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20
字型:
▓撰文:陳芃
近日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動,可說充滿戲劇化,而在油價不停向下修正的時間裡,卻未見全球經濟能因此利多而反彈向上,打破了原油價格可以直接左右經濟的傳統認知。本文將簡介原油供需資訊與價格趨勢,供各界參考。
即使各式再生能源發展迅速,原油仍然是全球需求最為殷切的能源。根據IEA統計,2006年最終能源消費中,原油占總消費量的41.3%,而對OECD國家而言,2006年更達到51.8%,加上天然氣的18.7%,OECD國家有7成以上的最終能源消費仍來自於油氣,顯見原油仍是能源供給的關鍵。即使OECD國家多半致力於發展再生能源,大力扶植相關產業並給予補助,但現階段,原油仍具有其難以替代性。
也因如此,原油價格的變化常被視為影響全球整體經濟的指標,與物價以及景氣息息相關。油價由急速狂飆至145美元╱桶的價位後,有諸多分析師認為不可能會再回復百元以內的行情,未來甚至可能上看至200美元╱桶。然而,當金融海嘯來襲,油價又復狂瀉不止,跌破許多專家眼鏡。觀察這段期間內的變化,在油價飆升時,原料成本壓力大,但經濟成長率仍保持高檔;然而油價回跌時,卻未如預期般連帶使物價下跌或景氣回春。由此可看出,油價本身充滿諸多因素交互影響,而在全球經濟的重新洗牌之下,已開始逐漸回歸基本層面。
需求成長逐年減緩
從原油的供需情況來看,自2003年起,原油多處在供過於求的狀態,至2007年後才轉為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缺口約為50萬桶╱日。而自2004年初以來,全球油價由27.66美元╱桶,一路上漲至2006年底的57.85美元╱桶,漲幅超過100%。照理說,此段時間內需求均小於供給,應無如此巨大的漲幅,顯見非供需因素影響油價甚為嚴重。
由需求面分析,近年間由於新興國家發展經濟的大幅需求,驅動著全球原油需求穩定成長,在2004年大幅增加4.0%,隨即因高油價抑制需求的效應,使2005年成長率降至1.8%;而隨著油價漸高,2006年成長率更降至1.3%;2007年再降至1.18%,全球原油日需求量達86.1百萬桶;2008年則因金融事件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原油成長率預估僅有0.9%。
整體原油需求上,仍以OECD國家為主,2008年約占全球總需求的55.9%(預估值)。從相關資料中顯示,北美OECD國家,特別是美國地區的需求大幅降低,反應出金融海嘯的影響。在需求的增加數量上,中國拔得頭籌,每日增加42.3萬桶;在年增加率最高成長上,中東地區則以5.6%居第1,原因在於積極開拓石化產業,以低成本的自產原料搶攻石化衍生產品市場,形成使用量的增加。
需注意新興產油國
在原油供給面上,依據IEA統計,2007年全球原油平均日產量為83.1百萬桶,仍以OPEC成員為生產主力,占整體生產比例42.7%;非OECD國家占33.5%;OECD國家則占23.8%。
在OPEC方面,由於產能利用率高,加上近日油價低迷,減產成為OPEC穩定油價的工具,然而實質的效能顯然無法與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對抗,對油價並無太大的影響。OECD國家近年來一直朝向降低原油依存度的目標努力,原油供給量已連年呈現減產現象,加上在此波金融海嘯中受創甚深,短時間內供給量不會擴大。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其在2008年超過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世界第1大產油國,油氣出口量更是迭創新高,近日雖受全球經濟影響,油價暴跌而造成鉅額損失,但其仍挾自身油氣資源,以達操作區域市場或特定之政治目的,如近日對歐洲天然氣減輸的手段,應注意其對原油市場的影響力。
油價與經濟的新連結
觀察近期油價漲跌事件,可由2004年初的油價起漲點開始,自此之後,月均價逐漸攀升,單日價格在2008年2月19日正式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接著在2008年7月14日創下145.49美元╱桶的歷史新高。而在這波漲勢之中,有兩個區段值得觀察,第一是2006年7月14日,當時油價處於77.23美元╱桶的波段高點,卻在不到5個月時間中,大幅下跌至50.49美元╱桶,跌幅達34.6%;其二為在此波歷史新高點後,也是約5個月時間,油價跌至31.12美元╱桶,甚至低於2004年初起漲點的價格。
在上述兩個區間內,並沒有看見因油價大幅下跌而帶動物價向下修正,同時也沒有見到景氣因低油價而回春。在第一個區段中,美國二次房貸引發的金融海嘯尚未發生,短時間的價格波動並未能給市場太多的警告,卻已看出油價與經濟脫鉤的跡象。在第二個區段中,油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跌,同時也一層層脫去了原本影響油價的諸多非供需因素,致使油價能回歸基本層面。
最明顯的是,金融市場對油價的影響能力已大幅降低。原油終究將面臨枯竭的事實,也形塑出一股「理應上漲」的氛圍,原油的使用者必須趁勢囤積,一方面穩固現有營運,一方面以價差換取未來利益。在預期心理追高之下,投資者也順勢買進,相關金融工具更推波助瀾,油價漲勢看似一去難回。然而在金融海嘯席捲之下,先前獲利頗豐的原油期貨、能源基金等,被迫出脫挽救市場,成為此次油價下跌的一大關鍵。
目前全球經濟仍處於跌幅深不見底的狀態,需求因觀望而緊縮,而低油價雖然能帶來購買力增加的正面效益,卻難敵原先因長期預期心理及金融疏失而帶來的實質損失,再加上景氣不佳恐引起的通貨緊縮,原油需求陡降,油價未來將可能以另一種方式與經濟連動,即油價成為景氣的指標,低油價即代表著景氣低迷。(作者任職於工研院材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