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682
字型:
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後,二氧化碳成為「氣候變遷」的元兇,一提到二氧化碳排放就令公部門神經緊張,尤其我國目前能源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持續增加,較1990年增加1倍以上。根據統計,1971至2002年OECD國家之二氧化碳年平均成長約0.98%,而台灣卻在6%以上。
後京都議定書時代,二氧化碳儼然成為全民公敵,對於二氧化碳排放我們真的束手無策了嗎?其實,歐美、日本先進國家早就在研究如何將二氧化碳化敵為友的計畫,二氧化碳經濃縮、壓縮處理後,可以封存於地質中,如廢煤田、廢氣田中,還可以將二氧化碳儲存於深海中(儲存於深海中對環境或許仍有些衝擊,科學家尚在研究),然而藉由海藻施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日本的海洋學家早提出這樣的計畫。
其實,二氧化碳不具毒性,已經被製成乾冰、碳酸飲料、或是滅火器。可預期的將來,二氧化碳將被廣泛使用,且具有經濟效益,二氧化碳新科技不斷研發將是將二氧化碳「化敵為友」的關鍵。
本期封面故事除了「二氧化碳新技術」的介紹之外,尚有本刊駐德國特約記者翁鳳英介紹在柏林舉辦的一場名為「宇宙的工程師:愛因斯坦」的展覽,文中提到,身為猶太人的愛因斯坦,能拉一手好琴,他愛好和平,他的貢獻不僅在科學研究,更深入至文化以及創新思想的啟發。愛因斯坦認為「具有人文思考的科學才能真正為人類帶來幸福」,期望愛因斯坦的科學精神與和平理念能夠再一次,為全球能源短缺的困境帶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