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原始資材的創新發展──未來生質能的應用

2005/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663

字型:


▓撰文:陳 芃

鑽木取火開啟了人類文明的扉頁,生質能成為人類最原始的能源使用。在歷經千百年演進後,生質能今日所呈現的面貌,則是以相同的材料,採不同的方式,獲得更高品質的能源,同時也被重新定位為高科技的再生能源。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規劃,國內再生能源發電的裝置容量在2010年時需達到363萬瓩,2020年時達到650萬瓩,屆時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將佔總發電裝置容量配比的12%。這個目標宣示了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的決心,然而在實際的落實工作上,則必須靠各類型再生能源的開發與技術突破。

在各類型再生能源中,太陽能光電仍受限於成本以及轉換效率的問題,地熱則對於地理環境的要求很高。目前小水力以及風力發電是技術較為成熟的再生能源,其中風力發電將成為2020年達成12%以上目標的主要努力方向。然而在這些之外,多樣性的生質能利用,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再生能源項目,在技術已經漸有突破的情況下,生質能可望能逐步分擔風力發電的重任。

多樣性的應用

生質能的運用在昔日較為簡單,就是單純燃燒,如使用柴薪、稻稈等做為生活需求的熱源。其後,人類開始有更高一層的利用方式,如製作木炭等,國內廣植的相思林,初始即是為製作木炭而來。

在相關技術的進步之下,以供給能量為目標的能源作物亦大幅栽種,如甘蔗、高粱、玉米等農產品,可提製酒精等燃料供給使用,目前歐盟以及美國均已有混合酒精的汽油在市面銷售。更進一步的,植物油脂已能轉換成燃油,如先進國家致力開發的生質柴油,希望以此能減緩石油的耗用速度。

另一方面,隨生活的進步,各種生物類型的廢棄物也成為生質能的利用對象,如收集畜禽的排泄物經發酵後可供發電,或者是利用垃圾掩埋場自然生成的沼氣處理發電等,均是生質能綠色生產力的展現。

選擇適合的方式

就今日的能源使用規模來說,生質能的能量密度遠較化石燃料為低,為追求更高的能源效率,生質能的應用已排除固態直接燃燒這種低能源效率、又會造成污染排放的方式,而朝向將各式資材以氣化、熱裂解、發酵、微生物分解等方法,轉換成效率更高、污染更少的綠色能源。

想要利用生質能有效的替代化石燃料,目前仍是一件難事。大規模使用生質能的前提是必須有足夠的原料來源,如採大量栽植能源作物的方式,但這需要有大面積的土地。即便美國、中國等耕地廣闊的國家,傾全力也難以達到有效提供國內能源的需求,更遑論是寸土寸金的台灣。

然而轉換一個思維,將現有的、固定產生的原料如農業廢棄物等,透過生質能的技術轉換成能源,雖然規模較小,但是衍生的利益卻相當可觀。有效的利用農業廢棄物,除了能源的產出外,尚伴隨著妥善處理廢棄物、扣抵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就業機會等效益,其發展空間相當廣闊。

氣化與液化

以近日能源局核准的「稻殼氣化發電廠」計畫為例,利用稻殼經氣化後發電,透過4,000瓩的發電機組,每年約可產生3,000萬度的電力,處理6萬噸的農業廢棄物,灰燼還可成為回歸土地的肥料,並在「再生能源」創造出6,000萬的售電收入,可謂一舉多得。

將農業廢棄物經氣化後發電是較為成熟的技術,但產生的氣體卻難以儲存,必須馬上利用,同時必須將廢棄物集中應用,對於部分地區如山區等,則有一定的困難性。目前國外正積極研發的農業廢棄物處理技術是裂解液化,將各種生物性廢棄物透過熱裂解產出生物油,再做發電、甚至於添加至一般燃油的應用。

生物油是液態的產品,便於儲存與運送,消弭了氣化應用上的缺點。另一方面,國外已設計出機動性的裂解液化工廠,將其裝置於卡車上,就能直接在有農業廢棄物的地方,立即產出生物油。不過,生物油的酸性過高,黏度會隨著時間而增加,燃燒的渣質太多,所以必須經過改質方能有效應用,這部分的技術仍待突破。

創新能源產業

根據農委會推估,國內每年產出的農業廢棄物達600萬噸以上,加上國內一般廢棄物中的廚餘、落葉等生物性廢棄物,總數量達到800萬公噸以上。這些生物性的廢棄物,因為多數有其他的利用價值,所以被妥善處理的比例較一般廢棄物高,但是再利用所能創造出的效益,卻未被有效的評估。

利用生物性廢棄物提供能源,不但是廢棄物的再利用,更讓這些廢棄物創造出更高的價值。在相關技術創新能達到商業化水準時,小規模分散使用生質能,將能對再生能源的應用提供聚腋成裘之效,同時打造出全新的綠色能源產業。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