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回歸生活面──節能工作的具體實踐

2002/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511

字型:


■整輯:謝惠子

自1970年首屆的地球日開始,已倏忽過了32個年頭。而台灣自1989年引進地球日概念的同時,也默默地努力奮鬥了十多年。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大事紛擾,或許我們也該把地球日視為傾聽的日子,如同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hn)所言:傾聽地球哭泣的聲音。如果我們真的能夠聽見,一定會起身行動!因為,再微弱的種子也能穿越黑暗、再低微的光曦都能羅織希望!

消失的熱帶雨林、溫室效應的形成、極圈上空臭氧層破洞、地質沙漠化、能源日益消耗殆盡……,使曾經居住的美麗星球蒙上了一層闇影。透過每年「422」的地球日提醒,讓不同語言、膚色、信仰、文化、經濟的世界各國發起共同的心願:以自發性行動喚起世人對地球生態的重視。除了宣示參與環保的決心,並認真思考如何才能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環保標章˙默誌依循軌道

從善用珍愛地球資源出發,到垃圾減量、再利用、循環使用的環保3R(Reduce、Reuse、Recycle)之落實,環保署自86年1月開始推動由「社區民眾」透過家戶垃圾分類,將各類自家產出之小型資源垃圾,結合「地方政府清潔隊」、「回收商」及「回收基金」的力量予以回收再利用。藉由此四合一制度,建立完整的回收網絡體系,確保資源垃圾確實回收再利用與妥善處理。

此外,為了鼓勵大眾使用環保標章商品,環保署除加強宣導消費者選購外,也積極推廣「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希望利用政府機關的龐大採購力量,優先購買具「低污染、可回收、省資源」特性的環保標章商品,並以市場機制降低環保產品的價格,不僅鼓勵綠色產品的生產及使用,也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更可收上行下效之益。

一二三四五˙分格的快樂

關於資源垃圾概約可分成幾類:

一、廢寶特瓶:以射出成形,瓶身為寶特瓶,底為高密度聚乙烯,且瓶底有一圓點,重量輕不會摔破。

二、廢鋁罐:質軟且輕,罐身一次成形無夾縫,可用手擠捏,具高度再生利用價值。

三、廢鐵罐:質地硬重,徒手不易擠壓,可吸住磁鐵,罐身有夾縫。

四、廢玻璃容器:晶瑩剔透、易碎。

五、廢塑膠容器:材質種類繁多,各種顏色都有。家庭垃圾中常見的為鮮奶瓶、養樂多瓶、沙拉油瓶、洗髮精瓶等。

其回收處理方式,可由家庭開始做起,依照材質不同分別設置廢紙類、玻璃瓶、塑膠瓶、鐵鋁罐、鋁箔紙盒包等資源回收桶,分類收集再送至回收單位。例如只要廢容器上標示著回收標誌,皆可將之帶至各大型連鎖超商、量販店等的回收筒;廢電池可投入超市、藥妝店等地點內設置的廢電池回收筒;免洗餐具、生鮮托盤等於去除殘渣及拭淨後送回,或可交由地方政府清潔隊、公民營廢棄物清除機構回收等,以確切實施資源垃圾的回收,並進一步推廣至社區鄰里。

一千個鼓動˙聽環保在唱歌

地處海隅的澎湖縣湖西鄉林投社區,雖資源設備不充足,但透過基層宣導與全體民眾的努力,經常實施季節性淨灘活動、推動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與減量工作、宣導使用環保紙類與資源再生利用、修復廢電器充作公共設施、回收舊衣、指導住戶利用廢棄物推動綠化植栽,提升社區環境美化和生活空間品質等具體活動,讓林投社區從無到有、由點而線而面的逐步推展環保與生活合一,終獲致良好佳績,進而成為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實值得做為其他地區參考運用。

另外,在「辦公室做環保」方面,辦公室可藉由植栽綠意淨化空氣,實施垃圾分類將電池、鋁鐵罐、玻璃、寶特瓶、廚餘果菜等分開,以回收資源垃圾再生使用,將室溫調至最適溫度以節約能源,設立「再生箱」充分利用影印紙、報表紙等事務用紙,還可成立企業環境保護委員會等。其實,早在民國79年,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已提出了「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觀念,不僅充滿了慈悲的智慧,更鼓動人們應以具體實踐行動來成為真正實際的「綠色公民」!

再低微的種子,都能發生一個希望

「Who says you can not change the world!」這是1990年地球日的口號,也是企圖喚醒世人對生存環境保育的意識覺醒,因此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一些環保準則來表達對愛護地球的決心;因為一個行動就是一顆真心,萬顆真心便能成就一片榮景!

一、關心地球,先從關心自己的地方做起。透過各種資訊媒體收集環保資料。

二、上街購物自備購物袋,每天少用幾個塑膠袋可減少垃圾。

三、使用無磷的洗衣粉,可避免河川湖泊中藻類滋長使水質發臭、水中動植物缺氧而死。

四、汽機車停靠時,不要讓引擎繼續轉動,以避免浪費汽油又污染空氣。

五、提高家電效率,節省能源。效率提高15%,台灣就無限電、停電的威脅。

六、隨手關掉水龍頭,或可在馬桶水箱中置一大瓶水,每次耗水時便能節省下一兩公升的水。

七、回收一個鋁罐可節省3小時電視的電力,又可減少污染。

八、出門少開車,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鼓勵共乘汽車上班,組織社區共乘連絡中心。

九、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直接參與環保活動,參加環保組織或其他保育工作,並將環保觀念傳達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