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6
|採訪撰文:山姆小妞(特約撰稿人)
點閱人次:
3494
字型:
圖片來源/能源報導編輯部
人類已知用火已有萬年,但用電不過百餘年,這一百多年之間,從工業的發展與能源的使用開始,世界開展關鍵性的變化。台灣跟上國際的腳步並不晚,從第一口油井、第一座煤礦到第一盞電燈,都是走在亞洲的前端,前人一步一腳印的踏實,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雖然史前人類就知道如何使用煤炭,但是在工業革命後全球才開始大量開採,煤炭不僅促進全球工業的發展,也是啟動台灣近代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台灣第一個官方煤礦,距今約140年前在基隆八斗子誕生,由官府主導開挖,請來英國礦師遠渡重洋跨海支援,使用捲動式的直井,將煤炭運上地表,還有排水、通風等設備,經鐵路運往港口。雖然當時留下的紀錄不多,不過外界推測,八斗子的這個煤礦,可能是全台灣、甚至全中國第一個現代化的礦場,最高產量一天可達200公噸,為台灣開啟現代化、工業化的大門。
英國礦師盛讚好煤 沈葆楨坐鎮開挖
事實上,早在康熙年間(西元1717年),〈諸羅志〉就出現有關基隆煤礦的記載:「可以代薪」、「傳荷蘭駐雞籠時,煉鐵皆用此。」然而清廷擔憂出現明朝末年的「礦稅之弊」,許多東西都被加上礦稅,以致民不聊生,加上乾隆皇帝認為開採煤礦可能傷害「龍脈」,即便知道台灣有煤礦,也不允許開採,道光年間甚至立下禁煤碑「私掘煤炭者立斃」。直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本出兵攻台,大大刺激了清廷對海防的重視,而想要造船就需要煤炭,經過多年的探勘,基隆成為官方採礦的首要目標。
沈葆楨擔任總督時,清朝政府特別委託英國礦師 David Tyzakk 全權主導煤礦開採,成立了第一個西式煤廠,採出的煤炭灰份少,被礦師評價為上等的好煤,與國外產的煤礦品質幾乎不相上下。當時礦師引進現代化的機械式直井,礦場內還有全套開礦機器,以及排水、通風等現代化設備,不同於中國的煤廠隱居深山,八斗子礦區到碼頭經由2346碼(約 2.13公里)的鐵路便橋,8分鐘就能把煤礦搬上船運出海,對清朝政府來說大大提高了便利性,全盛時期年產量達5.4萬公噸。
好景不常,鴉片戰爭後清廷成為歐洲強權的掠奪對象,當時開採煤礦相當順利的台灣,就被法國盯上,劉銘傳擔憂煤礦落入法國手中,中法戰爭時下令燒煤毀礦;烽火稍歇後,雖然有意重建礦區,但是資金不足,加上先前技術未能順利傳承等原因,讓八斗子官煤難以回到初期開採時的繁榮景象。儘管官煤運作不順,後續由民間的五煤行接手,清朝政府貸款補助,日據時期則由調和煤礦延續了八斗子產煤的歲月。
曾經年產500萬公噸 推動台灣經濟起飛
二次大戰結束後,煤炭對於台灣工業發展愈趨重要。20世紀中期,台灣的煤礦年產量一度超過 500 萬公噸;由於技術進步,相較於當年的八斗子官煤只有10餘年的壽命,台灣的煤礦發展自然是長壽許多。這些礦產推動台灣經濟發展,成為發電廠、鐵路運輸、水泥廠等運轉源源不絕的燃料。
然而隨著WTO的推動,大量便宜的進口煤礦衝擊台灣本土產業的生存,加上 1980 年間接連發生的工安事件,台灣最後一個煤礦在 2001 年停止生產。八斗子煤礦如今也只剩下簡單的「清國井」遺址,還有當時福州船政局守備許廷瑞刻下的「海國容才」。
基隆在地文史工作者陳世一指出,由於八斗子煤礦全在地底下,下面甚至還有當時採煤的礦車以及運煤的鐵軌,八斗子煤礦不僅是清朝自強運動的重要產物,更具備煤炭開採代表性的意義。
台灣目前雖已不再開採煤礦,所需煤礦全部依賴進口,但在經濟起飛的年代,這些自產的礦產正是帶動台灣工業發展、邁向現代社會功不可沒的推手!
攝影/山姆小妞
關鍵字:基隆,八斗子,煤礦,官煤,清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