鍵字:紐約氣候高峰會,氣候變遷,溫室氣體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