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99
字型:
▓撰文:翁鳳英
傳統能源吃緊,研發新及替代能源成為20世紀以來最重大的議題之一。傳統油源即將耗盡,人類為了維持文明必須發展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的方向。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和生質能在內的再生能源,它們的發展現況已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各國政府為了增加能源來源,均依據自己的地理狀況開發新能源。例如南歐國家陽光充沛,太陽能的發展如日中天;而四面環海的英國,則傾力發展離岸風力發電。
離岸風力發電的發展起源於1990年代,因為設立條件較陸上風電複雜,必須考量海潮和海床生態的變化,另外更有不能阻礙飛行器航線等原因,因此起步較晚。台灣地處於多地震帶,地震常發生於海上,建設離岸風電場恐有困難。本文透過討論英國的離岸風力發電發展現況,也說明離岸風電廠家在金融風暴下的運作情形,做為讀友些許的參考。
英國「離岸風力發電三階段計畫」
英國政府現在正面臨壓力,在11年內必須產出33GWh的離岸風電,其中有25GWh的電力必須在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的第三階段產出。
「離岸風力發電三階段計畫」是英國政府的重要環境政策之一,只有在這些離岸風力發電公園準時於預定時間內產生電力並輸入輸電電網中,才能實現英國政府對歐盟的承諾:至2020年,再生能源滿足總能源需求量的20%。
依據英國風力發電局(British Wind Energy Association, BWEA)所公布的數字,目前英國離岸風力發電的裝置容量為565.80MW,其中2008年占了162MW,時下正在趕工的離岸風電裝置容量為774MW,另有4,113MW才剛獲得許可,後頭還有1,420MW等著受理。要實現在2020年讓再生能源供應20%的能源承諾,實屬不易,依據這樣的數據看來,英國政府可得加把勁迎頭趕上才行。
離岸風力發電第一階段計畫
「離岸風力發電第一階段計畫」指的時間是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這期間共有6項計畫付諸實現,聽起來頗振奮人心,但事實上這些計畫都已延宕多年,只是恰好在第一階段完成。
該第一階段計畫大致上為60~90MW的小型離岸風力發電場,這6座離岸風電場為歐洲重要能源公司投資建設,它們分別是:德國RWE N-Power在Hoyle北端的風電場、德國Eon能源集團在Scroby Sands的風電場、瑞典Vattenfall能源公司在Kentish Flats的風電場、由Centrica和丹麥Dong兩家能源公司共同在Barrow開發的風電場、Dong獨力在Burbo岸邊投資的風電場、以及Centrica在Lynn和Inner Dowsing的風電場等。
並非所有離岸風場都能按照原訂計畫實行,像是RWE在北威爾斯的離岸風電場才開始動工中,法國離岸風電技術公司EdF申請了在東部海岸的風電場,卻在獲得政府許可前提前就抽出資金;而荷商殼牌在英格蘭西北方的離岸風電場歷時5年的籌備,卻因配合的設備廠商所建造的機座影響飛機航線,而於2008年的11月正式終止這項投資計畫。
離岸風力發電第二階段計畫
「離岸風力發電第二階段計畫」共有15項發電計畫,然而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現在也充滿變數。如同Eon德國負責人保羅古碧(Paul Golby)所擔心的,其公司於泰晤士河口的1,000MW的風電投資計畫是否能籌到資金還是個問號。原因是,建設成本升高而又遇到全球經濟不景氣,油價瓦斯價格下跌,該計畫的重要資助者阿拉伯Masdar集團更因此而抽出資金,使得計畫的執行受到莫大的影響。
