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西「風」東漸——歐洲離岸風能總體檢

2006/0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574

字型:


▓撰文:邱瑞焜

國際能源總署(IEA)在2005年6月出版的離岸風能經驗,是一本北歐商業規模離岸風場的體檢報告,其提供的資訊正代表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發展歷程,值得我國借鏡。

國際能源總署(IEA)針對2000到2004年在丹麥、英國、愛爾蘭、德國等地執行的「先期風能計畫(offshore wind experience)」,訪談各計畫的關鍵參與者,主要是討論各離岸風場(Wind Farm)的重要成果以及遇到的困難與阻礙。相關訪談內容在國際能源總署研究人員的分析與歸納後,編寫成了「離岸風能經驗」報告。報告中的主題包含:政策、技術、環境、能源市場、財務、法令等方面,足以顯示目前西方各國離岸風場所面臨的情況。

IEA出版這本報告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藉由寶貴經驗的分享,讓後期離岸風能參與者瞭解可能問題的所在,以突破現有瓶頸,並提升整體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與這麼多位專家的訪談中,各國的發展經驗幾乎都是正面的,這無疑給其他正要發展離岸風能的國家一些鼓勵。不過,這並不表示離岸風場的經營都沒有問題,而是大多數計畫執行者認為,在各國政府對再生能源的支持下,現有問題只是未來都能克服的挑戰。

財務成本與技術研發的挑戰

該報告指出,為了讓離岸風力在能源市場上有競爭力,大多數專家都認為設備建置成本的降低是主要關鍵,因為這樣才有永續的未來。而成本降低並不是一蹴可幾的,這要靠技術不斷創新及市場良性競爭。也就是說,有了更好的技術,離岸風場營運的風險與成本自然而然就會下降。例如:10年前離岸風場每百萬瓦的建置成本是200萬歐元以上,現在已經下降到180萬歐元左右,依照「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來看,未來的建置成本絕對會更低。而目前在風能市場中,歐洲相關離岸風場計畫已能吸引到一些投資者,表示大家有信心克服財務方面的挑戰,依舊看好離岸風能的未來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在技術方面,報告分別從「建造風力機組前」、「設備裝置時」以及「電廠營運中」三個階段,列出一些過去所遭遇的情況,好的與不好的都有。例如:在設備裝置的階段上,丹麥Horns Rev離岸風場就分享好的一面。該風場最後幾組設備的架設與一開始的相比,只需要一半的時間,這就是經驗累積下的效率提升。而報告也列出不好的一面,包括建造前有些計畫在海底電纜的佈設上遇到困難、裝置期間工作船不足及有經驗工作人員短缺;營運後海底電纜曾被船隻的錨勾斷等。報告中也提到對未來的展望,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各風場間的合作。因為北歐很多規劃中的大型離岸風場都很接近,所以正考慮分別在北海及波羅的海區域,讓鄰近電廠共用輸電線,這樣可以減少海底電纜的鋪設,降低成本。不過相關配套措施還需要政府的妥善規劃,最好能制訂管理辦法,以解決輸電過程中可能的爭端。

政府配合與民眾支持

北歐各國的經驗指出,政府在離岸風場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例如:丹麥、英國及愛爾蘭政府所設置的「單一窗口(one-stop shop)」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作法。其讓計畫執行者只要跟一個政府單位接洽,就可以處理土地、財務及法令等相關問題,避免發生到處奔波的窘境。而德國在這方面就有較多抱怨,因為德國光是取得一個建造許可,就要花一大段時間去進行必要的行政流程,以獲得各政府部門的同意。由此可見,政府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再者,北歐民眾對離岸風場的接受度,高出專家們原本的預期。這可能是因為計畫執行單位從建造到開始營運間,都誠實的、定期的提供相關數據給附近民眾,讓一切資訊透明化,大幅減少居民可能產生的疑慮,所以很多人都支持離岸風能的發展。雖然居民還是有一些小的抱怨,包括在建造時期,遊客量激增會稍微影響沿岸居民的生活,但這些抱怨都不算是太嚴重。唯一要注意的是離岸風場建造對漁民的影響,由於捕魚區域縮小,漁民的收入可能會減少,這時就需要針對補償金進行協調,而能否妥善處理也會直接影響到民眾的支持度。

歐洲在離岸風能投資一直不斷增加,從2000年在7個地方進行小型實驗,到2004年在15處海域設置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成長率非常驚人。而風能也是未來台灣再生能源中很重要的一環,台灣的離岸風場能否發展起來要看我國的能源市場是否穩定,這需要業界與各級政府間的共同努力。(作者為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生)

何謂學習曲線?

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有很多種,不過基本原則是一樣的,它所描繪的是行為成果與行為所投入時間或經驗間的關係。例如:在生產製造某項產品的過程中,作業員剛開始從事生產工作時,由於不熟練,所以速度緩慢。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練習,熟能生巧,速度會變快。同樣的,也可套用在風能設備的製造成本上。開始的時候,技術不佳而且生產出來的機組設備數量少,所以成本高;一旦技術提升加上市場需求增加,大量製造的結果成本就會降低。如果把時間放在X軸,生產成本放在Y軸,這樣可以畫出一條左高右低的線段,這就是學習曲線。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