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德國最大離岸風力園區開張

2010/08/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054

字型:


▓撰文:翁鳳英 ▓圖檔來源:bildarchiv.alpha-ventus.de

因應傳統油源枯竭危機,也為了保護地球延續生命,歐洲各國發展再生能源隨著技術發展的成熟完備,逐漸進入嶄新的領域。再生能源諸如風力、太陽能和水力等,慢慢發揮供電占比量,可望逐漸減輕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德國向來在發展再生能源範疇不遺餘力,自許在2020年將由再生能源供應30%的能源需求量,隨著今(2010)年4月正式開張的海上風力發電場,更象徵著該國政府北端以風力發展為重心、南端以佛來堡為中心的太陽能發電之能源政策,又邁向另一個里程碑。

位於北海離柏肯島(Borkum Insel)北方45公里處的海上風力發電場,計畫名稱為「Alpha Ventus」,是德國第1座離岸風力發電園區。總面積為4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500個足球場,總共有12座風機在此運作,風機水面上高度為148~155公尺,大概是科隆大教堂的高度,每座風機重量為1,000公噸。離岸風力發電必須克服海上極端環境因素,發電條件遠比陸上風力發電來得複雜,Alpha Ventus計畫於2002年規劃,在2007年秋天正式拍板執行,至2010年4月正式加入發電營運行列,代表德國政府發展風力發電的決心,當然也顯示了為求達到2020年的減碳目標,德國所承受的壓力不在話下,更必須加緊開發的腳步。

Alpha Ventus計畫概觀

Alpha Ventus離岸風力發電計畫,係由德國重要能源集團如RWE、E.ON和Vattenfall等合作主導興建完成。共12座的巨型風機矗立在冬季可能結冰的海上,每座風機水面下深度至少為30公尺,該計畫所肩負的任務除了發電商業運用以外,更重要是為未來離岸風力發電的規劃與運作蒐集重要資料以供參考。

如此巨型的離岸風電發展計畫,必須以階段性的方式來完成。2007年開始規劃海底電纜的路線,2008年秋天在發電場的南端建立了離岸變電所,並開始鋪設海底電纜,著手準備與陸上輸配電網路連接,至2009年連接完成。

2009年的4月開始架設風機,6月1日起著手風機底座在海床的固定,接下來則依序將風機塔身一一架設起來,至2009年的7月15日全部風機架設完成時,將Alpha Ventus計畫帶向另一個高點。12座風機興建實際時間為7個月,即從2009年4月至同年11月。2009年8月,這些風機即已開始進行試驗性發電,向陸上輸配電網路輸入幾百萬瓩的電量。該離岸風場的風機布置如棋盤,共4排風機,每排各3座,每座風機之間相隔800公尺,塔身高度包括風機扇葉在內,若加上水底30公尺,每座風機的實際高度為178~185公尺之間。因為離岸遙遠與海岸崎嶇的原因,人站在海岸邊時並無法看見這些風機。

該離岸風場正式投入營運為2010年的4月27日,預計每座風機發電容量為5MW,足夠德國4,100個家計單位使用,若以每年年產電量為220GWH來看,則足夠5萬個以3名成員為基礎的家庭單位使用。

重要工程集錦

◎風機底座

由於必須應付強烈海底潮流與海上劇烈氣候,高度超過150公尺的風機塔身必須依靠穩固的底座來固定。底座的造型呈三腳鼎,重量達700公噸,以液壓的方式,注入水泥往下40公尺固定在海床上。風機構造組成部分都盡可能在陸上完成,組裝的部分則在海上進行,基本上運輸港口為荷蘭的艾恩斯港(Eemshaven)。

架設完成的風機超出水面達90公尺,至風機扇葉頂端總高度達148公尺,海底下三腳鼎風機底座所占的面積達255平方公尺,相當於200隻大象或22個火車車廂的重量。風機扇葉轉動時的面積約為1個足球場的大小,最強可承受每小時320公里的風速。

