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從奧地利發行OPEC五十週年郵票看OPEC發展

2012/03/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077

字型:


▓撰文:王新偉 ▓圖檔來源:奧地利新郵報導雜誌、維基百科

奧地利郵政於2010年9月14日為紀念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這一國際性組織成立50週年,特別發行了1枚《OPEC五十週年》紀念郵票,圖案是以該組織12個會員國的國旗圍繞而成的星形,中間有「50」字樣和OPEC的LOGO。雖然奧地利並非OPEC組織的成員,但因該組織的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所以奧地利郵政會為這一組織發行郵票可謂其來有自。本文即從此枚郵票的發想,來簡介一下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成立緣起和概況

控制全球約三分之二石油儲備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它成立於上個世紀1960年代,當時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為共同對抗歐美石油公司的壟斷和維護本國石油的收入,在1960年9月10日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4個中東產油國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開會,商議要共同成立一個協調機構,幾天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在9月14日正式宣告成立。

其設立宗旨在團結會員國,共同遵守石油生產協議,避免因惡性競爭而導致石油價格低靡不振,以維護產油國的共同權益。根據該組織法令,目的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及價格,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他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並藉撇除有害和不必要的波動,策劃出不同的方法來確保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的穩定,給予產油國適度的尊重和穩定的收入,給予石油消費國穩定的供應,並給予石油工業投資者公平的回報。

1965年,OPEC的總部由巴格達遷往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雖然奧地利並非其成員國,但因為它是聯合國3個總部所在地之一,所以OPEC此舉有宣示其地位的意涵。其成員國也由最初的5個增加到現今的12個,即:卡達(1961年加入)、利比亞(1962年加入)、阿爾及利亞(1969年加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1年加入)、奈及利亞(1971年加入)、厄瓜多爾(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再加入)和安哥拉(2007年加入),原本印度尼西亞(1962年加入)與加彭(1975年加入)也是其會員國,後來分別於2008年和1995年退出該組織。

除此之外,另外有2個非主要的產油國埃及和敘利亞雖未正式加入OPEC,但實質也早已參與油國組織的運作。OPEC可說是第三世界建立最早、影響最大的原油生產國和輸出組織。從其背景來看,石油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最主要的能源,但戰後初期,世界石油的勘探、開採和銷售幾乎全部控制在西方石油壟斷財團手中,這個壟斷控制的後果是西方已開發國家獲得超額利潤,第三世界主要產油國的經濟利益卻受到損害。為了抗衡主要油公司(大多為美資、英資和德資),產油國於是成立,藉以降低油價和生產者的負擔。最初產油國組織只是一個非官方的議價小組,藉以減價銷售至第三世界國家,這樣的規模限制了其與歐美大石油公司爭取更大的利益、市場占有率和更高層面的生產控制,直至1970年代初期OPEC才開始展露效用。

OPEC組織在上世紀「石油危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由於「以巴衝突」的出現,引致OPEC由一個企業聯合轉型為一股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後,OPEC的阿拉伯成員國成立另一個重疊的組織,名為阿拉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rab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APEC),聯合向支持以色列的歐美國家施壓。就算不是主要石油輸出國的埃及和敘利亞,亦加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以協助其達成目標。

1973年「贖罪日戰爭」(即十月戰爭)的爆發更堅固了阿拉伯國家的這個選擇。由於美國對以色列的緊急補給,使以軍能抵擋住埃及和敘利亞軍隊,憤怒的阿拉伯世界終於在1973年對美國、西歐和日本實施石油禁運,使1970年代初期,西方大型的石油企業集團突然面對一群聯合產油國的對抗,導致1973年的石油危機。

OPEC拒絕運送石油至歐美國家,這使得國際油價飆升了4倍(原油價格從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石油禁運從1973年10月17日至1974年3月18日,持續長達5個月之久。直至1975年1月7日,OPEC成員國達成共識,將原油價格提高10%,才解除石油危機。與此同時,OPEC成員國響應國際新經濟秩序的呼籲,開始聯合一些初級生產國家,於阿爾及爾舉行OPEC第1次高峰會,呼籲定下穩定而合理的物價、國際糧食和農業計畫、由南至北的技術轉移,及經濟系統的民主化。

OPEC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力

如前所述,可以說OPEC的決定影響了國際油價,成功的將油價持續拉抬,而其成功大部分要歸功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彈性石油生產政策。該國容許其他參與協議國家的「陽奉陰違」,更減少自己的產量來彌補其他成員國超出配額的生產。因為其他成員國均拼命生產,而沙烏地阿拉伯因為擁有充裕的貯存空間,亦有在需要時增產的能力,這給予它可靠的槓桿效應。

這個政策十分成功,導致原油價格一度上升至僅次於提煉油產品的水準。然而OPEC提高石油價格的能力亦受到一些限制,油價上升會使消費力下跌進而影響石油獲益,而且價格持續上升會鼓勵根本性的行為轉變,比如替代能源的利用,或者節約能源的推廣。

更嚴重的後果是,伊拉克前總統海珊倡議OPEC提高油價,以協助伊拉克及其他成員國支付債務的利息,結果引致1990年海灣戰爭的爆發。而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也挑起OPEC成員國的分歧,將這段時期OPEC成員國間的內聚力滑落至谷底。一旦國際間中斷供應的憂慮伴隨這些衝突消散,油價就開始下滑。當油價跌至約1桶10美元後,經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的外交斡旋,才於1998年開始恢復按比例產油。2000年,查維茲主持OPEC成立25週年的成員國元首高峰會,OPEC的凝聚力又重新找了回來。

未來展望

在新的替代能源尚未能取代石油的情況下,OPEC仍是動見觀瞻的國際性組織。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成員國共控制約占世界石油蘊藏78%以上的石油儲量,並供給40%以上的石油消費。藉由OPEC,成員國仍將持續從石油出口得到更多收益。(作者任職於新北市重陽國小╱部分資料參考:維基百科)


關鍵字:奧地利郵政,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石油危機,國際油價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