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張菊犁:「蟲」零到「油」,黑水虻具備煉油正當性--生質柴油界「蛹」兵突起

2013/0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3698

字型:


▓採訪:梁世祥(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助理研究員) ▓圖片提供: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畜產科技系

傳說中,黃帝的妃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教人們做出更柔軟舒適的衣料,成為紡織業的創始人;時至今日,也有一群先行者試養能源昆蟲「黑水虻」,企盼成為能源界的新興料源。

提到蟲子,你會聯想到什麼呢?是美麗浪漫的「毛毛蟲變蝴蝶」?還是又髒又臭的「糞所蛆蛆」?事實上,昆蟲「黑水虻」近來也摩拳擦掌,準備加入產製生質柴油的行列,企圖為昆蟲界寫下明日能源的新一章。

「虻」古軍團,突破與糧爭地、與人爭糧的重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的分所長張菊犁表示,臺灣一開始在推廣生質燃料時,主要是以「廢食用油」做為料源,同時推動「能源作物」的栽種,卻伴隨著與糧爭地、與人爭糧的隱患,所以現階段轉而規劃「痲瘋果油」或「微藻產油」等非糧料源的進階作法。

「只不過,臺灣地狹人稠,要以有限的土地面積來生產無限消耗的生質能料源,仍將對糧食、土地和水資源等產生某些影響。」張分所長說,尤其是目前生質柴油料源多以需要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性脂肪為主,例如向日葵、麻瘋樹、藻類等,多是藉由植物來生產,因此大量土地需用問題依然存在。此時,能夠堆疊飼養、快速成長、含油率達35%的能源昆蟲「黑水虻」,可望成為突破前述缺處的新選擇。

黑水虻(ㄇㄥˊ)

分類:昆蟲綱、雙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屬

學名:Hermetia illucens

英名:Black Soldier Fly

分布:熱帶、亞熱帶和溫帶部分區域,屬世界廣泛分布,臺灣則在中低海拔普遍分布。(臺灣現存的黑水虻野生族群,推測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經由船舶運輸而傳入)

習性與特色:成蟲幾不取食,僅喝少許水分,平時停棲於葉片,喜偏好尋找有機廢棄物產卵。幼蟲孵化後以有機廢棄物為食,終齡幼蟲會主動離開有機廢棄物尋找乾燥隱蔽的合適地點化蛹。

組成分析:乾燥蛹體含44%蛋白質、35%脂肪酸及其它纖維質和灰分等。

勤快清糞夫,發揮動物性脂肪產製特點

黑水虻是擬態似蜂的昆蟲,成蟲的外型呈亮黑色,腹部有半透明的白色狀,體長約13到20公釐,壽命僅5到7天;牠的幼蟲以有機廢棄物為食,生長期約20天左右,可以累積大量的養分供成蟲使用。

若從黑水虻的幼蟲專吃有機廢棄物這點來看,張分所長表示,國內的畜產有機廢棄物(畜禽糞)全年總產量約1,500萬公噸,占全部有機廢棄物的50%,「足以生產250萬公噸的虻蟲,並轉化為37.5萬公秉的生質柴油。」過去畜禽糞藉由微生物轉化腐熟成堆肥再施用於耕地上,由於堆肥製作費工耗時,售價低廉且利潤微薄,又常常造成空氣、土地和地下水等環境污染問題;另外,耕地若是長期施用畜禽糞堆肥,也有重金屬殘留過高的疑慮。

因此,「若能藉助黑水虻做為有機廢棄物的轉化媒介,一方面可循環利用畜禽糞的養分,還能提供含有『動物性脂肪』的虻蟲蛹做為產製生質柴油的新料源。」張分所長說道。

整體來說,黑水虻的成長分為卵期、幼蟲期、蛹期與成蟲期等4個階段,生命週期僅約40天。換句話說,也就是從幼蟲幫忙處理有機廢棄物、到收獲虻蟲蛹供做生質柴油的料源,循環生產速度快,具有極佳的應用潛力與經濟效益。目前德國、韓國、中國大陸、新加坡和美國的研究人員,都已投入黑水虻的應用研究,期望再闢能源新選項。

