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汽車駕駛應有的素養——省油習慣之養成

2006/05/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41

字型:


█撰文:許良明

自1970年代初期以來接連遭遇2次石油危機,不僅帶給全球經濟上的衝擊,也給世人提出嚴重警訊,能源短缺的日子終將來臨。事實上,人類為了追求工業文明,享受更舒適的生活,大量開採天然資源,尤其最近半個世紀,人們透過這些天然資源之轉換,帶來科技文明,然而,在享受舒適之餘,似乎忘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之古訓。而今,為喚起國人重視能源短缺之危機,在享受生活同時,別忘了也應該開源節流,珍惜福份,保留部分資源,留給後代子孫,讓他們也能過著幸福美好的日子。

從各相關研究呈現,除固態能源的「煤」約有230餘年之開採壽命外,液態能源的「石油」、氣態能源的「天然氣」只剩30至50多年之年限。因此,今天若不節約,明天就會後悔。那麼,面對全球都在設法開源節流的浪潮中,以消費者的立場,如何因應此一浪潮?以汽車駕駛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應有的素養,也就是自我要求,養成省油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省油的開始

古諺云:「重複的舉止會形成習慣;定型的習慣會變成個性;個性之所向會決定命運;命運之好壞會影響一生。」由此可推定,正確地認識汽車,良好的駕駛素養,自是安全且省油之不二法門,茲將正確之概念建構分述如下:

一、搭乘大眾運輸與捷運工具
世界各國的大眾運輸系統,已是上班族之最佳選擇,國內各大都會正積極籌建捷運並加強改善大眾運輸系統。此將是人們省時、省油之便捷選擇。

二、步行、腳踏車,健身又節能
短程來往,偶爾步行,抑或騎乘腳踏車代步,既可達到健身效果,更是省油最佳途徑。為求節約能源,世界各地很多都會區已規劃步行區或腳踏車專用區之設計,且成效不錯,國內部分縣市亦設有此道,盼國人多加利用,既強身又環保,一舉數得。

三、認識汽車構造係基本要件
多年來,從肇事責任的鑑定工作得悉,相當多的駕駛朋友由於不瞭解汽車結構與作用,就隨意駕車上路,往往失去道路行駛的默契,更遑論車輛結構及其性能,導致出事肇禍,其實這樣的可怕結果是可以避免的。尤其要做到開車省油更要認識汽車,例如煞車的正確使用、車速之正確掌控、輪胎之正確胎壓、駕駛道德和其價值觀等,都是駕駛人該有的基本素養。

四、選購車輛,以省油為宜
隨著經濟成長,科技進步,目前車輛設計可謂一日千里、變化多端,因而市面上的汽車形形色色,應有盡有,為迎合消費者之需求,車種之多五花八門,看在駕駛人的眼裡,真是琳瑯滿目不一而足。但站在節約能源的立場,於此誠摯的建議,還是以省油為宜,以實踐生活簡單就是幸福之理念。

五、裝載正確,才能省油
各種車輛裝載貨物,均應符合原設計的要求,才不致使驅動輪發生滾滑而喪失驅動力,因而耗油。裝載方式亦應考慮行駛中空氣阻力,因為空阻係數與汽車車體有關,同時裝載方式也要注意,以減少空氣阻力,降低耗油量。

六、邀集同好,結伴共乘
自石油危機之衝擊後,在國外很多地方常能看到公司之同事,或旅遊夥伴相約共同聚會,然後實施結伴共乘的制度,不僅可節約保養費用,更是節省能源之妙招。反觀國內之用車人士,許多都是獨來獨往,每每看到上下班之車內除駕駛外,空無一人,實在浪費,值得大家重視並身體力行。

七、多餘物品,不放車上
多餘不需要的物品,不要隨意放在車上。以一般小客車而言,多載10公斤不必要的物品,每行駛50公里,則多消耗約80c.c.之燃料,換言之,若能養成良好習慣,不把無必要之物品留置車上,至少可節約10%以上能源,不僅省錢更是環保,舉手之勞不能小看。

八、嚴寒天候,不宜出遊
根據實驗得知,一般汽油車輛在天候溫度0℃時,消耗油量較正常氣候(20~25℃)時增加8%,氣溫愈低耗油量愈嚴重。因此,駕駛人若有計劃開車出遊,天候條件也是省油的因素之一。

九、加油9分滿,選對辛烷值
「油價節節升,收入未同步」。每進加油站都會感受到駕駛人的心聲,因此,避免加油時之溢油浪費,甚至污染車身,請加9分滿為宜。至於一般車輛之引擎壓縮比在9:1以下之汽油車,可選92無鉛汽油,最好是依廠家規定辛烷值號數,不宜自作主張,隨意更改。

十、停車超過1分鐘,請將引擎熄火
繁忙日常生活中,難免必須臨時停車購物、等人或裝卸貨物,倘若停留時間超過1分鐘以上時,請將引擎熄火,並關掉不必要的燈光,儘可能停在陰涼處,可防止燃油蒸發而造成空氣污染。不要忽略引擎空轉(keep idling),以一般小客車而言,引擎空轉10分鐘將消耗200c.c之燃料。

其他如事先計劃行駛路線,避開交通尖峰時間、雨天不宜開車出門、長途高速行駛,不宜打開車窗、經常清洗車輛,維持底盤清潔、維持良好之行車紀錄習慣等,都是省油妙招,企盼所有駕駛人均能隨時提醒自己,養成優良的駕駛習慣。(作者為師大工教系教授)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