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能源教育在大專校院發展與前景

2010/1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27

字型:


■撰文:劉世鈞 ■圖片提供: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

因應全球密集使用化石燃料、環境污染等問題,節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永續經營家園成為未來科學發展原則。各大學近年已逐漸設立能源專門科系及研究所,以培養具有本土能源與永續發展之專才,本文將介紹能源教育在大專校院發展與推動。

制訂政策到推動節能減碳教育

台灣98%以上的能源仰賴進口,因為產業結構問題,工廠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在資源匱乏的時代所面臨的挑戰更是嚴峻。自第1次能源危機後,台灣就開始注意能源問題,也逐年制訂能源政策。然而開發能源技術需要時間,在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須同步以教育方式推廣大眾節約能源。自1984年起第2次修訂「台灣地區能源政策」,也在「加強能源研究發展」目標中,規劃能源教育,並培訓能源規劃、稽核及技術人才。

2004年經濟部能源局掛牌成立,能源教育工作則由能源局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規劃執行。此後由於國際間注重能源教育的呼聲愈高,2005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推動永續發展教育10年,將全球暖化與節能減碳列為教育的核心主題之一,台灣也隨之於全國能源會議中,不斷重申能源教育的重要性,從最初的培育高階能源科技人才,到要求普及能源教育。2005年台灣能源局舉辦的「全國能源會議」中,除了希望能強化能源效率管理、擴大節能技術服務、擴張技術研發,在能源教育部分,已要求加強教育宣導,並擴大至全民參與。2008年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則依據能源教育的特質,制訂出能源教育面向。2009年的第3次全國能源會議,又再次重申能源教育與全民節能減碳普及化的重要性。

大學綠色能源教育與人才培育

在台灣開始注重能源教育時,培養高階人才的大學,應該扮演何種角色?目前各大學近年已逐漸設立能源專門系及研究所,以培養具有本土能源與永續發展專長之人才。綠色能源人才之培育室種系統整合科技,必須集結各專業領域知識,包含材料、物理、化學、生物科技、化工、電機、機械、系統工程等學門專業知識,跨領域方式協同發展。這些整合之科學技術將朝向三大方向發展:

一、綠色能源轉換系統及技術:太陽能、風力、水力、生質能等能源之轉換技術。

二、儲存能源元件及系統:再生能源之儲存方式及元件開發,包括:燃料電池、鋰電子電池、鎳氫電池、儲氫材料等儲能材料開發。

三、節約能源材料及元件:元件最佳化設計、光致變色及電致變色等節能材料之技術、智慧型電網系統、LED節能燈具、節能冷凍空調系統。

這些科系不但培養專門人才,在產業界、在職訓練、成人回流教育中,同樣是新興炙手可熱的科系。

以國立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為例,設立於2005年8月,積極配合國家永續發展及綠色能源政策,提升環境保護及生態維護專業素養,是全台第1個以研究「綠色能源」為發展重點的科系,其中更以綠色能源轉換系統、儲能燃料電池系統以及節約能源光電系統等主軸,訓練學生兼具工程及環境生態學養,並進行環境能源科技之上、中、下游關鍵技術垂直整合研究,培育具有發展綠色能源基礎人才。

學生的教育方面除了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外,並輔以其應有的環境人文素養,使學生兼具專業技術與人文思考的兩個面向。而系內又分成兩組:能源材料組與能源系統組;前者著重在研發綠色能源材料,後者則注重能源機電系統等工程的研究,以實際應用為主,配合綠能產業技術需求,研發本土能源材料與系統技術,期能為我國的能源科技發展奠定穩固根基。

大學通識課程推廣能源教育

大學除了培養專門人才之外,同時也開始推廣通識性質的能源教育。大學通識課程的目的在建立全人教育,能源教育需強調科技與社會的關係。同時大專能源通識教育目前還在起步階段,如何提升非能源領域學生之能源素養與態度,並將能源教育概念擴展至各專業領域,包括理工、政策、經濟、管理及法律等面向,這將是一大挑戰。根據研究顯示,通識能源教育應分為4大主軸:「環境衝擊與永續發展」、「綠色生活」、「綠色能源」、「綠色產品」,每一主軸以下還可細分出多項指標。然而專業的教材與課程設計,還有努力空間。

目前我國教育部與國科會也相繼投入能源教育工作,並將大專能源教育工作定位在國家型層級,企圖藉此提升全民節能減碳素養與意識。然而能源教育是一長久工作,並非一蹴可幾。未來人類是否能維持永續發展生活環境,則有賴現在的能源教育的推動與落實。(作者任教於國立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