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3E融合創造幸福生活

2007/09/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10

字型:


■撰文:廖惠珠

能源(Energy)、經濟(Economy)與環境(Environment)3E的並重,一直是能源經濟圈一再強調的議題。遺憾的是,3E的追求始終存在著矛盾與衝突。工業化與電腦化帶來便利生活與高度的經濟成長。為了持續的經濟成長,人們必須追求更深化的工業化與電腦化,而使用更多能源。偏偏能源,打從搖籃階段之探勘開發(如採油、挖煤對環境的破壞)、中間之生產(如油品煉製與各種傳統或再生能源發電),以及使用(如汽車排放黑煙),而至末端廢棄物處理階段(塑膠袋處理或核廢料掩埋),在在衝擊環境體系,而引發經濟與環保的衝突。雖然各界咸認3E並陳的重要性,但3E間不斷的矛盾與衝突,使得人們很難拿捏恰當的分寸,而引發不少紛爭。

「脫鉤」不如「融合」

世界知名經濟學家Grossman與Kruger在1991年提出了經濟成長與環境污染脫鉤的論文。他們發現,隨著經濟不斷的成長,許多富裕國家透過新技術與法規而減少環境污染,從而使經濟成長與環境污染「脫鉤」。人們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透過能源的合理使用,也能更美化環境。例如建造省能綠建築,不僅因創造經濟活動而增加國民所得,更可減少傳統鋼筋水泥等耗能建材對環境的破壞。可惜的是,後續許多研究指出Grossman與Kruger的「脫鉤」僅存在於少數案例,現實社會仍普遍存在經濟與環保對立的現象。

「脫鉤」的困難引發了「融合」的概念。如果經濟成長的追求得以與環境保護融為一體,而達「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完全密不可分的境界,那麼「經濟就是環境,環境就是經濟」。兩個既已充分「融合」,就無法再分彼此,而消弭兩者之紛爭。

經濟成長的迷思

欲達經濟與環境「融合」的境界,首先必須打破傳統經濟成長的迷思。經濟成長乃當前世界各民主政府效能的重要指標。經濟成長率越高,代表政府替人民謀得的福利越多,人們也越幸福。由於經濟成長率乃由國民所得計算而得,而國民所得的計算並未特別考慮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很顯然前經濟成長率的計算忽略環境的重要性。

回歸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經濟學乃人類利用有限資源追求最大滿足的一門科學。上一世紀初期,經濟學家開始擬定國民所得的計算並訂定經濟成長指標時,人類並未深刻感受到環境資源的破壞,更沒有溫室效應問題。既然環境問題不具資源短缺現象,經濟學家就毋須納入經濟指標來當成政府努力追求的方向。試想,一個處處是森林綠地的家園,怎會在意多砍幾棵樹呢?值得思索的是,當越來越多人難以容忍隨意砍樹的現象時,經濟體就存在環境資源明顯的匱乏現象。換言之,今日的經濟成長若不考慮環境資源,則經濟成長可代表人民幸福指數的程度就越低。

正確「指標」可帶領人們走向幸福之路

一個納入環境議題的正確經濟指標,可指出大家應有的努力方向,從而努力建設成一個適合人們安居樂業的環境。倘若所有對環境有益的經濟活動都可使經濟指標加分,對環境不利的活動都會使經濟指標扣分,那麼人們為了追求比較高分的經濟指標,就會多進行對環境有益的行為。居住環境越好,人們也就更幸福。將環境納入經濟指標的另一好處是,可充分利用經濟體之價格系統,在外部成本內部化後,而安排分配出最佳方案。例如企業家知道環境污染成本高,不符私人之經營效益後,自然會選擇一個低污染的生產方法。

綠色國民所得可融合3E

傳統經濟成長忽視環境議題的現象,其實早已引發先進諸國之重視,因此歐美諸國與日本也多訂定出綠色國民所得的計算規範,將環境破壞與環境保護等諸多活動納入國民所得的計算,而編出綠色國民所得帳。我國近年來也相當重視此議題,不僅主計處編有綠色國民所得,環保署與經濟部等部會也相當重視此議題。經濟部能源局近年也積極推動,委請專家學者們估算能源活動對環境的衝擊,另亦協助能源業界試算綠色國民所得。希望各界的努力,可充分瞭解經濟活動在能源開發、生產與使用上對環境的衝擊,從而計算出正確的成本與效益。如此方可協助建立一個比較正確的綠色國民所得指標,而充分的融合能源、經濟與環境議題,以便人們易於追求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雖然正確綠色國民所得指標的建立,可減少目前許多經濟建設與環保爭議的糾紛,而導引人們走向幸福之路,但建立正確綠色國民所得指標是個耗時耗力的巨大工程,無法及時解決當前社會某些弱勢者的困境,因此筆者有個構想,不知可行否。

一個構想:失業者的樂園

近年來,社會出現不少經濟困頓的家庭。這些家庭共同的特徵之一是不懂或不適應今日的科技工具,故生產力偏低而遭就業市場排斥。這樣的家庭若再加上債務之脅迫,往往會選擇走上絕路。

最近筆者難得抽空與家人至大雪山國家公園一遊,晚上住在公園內之旅館,發現呼吸的是這一輩子以來最新鮮的空氣,只覺得空氣中的芬多精讓昏沉已久的腦袋清醒許多,全身細胞頓時也多活絡起來,恨不得把這些新鮮空氣打包回家,天天吸它幾口。相信想把好空氣帶回家的國人一定不少。換言之,如果可在海拔稍低的地方多設立幾個國家公園,多種些強力吸收二氧化碳的樹,不僅可降低台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具水土保持之功效,減少土石流的危機。

上述的經驗,引發了筆者一個構想:政府除了可多聘目前的一些失業人士以照顧保護既有林區外,亦可利用已收取的空污費或未來之能源稅,找來森林專家規劃幾個優良場址、樹種與國家公園建設方案後,聘用不擅長科技操作的失業人口,努力種樹,保護森林。筆者粗淺的認為,只要有專家協助與指導,林務工作應是大多數人都可勝任的工作,因此可吸收許多因不擅長科技工具而失業的中高年齡人口,以解決其生活困境。另外亦可幫其規劃財務,逐月攤還負債,去除債務煩惱。雖然種樹以製造新鮮空氣有點緩不濟急,但起碼可先解決中老年人口失業問題。

結語

1929年世界的經濟大恐慌,帶來美國上百萬失業人口,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採取新政,其中大興水利政策,不僅聘用大量失業人口,亦解決洛杉磯一帶的缺水問題,而多少解決當時之經濟困境。今日我國亦面臨失業人口問題,建議政府可套用能源、經濟與環境融合的概念,將三者視為一體,亟思一些政策方案。筆者所提議失業者樂園的點子或許仍屬妄想,但卻是個可同時解決能源(捕捉二氧化碳以降低傳統能源使用壓力)、經濟(降低失業率)與環境(更多森林、空氣更好),讓三者充分融合的方式,或許決策單位可思考筆者此一構想的可行性。(作者為淡江大學經濟系主任)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