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舊世紀的新獻禮──宜蘭清水地熱饋贈與前景

2003/1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85

字型:


■撰文:許明雄 ■圖片提供:中油探採事業部

宜蘭清水地熱區,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復興村,屬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管轄,由羅東經三星、天送埤至井場共約28公里,其中自清水橋起,沿清水溪旁之狹窄產業道路約4公里,即可覓見。

早期自長埤湖到地熱井場無既成道路通行,附近亦無住家,屬一級偏僻地區。當年中油公司鑽井工程隊僅依靠沿著清水溪內所建築之臨時便道,運輸器材及民生用品。每逢大雨交通中斷,隊員必須涉水挑擔補給物品,有時甚至斷糧,工程人員僅靠餅乾及野菜充飢,其中酸甜苦辣,常為中油人所樂道,非筆墨所能形容。

鑽探過程,資源頗豐

地熱資源為世界新替代能源之一,現在已有多國開發,利用於發電、農業及遊憩等多目標用途。政府為推動自產能源多元化政策,經濟部礦研所於民國61年至64年間,率先在清水地區行小孔徑地熱井鑽探,發現地熱源頗豐,具開發潛能。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於65年4月派遣林錦仁擔任隊長,率領地熱探勘隊鑽探清水四號地熱井,同年5月29日鑽達目標深度1,505公尺,地層屬於盧山層,井內最高原始溫度攝氏205度,試氣結果,在井口流壓每平方公分4公斤時,蒸汽產率每小時18.5噸,熱水產率每小時85.5噸,井口流溫攝氏172度,屬熱水型地熱田。

由於發現大量具有經濟價值之高溫熱水汽,中油公司立即加速清水地熱的開發,至75年止,共鑽探地熱井11口,其中第四、五、九、十三、十四、十六、十八、十九號地熱井等八口為成功井,其生產深度自900~3,000公尺,井內原始溫度約攝氏200~230度,所產之熱水屬弱鹼性,酸鹼值達8.5,富含碳酸氫鈉等礦物質。

之後,中油公司在70年4月24日成立地熱處,由邱聰烈擔任首屆處長,專責綜理地熱探勘、鑽井、生產、研發及各項地熱技術,並敦聘國外地熱專家協助推展測勘、生產測試以及蘊藏評估,同時在全省做地熱蘊藏普查;待階段性任務完成後,旋於78年6月1日撤銷。

發電利用,由興至衰

由於政府對自產能源的重視,國科會於66年3月,向台糖公司撥用報廢之1,500瓩背壓式汽輪發電機組一座,在清水地熱區組裝成試驗機組,利用清水四號井開井發電,發電力約300瓩,以研究分析電廠運轉中可能遭遇的各種實際問題,待任務完成後,再停止運轉並拆除。69年,國科會再籌建一座3,000瓩美國進口之背壓式先導型地熱發電廠,經試車成功後,於70年7月正式運轉發電。

其發電流程是由各井口噴出之熱水及蒸汽混合體,經過引導管路及多重控制閥後,集中送至汽水分離器。由於壓力突降,熱水閃變為低壓蒸汽,此蒸汽進入汽輪機,經過高、中、低三段輪葉作功發電後,經由排汽消音器排至大氣中,末閃變的熱水則經熱水堰後排至溪中。爾後地熱發電納入台電公司營運系統,電廠交由台電公司管理,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則負責地熱井及生產管線的管理,使台灣成為第14個利用地熱發電成功的國家。

估計清水地熱的最初發電力為1,500瓩,由於蒸汽產率逐年降低,發電力逐漸降至177瓩。經檢討缺失後,原因可歸納為幾點:一、井內化學物結垢阻塞井孔;二、套管頹毀或斷損;三、礦區埋藏量不豐富;四、生產熱水未還原地下。幾經考量經濟等多方效益,在發電運轉12年餘後,於82年11月15日停止運轉發電,關閉所有生產井,並將人員撤退,僅留兩名員工負責看守管理。

地熱井撥贈,企盼新風貌

嗣後,中油公司依董事會決議,於89年6月19日將清水地熱礦權歸還經濟部,並完成地熱井報廢手續,同年8月4日與宜蘭縣政府達成清水地熱井及地面設備無償移轉協調紀錄,歷經三年,經過多次協商,才依雙方權責辦妥所有移轉前之前置作業。

92年7月9日,在清水地熱現場,辦理正式撥贈儀式,由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副執行長呂明達代表將地熱井撥贈交給宜蘭縣政府副縣長陳忠茂,宜蘭縣政府也以感謝狀一幅送交中油公司表達謝意,再由雙方代表共同按鈕,開啟清水十九號地熱井,頓時大量熱水汽噴向空中,激發全體貴賓的熱情歡呼。就在熱烈掌聲中,儀式簡單隆重地圓滿完成,清水地熱也在眾人道別聲中走向新生。

清水地熱的撥贈決策係資源共享、雙方互利的睿智思惟,中油公司將可節省每年新台幣300多萬元的管理維護費用,以及後續封井、拆除、復舊等龐大經費。宜蘭縣政府即可推動地熱發電BOT招商、籌劃再生能源博物館及整體清水地區休閒遊憩規劃,相信在宜蘭縣政府的經營下,不久將來清水地熱區定能浴火重生,展現昔日風光,成為發電、遊憩、農業及教育等綜合開發成功的典範。(本文作者為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專案工程師)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