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27
字型:
▓撰文:翁鳳英
遲遲未簽署京都議定書的美國,以大力推動生質燃料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拯救本國形象而努力,但是生質燃料因為產製耗能、壓縮有效糧食耕種面積,以及汽車公司尚未發展出有效的溫室氣體過濾器等理由,而受到環保人士的大力抨擊。事實上,歐盟已正視這個問題,例如發動食物文化運動(Food Culture Movement),以及歐盟之一的德國也對於推廣能源作物踩了煞車,究竟發展生質燃料面臨了哪些困境,本文將有探討。
生質燃料熱力不再?
美國海軍在2010年1月與德國農業部簽署了一份備忘錄,決定合力推展生質燃料。雖然大家都知道傳統油源逐漸枯竭,投入再生能源研究發展的政府、學術單位和廠商如雨後春筍,視能源產業有如挽救頹廢無力經濟的明日之星,但美國的生質能油源廠商卻因為訂單稀少,而面臨困境。
為了振興該產業,美國將首先推動海軍艦艇使用生質燃料以增加需求。據瞭解,目前軍用艦艇所用的油料費用相當昂貴,若能加入生質燃料則可望降低成本,也可減少對傳統油料的依賴度。美國政府甚至誇下海口,要在2012年建造完成100%使用生質燃料的艦艇船隊,飛機則是在2016年加入,到了2020年時,所有的船隊、飛機、坦克車和海岸防衛隊的一切交通工具,都將以生質燃料做為驅動能源。
惟信仰之戰正持續地進行著,亦即:生質燃料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至少使交通工具不再淪為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元兇,或是生質燃料的開發與運用剛好與減少二氧化碳適得其反?原本目標預定在2009年生質燃料將占一般油料6.25%的比例的德國聯邦政府,悄悄地將目標降為5.25%,而更早之前20%的目標,現在已經沒有人再提起了。傳統油料廠商對此發展鬆了一口氣,然而生質能油源廠商則因千萬元的負債而陷入困境,因此,發展生質燃料是否真能降低對傳統油源的依存度,目前仍存在眾多爭議,尚未釐清。
改善汽車燃料效率
其實最為環保人士所詬病的不是生質燃料的研發和使用,而是汽車工業發展高效率能源使用技術牛步化。原本汽車工業投入生質燃料的合成油料研發主要目的,是希望降低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並非改善現有汽車的燃料效能。歐盟對於車輛二氧化碳的排放,希望在2015年降至每公里130毫克,且表示按目前汽車工業技術的進展,應是可輕易實現的目標。相關人士指出,目前所迫切需要的是更具能源效率的車輛,且不論它所加的油料是哪一種。生質燃料目前運用在能源效率不佳的車輛不只行不通且太昂貴,且汽車工業不該神化競速跑車的馬力,因為即便使用生質燃料,但若在高速公路上狂飆,仍舊是一件非常缺乏環保道德的事。
生質燃料不等於環保
即便被冠上由環保作物所提煉出來的油料,生質燃料仍不見得全然環保。它只有在燃燒時不排出二氧化碳,因為植物本身在成長時即已吸收定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獲得抵銷,但是在製造生質燃料時卻要耗費鉅大的能源。
生質燃料的環保意義其實非常微小,當生質燃料的產出是藉由剝削耕地面積或砍伐雨林而來,尤其以長遠面來看,甚至會出現負面的影響。印度女作家泛達席娃(Vanda Shiva)在她的「不用原油的生活(Leben ohne Erdoel)」一書中指出,目前生質燃料的產出都直接或間接地造成濫伐土地。
去(2009)年10月中旬,由聯合國所製作的一部環保節目也指出,若馬來西亞或印尼大面積的雨林遭到砍伐或焚林,其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是什麼。德國烏伯塔研究中心(Wuppertal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Ernst-Ulrich von Weizsaeker,他同時也是國際再生環保物料等級評比會(Internationalen Rates fuer nachhaltige Resourcennutzung)的會員,亦寫下令人震驚的數據:由棕欖油所提煉出的生質燃料,每公升所排放的溫室效應大約為一般柴油的8倍之多。若是因為要製造生質燃料,而犧牲掉的是能吸收巨量二氧化碳的廣大草原,則可達20倍之多。另外農人在耕種時所使用的肥料也含有笑氣,亦為溫室氣體之一,它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00倍以上,相當驚人。
