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00
字型:
■撰文:廖惠珠
今日的油價相較於1999年的油價,已經漲了三、四倍,然而國內的油價只小幅調漲、電價則文風不動,經濟學者提出警告,值得參考。
繼2004年國際原油價格飆漲,2005年油價在年初稍緩後,隨即又飆上新高。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est Taxes Intermediate Crude,WTI) 現貨價於2004年10月26日飆至每桶56.37美元天價後,2005年3月起WTI又持續上飆,而於4月1日飆至每桶57.26美元,4月4日之期貨盤中價甚至高居每桶58.20美元。相較於1999年初每桶12美元之WTI價格,今日油價已飆漲了三、四倍。相形之下,國內石油產品價格只極小幅調漲,至於電價則幾乎文風不動。政府這樣的干預行為,看似百姓之福,實則拆東籬補西牆,將未來的福祉挪至今日。
發燒不能一昧的吃退燒藥
經濟體的「價格」類似人體的「體溫」,過高或過低的價格,都是經濟體運作不正常之警訊。目前國際偏高的油價,金融炒作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基本面所隱含的問題,才是造就金融炒作之主因。今日國際油價高漲所帶來的警訊包括有:便宜油源的短缺、少數便宜傳統用油集中於OPEC成員國,以及替代能源投資力道不足。後者乃因各大石油公司,擔心伊拉克便宜油源若大量開發,將在幾年間暫時性的使油價崩盤。這樣的嚇阻作用使得多數大石油公司躊躇不前,遲遲不敢大舉投資相當於原油每桶約25~40美元上下之替代能源。目前替代能源開發進行最積極的公司應屬殼牌公司,該公司不僅大量投入GTL(氣變油技術)之生產,亦參與不少油砂與coal liquefaction(煤變油技術)等替代能源之開發。
醫生們處理體溫過高問題時,雖然會給退燒藥,但更重視生病的來源,以對症下藥。給對了藥方,疾病就自然遠去,高溫也就自然消退。今日高能源價格代表能源需求偏多;而能源供給則相對偏低。政府若不採取對症下藥之良方,而一味的抑低能源價格,就似一個只給退燒藥的醫生,恐怕藥效退後又再發燒,永遠無法真正痊癒!
「合理能源價格」使經濟體正常運作 合理能源價格不只代表市場之供需平衡狀態,更隱含買賣雙方之未來行為。例如較高之價格,代表供給者(賣方)可多投資一些以增加市場供給;而需求者(買方)可節制一些以降低市場需求。雙方共同的調整,而使市場價格調低至一個較可以廣被接受的合理價格。 我國國內之能源價格,目前因政府干預,而未能適當反映國際能源進口成本。偏低的價格使得應增加之供給無法及時生產出來,應抑低之需求也無法形成。這樣的現象若屬暫時性,則尚可撐得過去;但若屬長期性,則是把當前的痛苦移到未來。 目前中油公司以其石化事業與探勘盈餘來彌補缺口,台塑公司則以其出口盈餘來補足油品利潤之不足,至於台電公司則吃老本,靠著最為人詬病之三大核電廠與一些老舊電廠來撐場面。這些狀況,暫時還撐得住,但若持續下去,則我國類似加州之能源危機將不可免。畢竟,能源供給是個長期投資行為,今日資金的短缺必將減少長期投資而造成未來之能源危機。
「能源價格」之迷思
高度自由化與全球化之今日,聰明靈活的商人,總是借用許多名目,創造所謂的「名人」,再藉由「名人」之消費行為,帶動時尚,創造複雜炫麗之浮華社會,從中獲取巨額利益。絕大多數之民眾,即使頂著高學歷,也難抵這些社會潮流,跟著名牌時尚走。名牌時尚或許可滿足許多人備受尊崇的感受,但卻也帶來不少後遺症。其中國際能源消費之高度成長,絕對是時尚後遺症之一。例如耗油休旅車的風行、耗電SPA的享受、徹夜狂歡燈火通明的KTV,以及號稱夏天冷氣房吃火鍋而隨處可見之火鍋聯鎖店。
尤有甚者,我國環保聲浪日益高漲,燃煤電廠因京都議定書而限建、核電廠因非核家園而不可建、油太貴且越趨枯竭、天然氣既貴又因接收站接收能力有限,所以只能使用既貴又機能不全之再生能源!偏偏再生能源靠天吃飯,穩定性不足,需倚靠其他能源來補足,也因而造成調度之困難。
例如我國風力發電,東北季風是在我國不缺電之冬天才來;而太陽光電遇有陰天就不靈光。再生能源不來電,就需靠傳統油、煤、氣等電力來補足。更慘的是,唯一最具經濟效益的水力發電,最近又有環保團體高唱水力發電也不算再生能源,而反對水力發電廠之興建。可預期,要讓這些風與太陽等機能不足的再生能源運作順暢,將耗費不貲。
富有的人多付費
政府抑低能源價格的目的,乃在於能源屬民生必需品之特質。近年來政府一再的抑低能源價格,對真正需要能源的平民百姓補貼有限,反而造就不少能源消費大戶。政府或許可考慮能源消費累進價格,只調高高消費群之電價與瓦斯價格,如此既可免除小平民百姓的負擔,又可適當反映成本。這樣的做法雖然會增加些許交易成本,但應優於當前全面抑低能源價格之措施。再者,抑制富人不當之能源消費行為,也可產生節約能源效果,好處多多!(作者為淡江大學經濟系主任)
<圖說>
表:我國近年來之石油產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