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淺談企業碳曝險與碳資產管理策略

2009/03/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66

字型:


▓撰文:李堅明

在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發展趨勢下,追求「低碳」綠色供應鏈已成為產品競爭力的保證。企業生產受到「碳限制」的影響,將反映在各項生產投入價格(如油電價格上升等)與遵行成本(Compliance Cost),包括減碳設備與碳權購買成本兩項,從而衝擊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提高企業經營風險,稱為「碳曝險(Carbon Risk)」,導致企業永續經營面臨嚴峻挑戰。由於碳交易已成為國際新興的「碳產業」,透過碳交易可以有效降低減碳成本與碳曝險值(Value at Risk, VaR),已成為企業重要的資產管理項目之一,並日益受到企業的重視。

近十年來,我國政府體認到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已陸續推動多項溫室氣體減量政策,例如能源價格合理化與「溫室氣體減量法」(簡稱溫減法)等政策措施,直接與間接提高企業能源及減碳成本,特別是能源密集產業,將大幅提高其價值鏈曝險值,攸關企業財務績效。由於台灣不是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會員國,無法參與彈性機制,因此,將會降低企業碳資產管理能力,亦是提高企業碳曝險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見,台灣企業相較於其他國際競爭國家而言,將承擔較高的碳風險,不利企業未來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基於此,及早掌握能源密集產業碳曝險值,做為產業進行碳資產管理的參考依據,即成為產業永續經營及政府擬定產業減碳輔導政策的參考。

企業碳曝險值與評估

Busch and Hoffmann(2007)依據公司價值鏈中的關鍵物質流,區分企業碳曝險為投入與產出兩個層面,該研究顯示,碳排放限制將影響企業的能源使用型態與產品製造型態,前者將面臨愈來愈昂貴的生產投入取得與使用成本(例如能源價格提高與政府開徵能源稅或碳稅等措施);而後者則是消費者偏好改變(如省能產品與標章)等,均將衝擊企業經營績效。曝險值是當前企業運用最廣的風險控管工具之一,其評估方法是以未來碳風險發生時,企業期望(或平均)現金流量與最壞狀況之現金流量的差額稱之,因此,企業曝險值愈高,表示該企業遭受碳風險的衝擊愈大,降低未來股東價值。

由於能源密集產業是未來遭受碳風險衝擊較大的產業,因此筆者研究以常態分配之機率分配,評估6家具代表性的能源密集產業「境內減碳」與「境外減碳」(包括排放交易與清潔發展機制(CDM)兩種型態)之碳曝險值的差異,做為衡量碳交易對降低碳風險值之效果。評估結果發現,境外減碳的曝險值顯著低於境內減碳的曝險值,其中,又以參與CDM之減碳成本為最低,以中鋼為例,境內減碳的曝險值約是參與CDM之曝險值的9倍;台積電的差異雖然較小,然而,也有1.6的風險值差距。由此可見,參與境外減碳機制將可有效降低曝險值,是能源密集產業最具成本有效的溫室氣體減碳策略之一。

結論與建議

因應氣候變遷即等值於追求永續發展,追求永續發展的政府與企業扮演著不同但皆重要的角色,當面臨能源成本高漲且境內減碳方面產業需負擔沈重的減碳成本時,後續可能面臨減碳效果不彰,基於此,提出以下建議供政府及企業管理階層行動措施之參考:

一、政府層面的行動措施

(一)確立減碳目標:速定減碳目標,可使業者有明確的方向,可提早做有效率的規劃減碳計畫與風險配置,盡可能減少碳曝險帶給企業的損失傷害。

(二)成立國家CDM平台:可供政府推動產業與國際CDM溝通合作之視窗,並訓練執行CDM之專業人才,以協助產業進入CDM之減碳機制,降低產業進入國際CDM減碳機制之障礙,並開放相關資訊,增進政府與產業間的交流。

(三)建立國內排放交易辦法:產業減碳勢在必行,而目前國內境內減碳的單位減碳成本,對產業來說需承受相當大的成本,政府應加速建立國內排放交易辦法,引導國內產業降低減碳成本,維持產業競爭力。

(四)政府獎勵與誘因協助:政府應制訂產業參與境內減碳獎勵辦法,提供產業減碳誘因,並提供相關的能力建構、技術、確立目標等協助,支持業者節能與低碳技術的研發。

二、企業層面的行動措施

(一)建立環境會計制度:傳統的財務報表可充分揭露出企業內部的營業、投資與融資活動實際發生的現金流量,但卻無法得知受到碳限制下造成的風險損益,股東或利害關係人無從得知企業若於政府氣候管制之下,對自身權益之變動情況,政府與消費者亦無法檢視企業是否正視環境議題。

(二)利用避險工具趨避能源風險:國際能源價格高居不下且日益上漲,對企業造成生產成本上的負擔,可透過添購節能設備以減少能源使用、發展低耗能技術,除此之外,可藉由相關的天氣衍生性金融商品進行避險,如購買石油、煤炭期貨商品。

(三)發行企業環境報告書:環境報告書的目的是提供企業環境風險資訊的可信度,能有效建立企業的公信力並讓利害關係人信賴,企業的綠色商譽提高後可降低保險費用、提高金融貸款資額等多項效益。

(四)碳曝險管理系統建置:碳曝險管理即是建立在財務會計、環境報告上,而碳風險管理對能源密集產業而言,可更細部探究能源價格的漲幅與總成本變動、減碳成本與減碳效益之間的關係,對其企業本身的損益情形。(作者為國立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