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IPCC第四次「減緩氣候變遷」評估報告

2008/03/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23

字型:


▓撰文:李堅明
▓圖片提供:交通部運研所陳賓權

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與世界氣象組織(WMO)於1988年共同成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平均每6年提出一份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其中,2001年的第三次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溫室氣體排放與全球溫度變化具有緊密關係,並提出為避免人類與生態系統的傷害,應於2100年將全球溫度上升控制在2℃以內,奠立全球本世紀溫室氣體減緩與調適政策規劃基礎。

由於IPCC對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卓越貢獻,已於2007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因此,2007年第四次評估報告,更受到全球矚目,並已成為全球擘劃下一階段溫室氣體減排協議的基礎。基於此,本文主要分析IPCC第三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III, GPIII)公布的第四次「減緩氣候變遷(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評估報告,並由該報告,提出對台灣未來因應氣候變遷政策與措施的省思,供政府擬定氣候政策之參考。

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重點內容

據IPCC第三工作小組公布的第四次「減緩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指出,1990至2004年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約成長70%,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77%(相較於2004年排放量),基於此,IPCC評估長期減量規劃,如果以穩定大氣濃度在450ppm為例,則溫升將介於2.0~2.4℃,二氧化碳排放量至2015年達到高峰,因此,至2050年須減排50~85%之間(相較於2000年)。據此IPCC評估在排放交易制度下,分別以「由上而下(top-down)」總體經濟模型與「由下而上(bottom-up)」技術工程模型兩種模型,推估在不同排放權價格之下,對CO2的減量潛力。前述兩種模型推估之結果差異並不大,如果以排放權價格為20美元╱噸為例,2030年之CO2減量潛力約為90~180億噸;而在減量成本方面,假設以穩定大氣濃度在450ppm為例,則年GDP損失率小於3%,平均年GDP成長率降低小於0.1%。

IPCC亦在此報告中,提出未來各部門的重要科技發展與政策措施建議;其中,無論是在能源、運輸、住商或工業任一部門,提升能源效率仍是最優先與重要的因應策略,至於能源部門,則提到核能無論是現在與未來(2030年),均是發電結構的重要選項。此外,針對不同部門,IPCC亦提出對環境有效的政策與措施,以能源部門為例,包括:降低化石燃料補貼、開徵能源稅與碳稅、再生能源研發補貼、及再生能源配比管制,此外,亦包括提高能源服務業誘因,以及推動排放交易制度與提高自願性減量協議誘因,分別是住商與工業部門的重要政策與措施。

最後,IPCC建議各國政府長期應推動下列溫室氣體減量活動:

一、改變生活型態
(一)改變居住文化與行為,購買綠建築。
(二)減少車輛使用,改變駕駛習慣,提高車輛效率,都市計畫應結合發展大眾運輸系統。
(三)提高現存工業生產措施效率。

二、強化碳權價格機制
(一)可激勵低碳生產與消費投資及科技創新誘因與活動。
(二)穩定大氣CO2濃度在550ppm之碳價約20~80美元╱噸CO2。

三、加強科技政策
(一)低碳科技發展是達到減量目標的最可靠方式。
(二)政府應透過金融與租稅獎勵及效率標準管制策略,發展低碳能源科技。

四、國際協議與合作
(一)創造國際碳市場。
(二)發展國際減量合作機制(如清潔發展機制CDM),促進成本有效性。

對於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啟示

觀察台灣現行推動中的溫室氣體減量政策,可以發現與IPCC建議的政策措施大致相同,能夠反映台灣已掌握主要的溫室氣體減量政策方向,然而,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成效卻沒有如社會大眾預期,主要關鍵有四:

一、溫室氣體盤查尚未健全與完備,譬如盤查制度尚未普及,且盤查資料缺乏驗證。

二、自願性減量協議誘因不足,導致產業部門缺乏減量動力。

三、無法參與彈性機制(排放交易與清潔發展機制),減量成本高,降低整體減量潛力。

四、非核家園政策,喪失核能做為邁向低碳發電結構選項,提高整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

基於上述理由,而限制了台灣的減量潛力,導致減量成本相當高,如果再制定一個非台灣能力與責任所及的減量目標,將相當不切實際。因此,筆者建議台灣當前最優先的溫室氣體減量政策為:及早落實盤查制度、加強自願性減量誘因、推動本土彈性機制及維持核能適當比例,相信台灣能夠達到溫室氣體與經濟成長脫鉤的目標。(作者為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參考資料:IPCC(2007), Climate Change 2007: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Summary for Policy Maker.)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