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從微小變為顯著——微藻引領第三代生質燃料發展

2010/0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483

字型:


▓撰文:陳 芃

單細胞的微藻是自然界中可行使光合作用的最低階植物,卻也是生質燃料的新希望,其具有高碳吸附量、高油脂含量、易於培養、生長時間短等優點,有成為替代性生質能源的潛力,也促使各國相繼投入發展這項備受矚目的第三代生質燃料。

自2008年起實施的B1生質柴油制度(市售柴油中添加1%生質柴油),將國內生質燃料導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立意甚佳並具有實質效益,但如希望符合全國能源會議結論,逐步往上調整摻混量,則有本土生質柴油取得困難的問題。台灣耕地面積狹少,水生植物是有限空間中發展生質燃料的良好選項,本文以生質燃料的發展歷程為起始,探討微藻(Micro Algae)產製生質燃料的過程與問題,提供各界參考。

生質燃料已衍生四代發展

原油儲量與氣候變遷的壓力,促使生質燃料成為最具話題性的能源,在政策的推波助瀾之下,短短不到十年內,生質燃料已歷經四代的演變。第一代生質燃料以糧食作物生產酒精、生質柴油,有糧食衝突與能源密度不足等問題;第二代生質燃料採非糧作物製造生質柴油,或以纖維素分離技術製造酒精,但仍有栽植面積與纖維素前處理成本過高等問題;第三代生質燃料以微藻為主,透過這類最低階的單細胞群體植物,可以產出生質柴油、酒精、甲烷、氫氣、合成氣等,是目前的研究方向。至於第四代生質燃料,係以基因重組的細菌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而轉換成燃料,仍屬研究階段,尚無實際產出。

第一代生質能源技術雖然純熟,但是缺乏料源(Feedstock),如美國生質柴油在2008年時約有950萬公秉的產能,但整年卻只有265萬公秉的產量,開工率僅28%,在料源仍使用糧食作物的情況下,未來不被看好。第二代生質技術由於纖維素前處理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故目前僅有示範工廠,商業化尚有困難,但若技術能有突破,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並可與第三代生質燃料在市場並行。

由微藻為主的第三代生質燃料廣受世界矚目,目前仍以美國為主要研究國家,其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早在1978年即提出水生物種計畫(Aquatic Species Program, ASP),至1996年計畫結束時,已篩選出300餘種具有發展生質柴油潛力之藻種,全球石油巨擘ExxonMobil則在2009年7月宣布投入6億美元發展藻類生質燃料,為生質能源的未來打開了新視界。

優勢的生質料源

藻類為水生植物,可粗分為微藻與巨藻(Macro Algae),在產製生質燃料方面以單細胞的微藻為主,亦有少部分對於巨藻的研究。微藻的數量繁多,已知的種類超過3,000種,分布在全球各地,顯見其對於環境的適應力。微藻最為人所注意的是其超高的油脂含量,是大豆的25~200倍,其與陸生植物的產油量比較如附表所示。同時,藻油的熱值平均為33MJ╱公斤,較木材熱裂解油之21MJ╱公斤更高,代表其含有更高的單位能量可供利用。

除含油量高之外,微藻的另一項優點就是易於培植,同時生長又相當迅速,只要2~6天即可採收,如以其產製燃料,生產週期是陸生植物無法達到的水準,相對產量也就更高。在培育上,藻類對於環境耐受度高,如不做為食用用途,甚至可以用都市與工業廢水培養,而在新式的培育方法下,所需的土地面積小,亦不受天候影響。

微藻整體含碳量超過50%,培育時則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望能解決部分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國外已有利用燃煤電廠排放之二氧化碳養殖微藻的研究。此外,微藻尚可多元化的利用,藻油可製成生質柴油、蛋白質可成為動物飼料、碳水化合物發酵成為酒精、氮與磷則可回歸土地成為肥料,整體經濟價值性極高。

各階段技術均待突破

使用微藻製造生質燃料,過程大致包括:藻種選取、養殖、採收、濃縮與萃取等步驟。藻種選取是微藻產油最重要的一步,選擇含油量高、易於養殖與採收、後端製程成本低的藻種,將決定終端產品的價格。透過基因工程技術,增加藻油代謝所需的酵素、提高環境耐受度與脂肪合成速率等,對於其後的生產成本將有決定性的影響。前述ExxonMobil的投資計畫,即以基因工程技術發展微藻油脂分泌至細胞外的技術,如此則不必經過打破細胞壁的製程,可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後端的處理成本。

在養殖方面,可區分為開放式與封閉式兩種模式。目前國內藻類養殖多採用開放式,成本與技術門檻均低,技術成熟,但是易受氣候、雜質、其他生物等外界因素影響,且光能與二氧化碳利用率低,對於產製生質柴油來說,能源密度太低。封閉式系統則是一個密閉的光合生物反應器,能純種培育,同時控制環境條件,光能與二氧化碳利用率高,培養密度高且容易採收,但是此類設備成本過高。目前國外已有採塑膠袋裝的培育系統,並加上光網(Light-matrix Design)設計,效能比開放式培養系統高出千倍以上,是未來產油的主流技術。

在採收方面,要將含水率極高、顆粒微小、密度與水相近的微藻從水中分離,困難度相當高,也必須耗費龐大的成本。一般來說,微藻可用重力沈降、離心分離等方式採收,然而產油用的微藻含油量高、比重輕,難以使用上述方式,如採過濾分離、氣浮採收等方式,成本高且效率不佳,此部分技術也待突破。

採收完畢後,必須快速的將微藻細胞濃縮,包括乾燥、脫水等,否則微藻會腐壞。將高含水量之微藻乾燥,所耗用的能源占整個生產製程的70%以上,是產油製程中最大的成本瓶頸。之後,必須使用溶劑將細胞壁破壞萃取藻油,再將藻油、溶劑、雜質分離處理,然目前能以低成本處理萃取藻油的技術仍待研發之中。

未來潛力看好

由上文可知,目前微藻產製生質柴油的困難點在於經濟性,而經濟性則取決於替代品價格及技術的演進。根據美國的ASP計畫研究,在藻油生產中培育成本占50%、採收成本占38%、萃取則占12%,且將藻類濃縮、脫水、乾燥時所使用的能源,將占藻類產生能源的60%,故微藻雖然為優良的生質料源,然而產油計畫至今仍無法商業化。

在全球藻類生產中,台灣占有極重要之地位,2007年綠藻產量達到1,050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52%,居世界第1位。綠藻主要做為營養食品、化粧品原料、飼料添加劑等用途,產品價值高,相對生產成本占比就低,然而藻油是否能商業化,取決於成本是否能和原油及其他替代燃料之價格競爭,故如國內想利用既有的優勢發展微藻產油,則必須掌握上述各階段技術,儘量壓低成本方有可能性。

從1940年代開始,藻類就是人類的研究標的;1970年代時,更因殖民太空的夢想,讓這個行使光合作用的基本單元被更深入的探索。今日,微藻帶來的是能源的前景,更有石化業原料替代品的潛在需求,雖然昔日曾因成本過高而使研究被束之高閣,但時空轉變之下,其高附加價值吸引了各國政府、企業的投入,相信微藻產油的技術在近年內將有重大突破。(作者任職於工研院材化所)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