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35
字型:
█撰文:譚 商
全球能源的使用面臨前所未有的短缺窘境。儘管不少經濟學者或能源專家一再強調,近日來因美國風災而再度勁升的油價,在參酌通貨膨脹後並不是歷史新高;但消費者的荷包大量失血卻是不爭事實,如此一來勢必影響個人可支配所得,進而引發另一波的經濟衰退。此一能源的短缺雖無明顯的加油站前大排長龍,但卻有深遠的長期影響。
過去幾次能源的短缺大多是人為操控所引起的。1970年代因中東戰爭而引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的石油禁運,造成加油站前苦候加油的車龍。1980年代的原油價格則因全球供需穩定,而有近一世紀的平穩。直到第一次美伊波灣戰爭,這一均勢才又被打破。在此檢視過去幾十年來能源的短缺,並從其背後原因看能源價格的未來趨勢及其因應之道。
1970年代能源短缺因素
1970年代能源的短缺雖是導因於OPEC的石油禁運,不少經濟學者亦歸罪於當時美國政府的油價控制,致使基本經濟學供需的法則無法運作。一般民眾因油價偏低而過度浪費能源,石油公司亦因油價偏低而不願增加產能,更不願增資去開發新的油田。所以,油價控制導致供需嚴重的失衡,阿拉伯產油國的石油禁運更雪上加霜地造成能源危機。
直到1981年,美國總統雷根取消了油價控制,美汽油價格才得以反應市場供需情勢。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原油需求量也最大。美國市場供需穩定而決定的油價,削弱OPEC對原油價格的控制,有助於全球油價的穩定。於是,原油價格在1980年代除了景氣循環、風災雨災外,平穩地走過一世紀。直到第一次美伊波灣戰爭之後,又掀起另一紀元原油價格的波動。
中國、印度崛起
今昔能源短缺的時空背景大有不同。「以阿紛爭」是1970年代能源危機的導因,而最近的能源短缺雖也起因於美伊波灣戰爭而激盪原油價格,OPEC又要維持高油價而僅應允酌量地增產,致使供需失衡而令原油價格高居不下。九一一事件之後,全球原油價格在種種因素衝擊下而暴漲,其中包括第二次美伊波灣戰爭。此外,中國因經濟快速發展而致使原油需求驟增,一般民眾也隨著國民所得的提升而開始購買汽車,汽車用油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尤其甚者,全球人口第二大國的印度之工業部門也隨著資訊業代工的蓬勃發展而日漸起飛,不但工業用油增加,民生用油亦是需求大增。全球兩大新興經濟體這幾年來的驚人發展,致使原油需求量快速的增長,以昔日的供給量已不敷所求。
美國政府樂觀的油價預測,在原油價格持續翻升而一再落空。因此,也不得不正視高油價的持久走勢,不但在各種能源短缺的時候,機動性地開放戰備儲油;美國能源部更重啟開拓阿拉斯加保留地採油權的法案,也重提了替代能源開發的稅賦優惠,例如:風力、水力、生質能、太陽能甚至是核能發電也又搬上檯面來評估其迅速發展的可行性。
政府、民間一起節約能源
此外,全球消費者因嗜開耗油車種也是不可輕忽的共犯。耗油量大的休旅車(Sport Utility Vehicle, SUV)在近十多年來風靡全球,這種爬山過海勇往直前的運動休閒車型受到兩性開車族一致的喜愛。美國環保人士在油價飆漲前,即已對此種耗油的車種大加撻伐,認為是浪費能源的過度消費行為。
然而,面對這些不利油價未來走勢的諸多經濟與非經濟的因素,是否意味著另一能源危機的來臨呢?根據過去的經驗,美國政府或汽車工業的能源政策似有隨著油價漲跌而有所變更。此外,OPEC經常會策略性地調降原油價格,來阻礙替代能源的開發。
但在各方專家均沉重地預測高油價時代的來臨,全球的政府部門、公司行號、消費大眾都責無旁貸來節約能源而嚴防另一能源危機的發生。政府部門必須持之以恆地提供替代能源開發的稅賦優惠或獎勵辦法,更進一步地鼓勵研究機構加緊替代能源的研究開發,或提高探油與煉油的效率。新加坡執法已久的私人車輛於顛峰時間進入城中心的單雙車號之限制,雖原意在於控管進城的交通流量,但已收到促使上班族搭乘捷運地鐵或公車而達節約能源之效。此外,政府部門亦可考慮調降大眾交通工具的價格,來鼓勵民眾改搭大眾交通工具。
脫口秀談節能撇步
汽車公司則應加強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之開發,同時也增產省油的小型房車。未來高油價的走勢肯定是有助於高性能、低耗油量綠色車種的研發,期望汽車公司能夠有效地削減製造成本,而能迅速地以大眾化的價格來吸引更多消費者,以達到節約能源的最終目標。而企業也應改善製造設備,研發有效減少能源使用的製造程序,或至少取消員工不必要的出差,而以視訊會議來取代。
美國消費大眾因荷包失血而開始節約能源,除了多花點錢來購買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外,不少人改搭大眾交通工具,如捷運地鐵、公車或共乘(Car Pool)。有些人上下班更以鐵馬代步,近日全球腳踏車銷售量更創下歷史新高。在美國廣播電台的脫口秀中,節約能源已成日常的熱門話題,並由聽眾叩應提供節約能源的各種撇步。(作者為美國州立奧克拉荷馬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