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73
字型:
█整輯╱攝影:何佩芬
經濟部於6月召開2次「太陽光電發展策略座談會」,由部長黃營杉主持會議並邀請產業菁英與專家學者,共同研商產業策略,期順應全球發展趨勢,創造倍速以上產業成長,預估2015年將有新台幣2,130億元的產值,值得關注與大力推動。
太陽光電國內產值突飛猛進,從2004年新台幣33.5億元,2005年倍增至70億元,預估2006年將成長至146億元、2010年608億元、2015年新台幣2,130億元,約占全球5%之占有率。產業中之太陽電池產值將從2005年55億元、全球市場占有率3.4%,提升至2010年400億元、占有率14%,2015年的1,220億元、占有率16%,並帶動我國太陽光電產業產品技術、產業規模在國際占有重要地位。
新興的能源科技產業
太陽光電屬於低污染、小型分散式之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目前世界各國均積極推動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之研發與設置推廣,近年全球太陽光電發電容量急速增加,成為全球快速成長的產業。尤其在日、德、美等先進國家推動下,至2005年全球累計裝置容量達3,780MW(3.7GWp),預估2010年全球累積裝置容量將達到13,000MW(13GWp)。而自2000年以來全球市場保持著高度成長,2000至2005年平均年成長率約30%,估計2005至2010年仍將維持23%高度成長。
由於太陽電池生產技術與國內雄厚基礎的半導體產業製程技術相似,在既有的產業技術與研發人力為基礎,我國極具有發展太陽光電產業之優勢。順應著全球太陽光電產業成長趨勢,國內上中下游廠商投資如雨後春筍,產業結構已具雛型,產業規模明顯擴大,已成為新興之能源科技產業。近年國內廠商持續投資,2004年投資金額約新台幣14億元,2005年新增投資16億元,2006年預估業界將再投資15億元。
在2次的座談會中邀請與會人員包括:矽晶原料、太陽電池、電池模組、太陽光電系統、周邊電子電力產業相關業者;工業技術研究院、台電公司及各大學院校等學界研究單位;以及國科會、工業局、技術處、投資處、能源局等政府相關單位,共同研商規劃我國太陽光電產業之未來發展策略與具體推動作法。
與會的太陽光電業者認為「雖然目前太陽光電『熱』,但『料』卻大缺」,全球「矽材料」的短缺使得製造成本增加,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卡在立法院,補助遲遲不下來,讓太陽光電業者大嘆,「生意難做」。
業者反應多晶矽材料全球缺貨問題
業者也反應能夠掌握矽材料的國家才能掌握產業先機,目前全球多晶矽材料上游只有德國、美國、日本的廠商,國內並沒有廠商投入,因此「台灣太陽能及矽材產業推動聯盟」建議,以政府政策積極的介入與協調以聯盟的方式為台灣取得太陽能多晶矽材料製造技術,該聯盟表示,這樣可以減少國內太陽能廠商投資所面對的難題,另外政府積極介入及協調招商,一方面可以緩和投資者對設廠所需要面對的法規需求及支援的擔心,亦可在短時間內凝聚台灣相關投資的向心力。經濟部能源局提出可行方案,是否延攬國外退休的工程師來台灣研發多晶矽材料,或是擴大工研院的「火法冶金純化技術」,或是與日本、德國廠商合資生產,以協助多晶矽材料不足的問題。
業者呼籲加速立法,並成立「太陽光電園區」
參加座談會的多家業者表示2006年太陽光電的獎勵設置補助預算為3.3億,雖然這樣的補助在業者的眼光是杯水車薪,但仍然卡在立法院未能通過,許多業者大嘆目前國內的環境對「太陽光電業者」相當不利,不僅上游原料短缺、而且價錢不斷上漲,太陽光發電的成本高的嚇人,根本無法與市電比較,業者表示「笨的人才會去裝設太陽光發電」。
國內一家龍頭業者其太陽能電池產量,在2005年已居全球第9大,該公司表示,該公司的產品有99%是外銷,如果以國人不願意裝設太陽光電的邏輯推論,那不表示國外裝設太陽光電的人都是「笨蛋」,以德國為例因為有很好的補助配套措施,包括:設備補助、優惠購電、低利貸款、租稅減免等,因此德國的農夫也都裝設太陽光發電賺錢,該公司建議我國可以複製德國太陽光發電的經驗,以節省摸索的時間。也有業者建議政府仿效目前北中南的「科學園區」,成立「太陽光電園區」以達到產業群聚的效應。
學者建議建立檢測驗證
除此之外,與會的多位學者建議太陽光電產品需要「國際認證」,希望政府協助國內業者取得國際認證,並建立檢測能量提高產品品質。經濟部能源局也表示將在2008年完成通過CBTL(Certification Body Testing Laboratory)國際認證,能源局表示目前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無法發證,希望藉由與德國TUV合作取得驗證機關測試資格。除了國際認證之外,也需要加速建立國內太陽光電模組國家標準及驗證機制。
最後,經濟部部長黃營杉表示,此兩次的座談會希望具有拋磚引玉的效果,未來希望能夠「更傾聽各界的聲音」。將太陽光電產業規劃為第3兆元的產業,而產業政策的擬定需要各界的指教與參與,也需要政府與民間一起努力克服各種難關。(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座談會發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