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油氣供應國情勢分析研究

2006/1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140

字型:


■撰文:蔡信行 ■攝影:吳銘峰

我國能源高度倚賴國外進口,其價格極易受到國際環境影響,尤其是油氣供應國的情勢(特別是與我國油氣供應有直接關係的國家)。本文從政經情勢、油氣蘊藏、油氣政策、相關經濟及貿易等狀況,分析油氣供應及其對我國供油之關係與影響,並探討世界主要油氣使用國爭取油源的策略,及能源安全措施的實施,以做為我國購油策略及經營方針之參考。

油氣管道

油氣從生產地必須用載具運輸至消費地,最直接的是使用管道。鋪設管道(油管或天然氣管)可各國自主,但一些跨國管道或牽涉到多國使用者,易產生糾紛。世界石油管道建設近2年來有重要情勢發展。

2006年世界油氣管道總長度已達26,492公里(包括:天然氣管道、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是因美國和國際上其他重點地區市場為滿足對能源,尤其是天然氣日益增長的需求。2005及2006年美國及國際管道的建設增加甚多,與近年來液體管道建設增長緩慢相比,天然氣繼續領先美國管道業。管道營運商緊密注意著天然氣市場變化,伺機啟動其管道項目。

OPEC國家

全世界石油蘊藏約有三分之二集中於石油輸出國(OPEC),因此全球重要的供應油氣國家,自然是屬於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在生產量方面,約有41%在OPEC國家、45%在非OPEC國家,前蘇俄則占14.5%。在石油使用量方面,集中在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OECD)國家,約占60%,其中美國就占了約四分之一;而歐盟25國則占18.4%。

在天然氣儲藏量方面,中東約占全球40%,歐亞約占36%,生產則以中東為最多。消費最多的為OECD國家,占了全球一半以上,其中美國即占全球的24%。

產油小國地位

由於世界原油供應吃緊,近期油價曾飆漲到每桶75美元以上,分析家認為一部分是受地理政治和其國內的不穩定所影響。像伊朗挑戰西方的核武研究計畫,以及奈及利亞和伊朗的國內衝突等。所有這些國家都是石油的輸出大國,每天生產石油超過800萬桶以上。

然而產油小國的地位卻日趨重要,如查德總統一度威脅要關掉該國每天生產的18萬桶的原油設施,如果Exxon Mobil及其他石油公司不給付查德每天100百萬美元的新石油稅的話。這種威脅至少是查德想要紓解世界銀行的合約,以限制該貪污的政府能動用多少油元。

查德自2003年開始生產原油,在油市場不是大的生產國。同樣的,蘇丹、葉門、亞塞拜然、剛果共和國,他們所產的石油對全世界石油的供給在過去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到處有多餘的產能來補足這些地區的短缺。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一桶油就非常重要,查德總統的舉動會威脅全球的能源安全。世界目前每天消費石油85百萬桶,產油國可以生產這些量,但是並沒有多出多少。只有沙烏地阿拉伯掌握額1.5百萬桶的剩餘產能,以供不時之需。因為世界石油已近全量生產,世界市場將禁不起輸出減少的衝擊,即使是小的產油公司。現在,即使是微量的生產者也會影響油價,那些生產者也體會到他們國家雖小,但作用卻很大,尤其是在地緣政治上。

這些拿翹的產油國還有厄瓜多爾,想要從國外公司獲得較多的分紅,最近通過了1項新的碳氫化合物條例要求分得更多的利潤。非洲石油最大的生產國,奈及利亞,也被迫減少生產500,000 bbl╱d,約略是該國生產量的20%,因為自今年起尼日三角洲的暴亂。而伊拉克,在開戰之前的生產量為每日2.5百萬桶,現在的產量還達不到一半。

委內瑞拉總統則鼓勵高油價,大幅提高稅賦和外國公司的權利金。沙烏地阿拉伯,最近被威脅將被破壞其最大的煉油廠。石油分析家只是擔心沙烏地阿拉伯、奈及利亞、或者伊拉克長期的安定性,同時,他們也會注意到,在供應緊張時,即使像剛果共和國或亞塞拜然的小生產者也有他們的影響力。

LNG行業將得到更大發展

全球LNG行業從2000年開始復甦,在2005和2006年得到更大的發展,由於歐洲和亞洲地區的需求增長率在2006年持續看漲,預估未來LNG的供應量將持續增加。2006年,全球將增加1,700萬噸的終端處理能力,但由於許多工廠還需要1年或更多的時間才能完全發揮其生產能力,所以2006年只能增加約1,600萬噸的液化能力。根據資料顯示,2006年初正在建設的項目生產能力總共達到約9,800萬噸╱年,其中有許多項目可在2007至2008年投產,最遠的也可在2009至2010年投產。

2006年就可投產的項目包括擁有5條生產線,液化能力達300萬噸╱年的奈及利亞LNG項目,940萬噸╱年的卡達RasGas項目以及360萬噸╱年的澳大利亞Darwin LNG項目。但這些項目在2006年也不會完全實現其生產能力。中國和日本新的處理終端總的輸出能力將達到22萬立方公尺╱日。

全球LNG運輸船隻在2005年底為185艘,目前訂購的已超過125艘,隨著這些運輸船加入卡達LNG項目,運輸能力將會迅速增長。但由於運輸能力的增長速度大於液化和再氣化能力的增長速度,一些船隻不得不開始尋找其他的商機。由於LNG運輸能力和生產能力不匹配,在2006至2008年期間,運輸能力將會剩餘10~12%。

非洲為後起之秀

由中國主辦的「中非合作經濟論壇峰會」等會議已於北京落幕,該次峰會是中國外交史上出席國家和領導人最多的一次會議,共有48位非洲國家元首與會,包含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非洲聯盟委員會負責人和各國外長等共3,500人與會。在峰會中,中國承諾給予非洲國家更多的援助,包括:無償援助、貸款、高新技術、農業合作與醫療服務等,光是前2項就高達10億美元以上,顯見中國對非洲國家的重視。尤其阿爾及利亞能源部長在日前指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將宣布每日減產100萬桶,以抑制油價下滑,這對市場都將有直接影響。由此可見,油國相關組織及其領導人的背景及觀念,對全球能源操作都有極大的關聯。(作者任職於國立成功大學石油策略研究中心)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