◎離岸變電所

離岸變電所的興建是由3家德國當地公司合作完成,這座變電所必須能轉換110kV的電力,並且可將電力連接至德國陸上輸配電網路。這座變電所係於2008年9月建造完成,位於整個風力發電場的南端,它的任務是保證離岸風電能順利安全地轉換輸入陸上輸配電網路,同時也是Alpha Ventus計畫的勤務調配中心。

這個離岸變電所建立在離海面46公尺高,重達650公噸的平台上,底下以4支長達30公尺、重100公噸的支柱固定在海床上。平台上所建的變電所高30公尺共有3層設施:21公尺高處有電纜甲板供技術人員實施工程使用,25公尺高處則為相關電子設施設備,最高30公尺處則為直昇機升降處。

◎輸配電網路連接

110kV的海底電纜鋪設準備工作早在2007年就已著手進行,離岸風力發電場的海底電纜鋪設由德國Norddeutschen Seekabelwerke執行。僅在該離岸風力發電場內所鋪設的海底電纜線就長達16公里長,深埋在海床下60公分之處。12座風機被分為2組,即每6座的風機海底電纜被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環結,再以電纜線輸送至離岸變電所,之後再透過110kV的18公分直徑的電纜長達60公里向陸上先經過諾得尼島(Norderney Insel),再繼續輸送至哈哥碼許(Hagermarsch)的變電所。為要避免天然災害的因故,諾得尼島上的電纜全部以管筒加以保護並地下化。

除了輸送電力外,Alpha Ventus計畫中另架設有10公分直徑的海底光纖電纜,任務是向陸上傳送各項操作數據資料。

自然發電條件

實際上自2003年開始,在離規劃的風場400公尺處即已設立FINO 1研究平台,用來記錄Alpha Ventus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如包括天氣因素在內的所有相關資料。

資料顯示,Alpha Ventus離岸風力發電場的平均風速為每秒10公尺,大概相當於5級風,全年可有3,800個小時屬於有風運作狀態。一般標準以上的離岸風力發電場的條件為每秒鐘5公尺,每年有2,200~2,500小時有風發電狀態。風浪方面,在極端天氣情形下,浪高可達10公尺,比起一般的6~8公尺的浪高,條件要來得險峻。

風機維修

於興建離岸風力發電場時,天候條件扮演重要因素,海面平靜能使工程更順利進行,尤其是在架設風機時,若能遇上風平浪靜則能加速進程。為要保證工程能彈性地依天候變化來進行,氣象資料的收集變成是工作的重要一環。

風機使用壽命至少20年,材質採防腐蝕性佳,風機內部屬於電子系統的部分都採複式備援設施,可隨時應變遞補,不至於影響正常發電。系統的維護和維修依靠船隻和直昇機來進行,春夏時節因海面較平靜,則採船隻,秋冬風浪較高,通常高於2公尺,則用直昇機。每座風機頂端設有能夠讓直昇機放下技術人員的平台,也設有機器房方便維修,惟該平台並無法直接停放直昇機。

離岸風場的環境評估

Alpha Ventus離岸風場的設立,尤其是鋪設海底電纜和固定機座,對於海洋生態和地質帶來一定的影響和效應。必須說明的是,Alpha Ventus位於德國Wattenmeer海洋保護區的外圍。為要能整體評估該風場對環境的影響,德國環境部早在2002年即已開始著手研究離岸風場的設立對於魚類生態、海鳥遷徙與居住及海床生物生態等環境的影響,試圖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離岸風場的船隻行駛安全

Alpha Ventus離岸風場位於Wattenmeer海洋保護區和領海12海哩處的外圍,聯合國已和德國簽署合約,屬於該國的商用使用範圍。為要確保船隻行駛安全,防止碰撞風機設備,距離風場500公尺為安全區,周圍都設有浮標,警示過往船隻,另外也派有交通安全導航船在四周24小時全天巡視,防止意外發生。(作者為本刊駐德國特約記者,同時也是台灣公共電視派駐德國杜塞道夫新聞特派員╱有興趣的讀友可逕行上網查詢:www.fino1.de和www.alpha-ventus.de)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