雖然時勢非常艱難,但投資者仍希望計畫都能按預定時間進行,現在業者都盼望鋼價的下跌能帶動渦輪機造價的下滑來節省成本。倫敦當局已從2006年就核准泰晤士河口20公里處,至2012年建立一個具350座渦輪機的離岸風電場,預計產出的電力足夠75萬戶家庭使用。這個造價高達15億英鎊的計畫,因為2008年殼牌公司的抽離資本而陷入僵局,後來由Eon和Dong兩大集團接手而獲得轉機,之後再因Masdar再次認購20%的股份而打入一劑強心針。
離岸風力發電第三階段計畫
「離岸風力發電第三階段計畫」開始於2008年9月,出租海床的英國皇家房地產公司(Crown Estate)要求96家國內外的離岸風電公司,必須將離岸風電場盡量設在遠海處。由於遠海海潮高使建設困難度增高,加上資金籌措不易,直至2009年3月申請案截止前,只有來自9個國家共18家企業團體提出總計40項申請計畫。
負責的英國皇家房地產公司驚訝地發現,有興趣投資的業者竟如此稀少,要達到2020年產出25GWh的電力,只能靠解決各類問題來達成目標,這些問題包括:輸配電網的建構、平息反對聲浪、以及建立支援計畫的強大採購部門。
至於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場地點的執照申請規定如何與何時完成,至今尚未有定案。英國皇家房地產公司將會依新地點的劃定縮小投資業者競標名單,2009年下半年開始進行商討,至年底前擇定一個新區域只有一位執照持有者進行投資建設。
雖然英國皇家房地產公司未公布競標名單,但目前所知其中有3家德國公司和1家挪威公司,他們互相結合成立的發電計畫名為Forewind,因為擁有強大的資金後盾以及良好的技術支援,可望打敗其他競標者成為得標者。
金融風暴影響
影響各行各業的金融風暴也為離岸風電廠商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尤其是規模較小的獨立發電業者,即便現在各家銀行降息,也少有單一銀行能支撐龐大的離岸風電開發計畫,只有銀行團體才辦得到。但若換成是巨型的能源集團情況就不是如此,它們通常不向銀行貸款而獨力支撐數個離岸風電場,即便在這樣的局勢,仍有能力取得銀行的信貸。因此就如同英國二氧化碳交易顧問所的湯姆顏寧(Tom Jennings)所言,大多數規模不夠大的發電業者現在都處在剃刀邊緣,驚心膽跳。
從英國東岸至與愛爾蘭交界的海域,屬於第二階段離岸風電計畫並已獲得許可,由三大能源公司所共同投資,但為躲避經濟不景氣至今仍未動工。而由德國RWE公司投資在威爾斯海域的750MW風電場,也宣布最早必須等到2009年的下半年才能動工,業者表示,最無風險的作法將是在2011年才動工。
工程情形較好的應是RWE在泰晤士河口所投資的Grabbard離岸風電場,今(2009)年將會有140座(每座3.6MW)西門子渦輪機建設完成,若是一切順利,則2011年將有500MW的電力產出。
全球能源公司在英國之進展
發源於德國艾森的RWE能源公司是英國重要的能源發展業者,這家公司已在英國的陸上和離岸風電裝置423MW的電力。屬於離岸風電第一階段計畫中的Hoyle北端的風電場為60MW的裝置容量,也在2003年的12月正式加入運作。
2009年3月開始,RWE的競爭對手Eon獲得Dong和Fred兩家能源公司的協助,使得這兩家重量級的能源公司競爭更加白熱化。由Eon在蘇格蘭西南方海岸的Robin Rigg所投資的180MW的離岸風電場,也因海浪太高而無法建造座台,致使工程延誤了1年。
另一家德國布萊梅的WPD能源公司與美國渦輪機業者Clipper合作,在英國東邊薩克斯的Graftschaft海岸建造離岸風電場。WPD也在波羅的海建有4座離岸風電場,是相當有經驗的業者,Clipper在英國北部的布萊斯(Blyth)設有研究中心,將持續在歐洲提供離岸風電所需的渦輪機。
由於景氣不佳,從今年1月開始,受牽連的Clipper也在它的840位員工中遣散了90人,雖然倫敦股市預測,未來離岸風電渦輪機將會有15~20%的負成長,但這家公司仍努力在布萊斯的實驗室與工廠中持續製造10MW的渦輪機,在經濟復甦且各項投資仍不中斷的情形下,預定在2014年每年產出200台渦輪機。(作者為本刊駐德國特約記者,同時也是台灣公共電視派駐德國杜塞道夫新聞特派員╱有興趣的讀友可逕行上網查詢:www.bw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