張菊犁:黑水虻具備養殖與煉油的正當性

談到為何會選上「黑水虻」做為試驗對象,張分所長則開心的表示,這完全是一樁「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大收穫。原來畜禽產業一直希望能更好的處理畜禽糞並利用,原本多利用微生物轉化畜禽糞為堆肥的方式來處理,後來研究團隊想到了利用虻蟲來處理畜禽糞的方法,「可是卻又發現,此方法將無可避免的會繁殖出更多蟲子,所以又重新思考,如何讓這些衍生的蟲能夠再利用,發揮昆蟲應有的價值。」張分所長表示,他們一開始只想到利用昆蟲本身含有的蛋白質,做為動物性蛋白質飼料源,但是又牽涉到國情法令的問題,考量虻蟲貯存有大量的脂肪酸,因此進一步想到可以利用虻蟲的動物性脂肪酸來煉製生質柴油,也為培殖虻蟲找到正當性。

「說來你也許不相信,當我們上網遍尋所有資料時,發現除了黑水虻適合以外,原來蒼蠅也具有相當的應用潛力呢!」果真令人難以置信,在人們眼中「百害而無一利」的蒼蠅,竟然也有機會成為生質柴油界的「未來潛力股」。「因此,我們選用黑水虻的因素除了牠吃腐食,可以幫忙處理畜禽糞以外,還包括生物安全、容易操作管理、物種取得容易,以及多數人可以接受等為原則。」

張分所長也推介,「黑水虻的成蟲只喝少少的水,並且對人不感興趣,不像蒼蠅會圍繞在食物或人的周遭而成為病原菌的傳播媒介;再加上黑水虻的成蟲壽期短,容易養殖與管理,比較不必擔心會發生生態污染事件。」

在審慎考量評估上述因素以後,研究人員開始著手進行黑水虻野外種源收集,培育實驗室的品系,以便進行分析。協助飼育的工作人員陳貴烘說,「養殖黑水虻需要細心與耐心,特別是臺灣本土的黑水虻實驗室品系剛建立,從卵的收集孵化開始,就需要細微的觀察。幼蟲期除了注意生長狀況,適當投入試驗餌料,同時要保持試驗環境的衛生維護,定期消毒,避免病菌與天敵的侵入。到了化蛹期必須關注環境乾燥等,才能完成整個生產流程,提供材料配合相關的試驗研究。」

目前實驗室的飼養主要是以麥麩、穀物粉加水拌勻餵食,另外少部分試驗是以乳牛糞餵食,充滿了「天然ㄟ尚好」的原汁原味。

能源昆蟲潛力股比評

其實黑水虻的應用開發已有數據可憑。張分所長指出,依目前國際上的研究成果顯示,黑水虻所含動物性脂肪之產製生質柴油的品質(油品性能參數),多少會因為幼蟲的取食種類而受到影響,不過大多都能符合歐盟生質柴油標準(EN14214)規範,包括:密度(860kg╱m3)、黏度(4.9mm2╱s)、閃火點(128℃)、十六烷值(58)和酯含量(96.9%)等,顯示黑水虻足以成為生質柴油的新型料源。

更進一步地,以國內目前推廣研究的料源種類:大豆、油菜、向日葵、痲瘋果油、藻類做分析比較(詳表2),推估得出黑水虻每年每公頃可產出生質柴油38萬208公斤,為藻類1萬5,750公斤的24倍,痲瘋果油2,700公斤的140倍,向日葵910公斤的422倍;再加上它的產油過程如同油菜籽一般,可用壓碎、研磨等方法,破碎細胞使油脂成分外溢,再以有機溶液萃取,經轉脂化過程即可,更顯出虻蟲的優異與獨到之處。

展望未來,研究團隊希望能落實黑水虻在「能源科技」與「畜產科技」領域的應用,但囿限於資源與人力,許多技術關鍵仍待克服,期望藉此文拋磚引玉,尋得「黑水虻之伯樂」,共同為黑水虻產業化應用,建立切實可行的辦法,符合臺灣環境永續發展的經營理念。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

新竹分所在歷經搬遷場址與改隸後,於88年正式更名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現位於苗栗縣西湖鄉,業務單位包含「畜產科技系」及「畜產經營系」。當中「畜產科技系」的業務主要為提升生乳品質與檢驗技術之研究、乳質檢測、牧地開發、牧草培植與利用研究等。

分所長:張菊犁博士
地址:苗栗縣西湖鄉五湖村埤頭面207-5號
電話:(037)911693
網址:http://www.tlrihc.gov.tw/


關鍵字:黑水虻,能源昆蟲,生質柴油,生質能料源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