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09
字型:
■整輯:謝惠子 ■圖片提供:台北市捷運工程局
隨著木柵線、淡水線、新店線、板橋線等台北大眾捷運系統路網的逐一建構,具乾淨、明亮、快速形象的捷運網絡,讓最繁忙的市中心瞬間縮短距離,甚至通行約500公尺就可以抵達一處捷運車站,完全達到高承載、無污染、省能源、零壅塞的交通便利。
在台北,搭乘捷運已成了一種全民運動。捷運不僅重整都市外貌與風景,提供便利交通與縮短時空距離,同時也營造友善開放的環境,讓人感覺舒適清爽。為了使讀友更清楚捷運單位如何打造出具安全、舒適、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本文茲簡介捷運地下段的施工工法及保安措施。
兩廂工法,高科技保障
台北捷運高運量系統大多採地下型式興建,地下段的施工在眾多工法中,以「明挖覆蓋工法」及「潛盾工法」普遍受到世界先進國家所採用。
明挖覆蓋工法:常用於地下車站、道岔、儲車軌分岔路段等斷面需求較大,或地質不適合潛盾工法的路段。這種工法就是先建構連續壁擋土工程,再行打設中間樁,在開挖一定深度之後,架上鋼樑支撐以維護擋土設施的穩定;若在道路下方施工,則鋪上覆蓋板,而鋼筋彎紮、混凝土澆置及灌漿等工作則皆於路面下施作,可將施工期間所帶來的不便減至最低。最後於車站及隧道結構體完成後再回填土壤,將路面及排水系統等完全回復原狀。
潛盾工法:運用於車站間的隧道段,因為此法可以在地底下鑽掘挖進,以減少對地面交通、民眾日常生活及商業活動之影響。其施工方法係先以明挖法建立地下挖掘基地,再運入潛盾挖掘機零件依次組合後,開始進行挖掘,一邊建立混凝土預鑄環片並將廢土運出,同時進行背填灌漿及二次灌漿,逐步往前推進貫通。
謹慎綿密,暢行無阻
不論捷運地下段施工是採取何種工法,主辦工程處對於隧道與車站設計的安全措施都極為重視,均進行地質調查、建物調查、地表變形與沉陷分析、耐震分析、建物保護以及監測系統的建立等之安全措施。當初台北捷運施工單位為確保沿線居民建物安全,於明挖覆蓋工法之連續壁採以跳島式施工及增加其厚度,並將全面開挖改採小區域及支撐間距縮短等改善措施。
潛盾工法則在進入建物25公尺範圍內,每前進5公尺就對建物做一次沉陷分析,直到潛盾機離建物25公尺以外為止。同時在穿越期間控制潛盾機前進的速度,每日以不超過8公尺為限。除了將施工安全列為第一考量外,在施工期間亦盡量減低對地面建物的影響,避免衝擊都市規劃、交通環境等,也是設計時重要的考量。(參考資料提供:台北市捷運工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