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49
字型:
▓撰文:林成原
管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已自2005年正式生效實施,而國內交通運輸業每年約消耗35%的進口石油量,是最大的消耗部門,因此所排放之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頗為可觀。目前生質燃料是歐盟、美國等政府積極推廣使用於交通運輸工具上的新興能源,兼具環保、經濟與農業等多重效益,實值我國政府整合相關部會政策,共同擬訂更具體的策略目標以積極推展。
國際能源總署(IEA)於最近出版的「使用於交通運輸的生質燃料-從國際觀點」報告中預測,若各國政府沒有採取強而有效的抑制政策,使用於交通運輸的全球石油消耗量於2000至2030年間將約增加1倍,由交通運輸所排放的溫室效應氣體量也會以近似的倍率增加。IEA認為,使用包括生質柴油、生質乙醇等生質燃料(Biofuel)取代原來使用於車輛的汽油、柴油,將明顯減少溫室氣體及其他有害廢氣排放量。
全球正積極推廣生質燃料
以生質燃料取代石油做為車輛運具燃料是全球未來趨勢,歐盟已訂定推廣生質燃料之目標,至今(2005)年底需占運輸燃料的2%,到2010年需達5.75%,2020年達20%。IEA推估至2010年止,全球將有5%車用燃料被生質燃料所取代。IEA的會員國中包括:法、德、奧地利、義大利等,另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等國,均已採取或正考慮較積極政策以推廣生質燃料,並提高生質燃料占該國運輸燃料的比例。IEA呼籲各國政府主管部門應支持生質燃料的示範運行計畫及協助打開市場通路,使生質燃料的潛在效益充分發揮出來。
美國及巴西是目前全球生產及使用生質乙醇最多的國家,巴西以甘蔗為原料產製的生質乙醇已取代30%的汽油使用量,在美國的生質乙醇占車用汽油的比率仍然不到2%。根據IEA評估,若以生質乙醇取代5%的汽油,在歐盟需要使用5%的耕地,在美國需要8%的耕地種植植物原料。若生質乙醇及生質柴油都要分別取代原來5%的汽油及柴油的使用量,則美國需用到21%的農地,歐盟則需要20%的農地。
目前生質燃料的生產成本幾乎都大於汽、柴油,但隨著生質燃料的生產及使用量增加,與先進生產技術的發展,生產成本可望逐步減少。相對地由於石油儲存量逐漸枯竭,石油價格逐漸攀升的結果,將使生質燃料的價格更具競爭力,若進一步將生質燃料的經濟與環保效益、穩定油品供給及提升農業產值等巨大的非市場效益考慮進去,則生質燃料更加是一項很有市場價值的綠色能源。
相較於化石燃料,據IEA推估從原料生產、煉製至使用於車輛而產生排氣污染的整個過程,生質燃料可減少20~50%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一般未經特別調整的傳統汽油引擎,可以至少添加10%的生質乙醇與汽油混合使用,而生質柴油則可以任何比例(由1~100%)與柴油混合使用於柴油引擎。
整合能源政策積極介入推廣
IEA認為若沒有政府強力的政策介入,將無法推動生質燃料的廣泛使用,歐盟也認為生質燃料仍需要政府扶持協助才得以穩定發展。雖然發展生質燃料以取代部分運輸燃料已被美國、歐盟、日本等世界能源大國確認是必然趨勢,但國內在生質燃料的生產與使用仍在起步階段。管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已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實施,當國內正通盤檢討如何削減各業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這個時刻,可能也正是政府整合各部會的能源政策,共同擬訂更前瞻、更積極的生質燃料推動策略之重要契機。
筆者在體察世界重要能源國家對於生質燃料的重視及推廣與發展的趨勢之後,對於如何發展國內生質燃料產業有下列幾項建議:
一、全面綜合評估發展生質燃料的效益,包括:增加農業產值、保護環境品質、維護民眾健康、減少石油進口、確保能源供給、提升煉製技術、及振興相關產業經濟等方面的可能效益。
二、訂定長期與穩定的生質燃料發展政策,例如仿效歐盟訂定未來15年內生質燃料需占國內運輸燃料的逐年比例,並擬訂明確有力的執行策略以達到預期目標。
三、參考歐盟及美國政府推動經驗,我國可以採取的策略包括:規劃生產能源作物的農地、貸款租稅優惠、鼓勵及補助生產、協助開拓市場通路、燃料稅抵免、推動車輛使用生質燃料的示範運行計畫、訂定產品品質標準及檢驗規範、與增加使用經驗等。因此需要整合至少包括:經濟部、環保署、農委會、財政部、各地方縣市政府等相關單位,以共同協調擬訂國內生質燃料推廣策略。
四、生質燃料已被確定是可以減少溫室氣體及其他車輛排氣污染物的低污染之潔淨燃料,若國內廠商所生產的生質柴油或生質乙醇的品質經審查通過綠色環保標章的標準者,可鼓勵軍、公、教政府機關率先使用,以拓展市場規模及增加使用經驗。
五、補助生質燃料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並提升生質燃料的產品品質達到國際標準。另外,補助對於生質燃料的性質、影響等相關研究計畫。
六、規劃農地種植生產生質燃料的植物原物料。
七、訂定獎勵廠商投資生產生質燃料條例,以及研擬對於生質燃料如燃料稅、貨物稅等相關稅賦的抵減規定。
八、定期追蹤檢討、考核推動使用生質燃料政策的執行成效,及修訂執行策略。(作者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教授兼海運暨管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