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離岸式風力發電與台灣

2008/03/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608

字型:


▓撰文:林伯峰
▓圖檔來源:Middlegrunden Wind Turbine Cooperative、REpower systems AG

風力發電的成本接近天然氣發電,是目前較經濟的再生能源之一。自「京都議定書」生效後,氣候變遷促使國際對二氧化碳減量的承諾逐漸形成共識,其中,風力發電可協助二氧化碳減量,歐洲國家雖曾設法在陸上擴大風力機組裝置容量,但適當的陸上風場越來越少,且民眾對風力機組的噪音、陰影閃爍及視野障礙感到不滿,因此,走向大海的離岸式風力發電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海上風能較陸上平均多出40%產能,但設置成本比陸上多約60%,並且風險高,如此昂貴的成本凸顯離岸風電技術還須精進,唯有提高可用率及延長使用壽命才能永續經營。儘管如此,與更為昂貴的太陽光電相比,發電量大的離岸風電顯得有利,將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重大要項,雖然目前離岸風電的開發環境不佳且困難重重,但仍有如下優勢值得開發:

一、風速通常較陸上約大20%,攫取風能可增加72%,且塔架不必做得太高。

二、氣流較陸上穩定,風機疲勞載荷較小,壽命較陸上提高25%。

三、遠離陸地,景觀、噪音及光影問題小,可自由提高轉速以增加效率。

四、場址用地取得較陸上單純,不易發生抗爭,且塔底形成魚礁可引來魚群,增加漁獲量。

五、靜風期少,每年滿載小時較陸上長久,有利擴大發電量。

六、未來風機可更大型化,容易達到經濟規模,可縮短回收期。

台灣風能狀況與離岸風場建置

台灣海峽季節氣流,造就台灣西岸良好風場,每年滿發小時約為2,500~3,000小時,澎湖外海可達3,500小時,容量因素(每年滿發小時╱1年8,760小時)為35~40%之間;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吹東北季風,平均風速達每秒8~23公尺,容量因素約70%;夏季吹西南氣流,容量因素約6%,因異地參差率不顯著,無法有效紓解夏季尖峰用電需求量,而被反對人士詬病,筆者建議未來應多元化發展,採「風光互補」或核能及人工智慧來克服其不穩定。

至於估測離岸風電潛能,則應架設氣象測量平台塔架,且進行至少為期1年的風速、海況、流速與船舶等之測量作業,該平台進行之測量和研究工作為:

一、風之測量:在不同高度上的風速和風向,尤其是颱風。颱風為風力機組受損的重要原因,如2006年8月,「桑美」颱風登陸中國之浙江、福建,導致20座風力機組(單機裝置容量660kW)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以葉片嚴重扭曲,受創最重。

二、氣象測量:包括溫度、壓力、太陽、雨水等。

三、水中測量:水流、潮汐、波浪、冰、溫度、密度。

四、結構測量:應變、加速度、附生物、雷電。

五、船舶來往計數及評估碰撞危險。

六、碰撞狀態:只做分析。

七、生態研究:魚、候鳥、海底生物、聲音等。

八、腐蝕與沖蝕調查:包含水面上、潮間帶、水面下。

離岸風電技術發展與未來趨勢

離岸風場不得直接採用陸上型風力機組,須重新設計,才能適應海洋環境。離岸風力機組裝置容量皆往千瓩(MW)級發展,才能降低造價成本,預測未來單機裝置容量將達10~12MW。目前世界最大之4組巨型機組分別為Repower(5MW)、Multibrid(5MW)、BARD(5.2MW)、Enercon(7.5MW),皆為德國廠牌。離岸風電之建置,最大的投資係海底架構、地基固定及電纜鋪設的工程,由於電纜鋪設工程成本較高,因此以高壓直流電變壓技術做為主流考量。

目前國際上離岸風場之設置,丹麥占43%為最高,其次為英國36%,荷蘭14%,大都採用丹麥機組。世界最大風力機組,德國開發的雖占最多數,但少有離岸之實績,觀望成分居高。離岸風力機組之未來發展趨勢如附表所示。

結論

一、風力機組是依地域設計的產品,系統廠商都是從國內起家。日本、韓國、印度、中國等皆有本土化的決心,台灣若想達到能源自主,建議政府應利用國內既有之技術基礎,透過國際合作方式,引進國外相關技術,藉此扶植國內相關關鍵零組件產業,讓國內相關業者有機會成長。

二、2005年美國墨西哥灣Katrina及Rita兩個颶風摧毀離岸鑽油平台109座及浮動鑽油台5座,以及日本及中國的陸上風力機組遭受颱風摧毀之經驗,證明人們對於離岸及風災還不夠瞭解。雖然台灣本島有中央山脈做為天然屏障,西岸也許災情會較為輕微,但未來規劃離岸風場建置需做萬全準備,以免重蹈覆轍。

三、如何定義東亞特有颱風供計算極端負荷,須投入國家力量實場調查,面臨颱風威脅的台灣應率先投入。

四、台灣擁有中國、日本、韓國所沒有的FRP船艇之領先技術與設備規模,這已具備製作風力機組葉片之實力,更是未來業者進軍離岸風電之首要關鍵元件。為適應天候環境(如颱風),台灣宜先投入研發,待自給自足後,再考慮進軍東亞附近的市場。

五、離岸工程需國內造船界之支援,未來維護也需國內造船界之配合,趁著東亞未起、西歐忙碌之際,現在正是發展離岸風電的時機。

六、台灣海峽鬆軟的沉積層土質不佳,風力機組海底基座即使打深樁也未必有效牢固,可以考慮以浮動式做為研究方向,讓風力機組具備台灣特色。(作者為力鋼工業公司經理)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