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672
字型:
■ 撰文:陳 芃
冬季寒冷的早晨,許多開車族在出門前,常執行所謂「暖車」的工作,深怕低溫對愛車引擎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暖車的方式因人而異,有些人就讓車持續發動個數十分鐘,有些人則大踩油門,希望能讓引擎的工作溫度趕快上升。
而在夏日,除了暖車的工作外,更可以發現許多臨時停車的駕駛人,持續的發動著引擎,為的是保持車室內涼爽的空調。無論是長時間的暖車或是停車不熄火的行為,其實都相當的反映出,國人對於車輛使用的不正確觀念。
在九十年代初期,德國總理就曾因為「停車不熄火」這樣的事情,被綠黨的議員大肆抨擊過。德國的冬季相當寒冷,在零下十度的低溫中,司機為了避免總理受寒,在會議結束前即發動車輛,打開暖氣,這樣的舉動被某位綠黨的議員發現,認為不但是浪費能源,並且污染空氣,況且總理更應該以身作則,不應該以個人的舒適為前提,於是公開提出譴責。經過這個事件後,無論在多麼寒冷的冬季中,德國總理也堅持座車不可提前發動引擎。
對許多人來說,這個事情似乎是小題大作了,但也正反映出,大眾對於資源浪費以及環境污染的漠視。汽車在閒置時不斷的發動,因為引擎進氣效率不彰,耗油量更勝於一般模式的路上行駛,同時,引擎長時間的低速運轉易造成燃燒狀況不佳,導致引擎機碳,降低效能。另一方面,由於燃燒狀態不良,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將更為嚴重,而發動時產生的噪音,也影響到他人的清靜。
其實現代車輛設計進步,暖車工作已可被「正確的啟動概念」取代。在長時間停置後啟動車輛,專家建議僅須三十秒即可上路緩行,當車輛運轉數分鐘後,引擎與變速箱得到機油的充分潤滑,並達到引擎工作溫度後,即可正常操作車輛。停留在原地長時間的發動引擎,其實對於保護車輛的幫助並不大,只有徒增油耗而已。
在臨時停車時,車輛應該予以熄火,除了有助於保持引擎機件的效率外,更將節省油量消耗,並降低空氣與噪音的污染。為了自身一時的清涼,帶給外界大眾排放的廢氣、發動的噪音、引擎工作的熱量,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在先進國家的社會觀念中,這樣的舉動被視為是落後的表現。車輛的使用是個人的自由,但是尊重他人、節約能源、降低污染的使用觀念,卻是有待大眾建立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