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603
字型:
▓撰文:陳 芃
我國目前推動的節能標章制度,是一種自願性質的高能源效率認證,政府站在導入制度與公正的立場,其發展就要看消費者與廠商間的互動。在自由市場下,供需是相對的兩端,如何讓天平的兩頭均朝向正面發展,是節能標章成效良窳的關鍵。
大體來說,能源消耗的種類可概分為住商、運輸以及工業等三大類;其中住商的能源消耗,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照明、空調,以及電器使用等部份的能源使用量。根據統計,1998年全球能源消耗量中,有34%用於住商部門,其中有25~35%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於這些能源消耗。以我國來說,90年電力總消費住商部門約佔31%,而住商部門20年來的電力消費成長率更是高居所有項目的第一。
有鑑於此,能源會希望藉由落實節約能源,協助住商部門降低能源消耗,節能標章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然而,節能標章是一種非強制性的做法,要獲致成功,需要全體消費者與廠商業界的協同努力。
效用各異的標章制度
關於節約能源的標章制度,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認證性質的標章,如本文的主角節能標章,其參與型態多屬於自願性質,以簡單的識別方式讓消費者認識高能源效率產品;第二類是比較性質的標章,通常是由法規規定,以強制方式表達產品能源效率與水準的比較;第三類則是資訊標章,亦多為由法律規定,其上清楚標示產品的耗能數據以及其他相關資訊。
由上述可以看出,節能標章並非透過法令的強制性行為,只是對消費者提供一個資訊,就是有該標示的產品,可比國家標準(強制性)多節省15%以上的能源,而這個資訊,是由政府所保證的。在這裡即可以簡單的看出問題的核心,第一是業界廠商是否有意願提供符合能源標章的產品;第二則是節能標章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否有充分的影響力?
當然,關於市場的問題非常複雜,例如:節能標章產品在市場中的定位、價格、吸引力,以及廠商的成本等;而在消費層面,節能標章是否能做到充分的被瞭解認知、消費者購買時判斷的層級考量、決定性的關鍵因素等。
業者首重市場的肯定
對於業界廠商來說,要研發製造出符合節能標章的產品,現階段在技術層面上,並不是相當困難的事,其主要的關鍵,最終還是指向成本的問題。國內家電製造業囿於市場有限,同時必須面臨國外進口產品的競爭,在產品功能普遍存在差異性低的情況下,以價格為導向的競爭模式可說是必然的情況。
能源效率較高的產品,對於廠商來說,通常是屬於技術層次較高、成本也比較高的產品,同時可能還需要投資新的生產線。然而,廠商如重視研發、導入高階的產品之後,達成一定規模後,成本也將隨之下降,價格也隨之能更具競爭力。
就未來產業的發展來看,加入WTO之後,國內家電市場面臨著全球性的競爭,傳統的價格導向終將轉型。面對未來,國內家電業者必須與國際接軌,符合全球性的規格,以品質、技術取勝,而節能標章帶來的新市場情況,正是刺激廠商研發與產業進步的力量。目前國內廠商對於節能標章產品,均抱持著樂觀而期待的態度,更希望消費者能實際給予肯定,如此方能建構一個支持廠商向上的市場規模。
價格導向背後的省思
就消費者而言,低價的產品,能真正符合自身的利益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不可否認的,價格因素是消費考量的重要選項,不過以家電產品來說,以普遍為中長期的使用年限來計算,耗能的程度應加入產品價差的考慮之中,才是真正的聰明考量。
在開放競爭的市場中,要改變購買行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購買的決策都有不同的考量因素,不單為價格層面而已。對於消費者,節能標章最需要的是能普遍被認知,進而認同,如果能將其列為最關鍵的判斷因素,或是成為商品選擇的門檻,節能標章方能實際的達到節約能源的功能,而廠商因為這樣的鼓勵,才能加緊高能源效率產品的研發,相對的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進而將較為耗能的產品在市場中邊緣化或是淘汰。
由此觀之,節能標章自身的推廣行銷工作,顯得格外重要。唯有不斷的曝光與被消費者認識,才有能力進而轉換消費意識。這方面的工作政府相關單位責無旁貸,同時也在不斷進行之中;另一方面,家電廠商、通路業者、消費體系內的各式組織,也應予以共同支持宣導,畢竟實際與消費者的接觸,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傳播通道。
萌發綠色消費觀念
節能標章的工作已經熱熱鬧鬧的推動了一年,從一連串的活動與宣導中,可見政府的支持與用心,不過消費行為的改變與實際的節能成果,卻是需要長時間的追蹤與分析的。在節能標章萌芽的階段,我們期待著標章制度能帶來環境、能源、經濟等各方面的多贏局面,但也要深切知悉,身為消費者的你我,對於綠色消費、精打細算等觀念,應該有重新認知,重建價值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