歐洲耕地潛力
想要護衛生質燃料的人,必須考慮耕地面積與產出量之間的關聯。若想在今年達到生質燃料占一般油料的5.75%,必須使用歐盟耕地面積的27%,且前提是,所有的作物都必須在歐洲取得。目前有半數的能源作物包括大豆和棕欖均必須由國外進口,而在歐陸生產的作物只有玉米、小麥和甜菜。換句話說,若全數在歐盟生產,將占去更多的耕地面積。
先前曾任德國聯邦環境部交通部門主管的艾克斯爾˙菲得立許(Axel Friedrich)表示,上述的作法只有在密集的農業型經濟國家才能達成。現有的耕地因為保有作物多樣性而無法變動,對於生態的保護,也只會持續進行不可能中斷,只要德國一日推動有機自然作物,能源作物就一日無法在德國找到更多的耕地面積。
全球的耕地潛力
由全球來看,歐美先進國家因為要增加生質燃料的產量,而不考慮其他地區挨餓的人群,以及日漸上漲的糧食價格。至2050年,全球人口將再增加6~9億,到時候將使得糧食危機更加嚴重。
難道全世界找不到地方栽種能源作物嗎?其實也不盡然。專家們指出,可以利用像是海埔新生地或鹽分地區,這類土地一般作物無法生長,但仍可以栽種一些耐旱或不怕鹽分的植物來做為產出生質燃料的料源;或是在沙漠地帶種植此類作物,既可綠化沙漠,緩慢地表沙漠化並可創造就業機會,可說是具多方面優點的絕佳作法。
此外,生質燃料做為油料必須考慮到它的永續發展層面,對此,歐盟則有規章可加以規範,德國聯邦政府也在2010年的1月正式頒布生效法令,甚至委託波昂市政府承接複雜的認證工作,對於具永續發展特性的生質燃料授以標誌圖章,而沒獲得該標誌的生質燃料則將在2010年中期遭到禁賣。
新生質能油源
想要推動生質燃料的人應該注意,它的產製方法不應侵占下一代子孫的糧食面積,如利用有機廢物來產出有機油料是更理想且無爭議的作法,這種技術目前被稱為Biomass-to-Liquid(BtL),該技術的優點是可以利用所有的植物和它們所遺留下來的廢物,甚至是其他的有機垃圾。在保護地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維護生態方面來看,這將是更周全的方法。
然而BtL因為有成本相當高昂的化工製造程序,因而只能在大型的工業型廠房進行。德國第1家此類廠商名為Choren位在佛萊堡(Freiburg),已在2008年的4月正式營運,其中也有汽車工業人士投入生產研究,其所產出的不含硫油料,汽車引擎若不重新改裝是無法運用的,該廠每年生產18億公升的油料,主要使用的原料來自於鋸木業所遺留下來的廢木塊,和林地內自然死亡的樹木以及其他廢木料。值得注意的是,若木料不足時,Choren生質能油源廠也必須使用能源作物進行生產,因此它是否能化腐朽為黃金,仍有待觀察。
保有最初的發展原意
雖然生質燃料的爭議這麼多,但是它卻有個傳統油源比不上的優點,即是能源作物可以不斷地長成供利用,雖然現在生質燃料比傳統油料昂貴,但它的生產發展卻有著無限的可能。若是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想要降低對傳統油料的依存度,而執意栽培能源作物,則耕地受到壓縮,未來勢必自國外進口更多的糧食,也面臨更多的問題和風險。
惟發展生質燃料不全然是壞事,只是必須要顧及環保面和社會面。人們現在講求的行動自由若僅是駕車高速前進,而無視二氧化碳排放對地球造成的傷害,以及現在有成千上萬的人正遭受飢餓,只一味追求提供更多的油料,則發展生質燃料就喪失了它原先的意義;這時,一輛昂貴的跑車將比不上一部具環保思維的腳踏車,你說是嗎?(作者為本刊駐德國特約記者,同時也是台灣公共電視派駐德國杜塞道夫新聞特派員╱有興趣的讀友可逕行上網查詢:www.rotpunktverlag.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