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12
字型:
▓撰文:李堅明
國際為因應日趨惡化的「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與「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問題,推動「低碳經濟與社會」發展,已成為全球共同的願景。依據哥本哈根協定,各國已於2010年1月底期限內,陸續提交該國減量承諾目標(附件一國家)與「國家適當減緩行動」(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s, NAMAs)(非附件一國家)至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秘書處,顯示兩件國際協議的重要進展:一、附件一國家承諾更積極減量目標,平均約減排20%(相較於1990年;京都議定書平均僅減排5.2%水準);二、非附件一國家也制定減量目標(排放量與基線排放量(Business As Usual, BAU)脫鉤)。
由上述發展趨勢觀之,全球溫室氣體總量(Cap)管制與碳預算(Carbon Budget)制度儼然已成型,並將發展出與總量管制相連結的相關制度與措施,包括:總量管制與碳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碳揭露(Carbon Disclosure)、碳標章(Carbon Labeling)及個人碳預算等,如圖1所示。
如何實踐低碳經濟與社會,已成為各國施政主軸,本文將探討如何實踐低碳經濟與社會之策略與作法,主要包括低碳經濟與社會指標、綠色就業創造與綠色金融發展等低碳社會推動策略,提供政府與社會各界參考。此外,政府典範改變亦相關重要,例如推動與公布綠色GDP成長率,以及編制碳預算,規範政府溫室氣體管理績效。
低碳經濟與社會之推動策略
低碳經濟與社會之構成要件包括:
一、低碳與綠色成長:係指溫室氣體與經濟成長呈現絕對脫鉤(Absolutely Decoupling)狀態。
二、綠色產業發展:係指能源結構潔淨化與產業結構低碳化現象。
三、創造綠色就業與適當工作:係指具有一定所得、良好工作環境(維護健康)及提升環境品質(環境友善生產方式)。
四、低碳生活:維持適當需求的生活型態,例如適當的用電、用水與用油等。
以下分別說明如何實踐低碳經濟與社會之作法與策略:
一、制定低碳經濟與社會指標
為達到低碳經濟與社會,首先必須先界定何謂低碳經濟與社會?本文定義低碳經濟與社會為:「一國發展綠色產業,創造綠色就業與適當工作,推動低碳與綠色成長,長期促進國民的低碳與綠色生活型態。」基於上述定義,制定低碳經濟與社會指標,如表1所示,包括4個構面:
(一)整體國家指標:溫室氣體密集度(Greenhouse Gas Intensity),如果溫室氣體密集度下降,且呈現絕對脫鉤現象,即代表國家邁向低碳與綠色成長之路。
(二)產業結構指標:包括綠色產業占比、節能減碳產業占比及綠色融資占比等3項,該指標可以反應綠色生產程度。
(三)就業指標:適當工作,代表綠色就業。
(四)生活指標:包括人均用電量、人均用水量及人均用油量等3項,代表達到低碳與綠色生活型態。 二、推動綠色產業與創造綠色就業
發展綠能產業可促進能源結構潔淨化,以及產業結構低碳化,是國家邁向低碳經濟的最主要動力來源。全球再生能源蓬勃發展,UNEP(2008)推估全球綠色能源投資總額將由2007年的660億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3,430億美元,預估至2030年,可再躍升至6,300億美元。全球綠色產業產值將由目前每年1,370億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2,740億美元,預估可創造約2千萬個綠色就業機會。
依據UNEP(2008)的推估,能源供給(包括生質能源、太陽光電與風能)、能源效率(特別是建築物)與運輸部門是未來創造綠色與適當就業潛力最高的產業部門。創造綠色就業與適當工作的主要策略如下:
(一)制定綠色就業量化指標:推動綠色就業發展的首要之務,即是界定綠色就業的數量化指標,譬如所得達成多少水準以上,稱為「適當所得」;滿足何種工作環境條件,才能確保不傷害健康,稱為「適當工作場所」;以及對環境與資源有多大貢獻,稱為「環境有益工作」。
(二)建立綠色產業生根機制:由於綠色就業創造是伴隨著綠色投資與綠色產業發展,因此,綠色產業發展的生根計畫,才有可能將綠色工作機會留在國內。有鑑於此,未來政府在制定綠色產業獎勵機制,應納入國內投資條款,創造國內綠色就業機會。
(三)綠色就業人才養成:政府應加強開辦綠色產業人才養成之職業訓練與學校教育課程,培訓婦女與培養年輕一代綠色就業技能,創造婦女與年輕一代進入綠色產業職場的競爭力與爭取就業機會。
三、推動綠色金融
全球節能減碳風潮下,以「碳金融(Carbon Finance)」為核心的「綠色金融(Green Finance)」,將取代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傳統金融市場,而成為活絡綠色商機與支撐國家「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與「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的重要金融體系。綠色金融推動策略建議如下:
(一)建立綠色融資誘因機制:由於節能低碳產業具外部利益與穩健償還能力,應給予「綠色紅利」補貼,降低其貸款利率。
(二)制定綠色融資配比目標:制定金融系統的綠色融資配比目標,促進綠色融資比例,發展綠色商機。
(三)建立金融體系綠色融資評等機制:因應未來日益增加的綠色融資需要,應建立綠色融資評等機制,促進綠色融資的公平性與效率性。
(四)加強綠色融資人力資本養成:綠色融資是新興融資業務,加強綠色融資專業人才培訓,厚實綠色人力資本。
(五)建立碳交易市場:碳交易市場是激勵產業節能減碳的重要誘因機制,亦是綠色金融的核心,政府應儘速建立碳交易市場,發展碳金融。
四、公布與制定綠色GDP成長率
公布與制定綠色GDP成長率,取代傳統GDP成長目標,建立國家低碳與綠色成長新典範,據此做為制定綠色生產、綠色金融、綠色生活發展的發展策略與編列預算的參考依據。
五、制定國家碳預算
依據「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目標」,制定階段性國際碳預算,進行動態管考,將是國家推動低碳經濟與社會的最重要政策與措施。
結語
UNFCCC(2010)刻正緊鑼密鼓協商全球長期合作行動(Long-Term Cooperation Action, LCA),並建構全球邁向低碳經濟與社會的管制架構,做為本世紀因應氣候變遷的核心策略,因此,尋求低碳經濟與社會之驅動力,即成為關鍵的課題。低碳經濟與社會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景,然而,如果沒有推動適當的政策與措施,最終恐將淪為「口號」。
本文首開界定低碳經濟與社會之意義,並建立低碳經濟與社會指標架構,做為國家推動低碳經濟與社會之政策績效檢視,以及政策修改參考依據。此外,本文亦指出綠色產業與綠色金融是低碳經濟與社會的主要動力來源,同時,可以創造綠色就業與適當工作,奠立國家低碳與綠色成長基礎。另公布與制定綠色GDP成長目標,以及編制國家碳預算,是兩項驅動國家邁向低碳經濟與社會的重要制度變革,影響深遠,亦是未來檢視國家低碳經濟與社會發展程度的兩項重要指標。(作者為國立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