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繾綣北火──北部火力發電廠的前世與今生

2002/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35

字型:


■撰文:施彤煒 ■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簡枝祥

北部火力發電廠位於基隆市東北郊的八斗子,原係利用台灣本島與八斗子島間之水道,經人工填海造陸後構築而成,為當時最新型、最大之火力發電廠,亦為第一座利用填海造陸、取海水作為冷卻水之火力發電廠,在工程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光復後擴建第二期工程,為國人胼手胝足、自行施工完成之高溫高壓火力發電廠。電廠在過去提供充分電力,對台灣經濟發展具有重大貢獻,在未來整建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後,亦將成為世界第一個由電廠轉型再利用的大型海洋科技博物館。

北部火力發電廠舊稱北部火力發電所(簡稱北火電廠,台電同仁暱稱八斗子電廠),為日治時期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台灣電力公司前身)於民國26年建造,在政府遷台後,於42年又擴建廠房。電廠經多年營運,於70年除役,後由基隆市政府向台電租用北火電廠廠址後,於86年撥交教育部供興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簡稱海科館)使用,海科館籌備處於是展開利用北火電廠整建為博物館之可行性評估,並致力推動此一以人與自然共生、人與歷史接軌、科技與人文融合的艱鉅使命。

追撫北火˙記憶娓實

追撫北火電廠過往之歷史價值與意義,實為一部劃時代之偉大紀實。日治時期,電廠不僅在使「農業台灣」變成「工業台灣」之過程中擔負重要任務,在光復後,更負責起台灣缺電年代的重要供電角色。電廠的興盛、頹廢與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更刻劃了許多濃烈的人情味在裡頭。

一、首開填海造陸構築之火力發電廠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為興建此電廠,成立了北部火力建設所,並任命高原量四郎為所長,負責監督發電所之建設,並委由清水組(清水建設株式會社前身)負責設計施工。因基地幾乎位於海中,必須填海造陸,設計與施工均非常複雜,成為第一座填海造陸所構築之火力發電廠。

二、亞洲(日本以外)規模最大、設備最新之火力發電廠
日治時期,台灣電力發展以「水主火從」為原則。水力充沛時,供電無虞。但遇枯水期時,則電力無法充分供應全台需要。為持續建設台灣作為「南進基地」,北火電廠之興建扮演著穩定供電來源之重要角色,並附設有一座儲煤場。

三、首座利用島嶼間海水冷卻之火力發電廠
火力發電廠需要大量冷卻水,電廠位於水道上,取水口設於東方長潭里漁港出口處,排水口則位於八斗子漁港出口處。出水與進水彼此區隔甚遠,大大提高冷卻效果。

四、首座高溫高壓之火力發電機組
北火電廠使用德國AEG衝擊式汽輪發電設備,主發電機容量為三萬五千瓩,廠內用發電機容量為三千瓩,日本C&W公司CTM型粉煤鍋爐兩座,蒸汽最大連續蒸發量為每小時各為209,000磅。蒸汽壓力可達34大氣壓,蒸汽溫度可達410℃。另於擴建發電廠時採用美國西屋公司生產、二萬瓩之汽輪發電機兩座,並搭配C.E.公司(燃燒工程公司)VU-50K型自然循環粉煤鍋爐兩座,蒸汽連續蒸發量各為每小時205,000磅,蒸汽最大連續蒸發量各為220,000磅,發電量合計四萬瓩。蒸汽壓力可達58大氣壓,蒸汽溫度可達487℃。運轉當時,均屬於高溫高壓型式之火力發電廠。

五、國人首建之火力發電廠擴建工程
光復後,為加速經濟發展,擴建北火電廠為經濟安定委員會重要決策之一。但當時國內物資缺乏,資金嚴重不足,又有爆發台海戰爭之危機,籌建工作十分困難。在J. G. White顧問公司多方籌畫協助下,資金方面採自籌外匯、美援外匯、美國西屋公司貸款、相對基金與自籌資金方式進行。由美國西屋公司提供電廠設計技術,廠房施工由國人擔任,實為第一座由國人興建之火力發電廠。

六、台電培育高級人材之搖籃
北火電廠為具規模之火力發電廠,成為台電火力發電廠高級幹部培訓之搖籃。許多參與火力發電廠建廠人士,如陳蘭皋副總工程師後來成為台電董事長,又如孫運璿資政時任台電總經理,亦與此電廠關係深遠,之後在任行政院長之際,常在假日前來北火電廠,尋求治國靈感。

七、將成為亞洲首座整建為海洋科技博物館之火力發電廠
籌備處計畫利用北火電廠基地,規劃電廠成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秉持創造「科技與人文意象的融合」、「人造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共生」、發展兼具海洋科技研究、教育推廣與遊憩功能之規劃原則,使「火力發電廠」(power plant)脫胎換骨轉化為「動力公園」(power garden),使海洋科技之展示,發展成為兼具「追隨歷史軌跡,邁向未來願景」之新世紀博物館,賦予北火電廠新的生命。

北火史料˙風華再現

為了保存電廠之歷史足跡,並整修電廠作為博物館,必須掌握電廠的土木結構與地質資料。籌備處主任孫寶年教授請專責同仁施彤煒博士,帶領工讀生,採地毯式搜索方式,查訪台電各處的資料室、圖書室與倉庫17處、國史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灣史研究所、國家圖書館等處調查約六千箱塵封之資料,並拜訪退休員工、研究台電歷史學者與專家,紛失的電廠資料才逐一被發掘。

目前籌備處尋獲的資料包括有電廠之「建築許可證」、「建築物使用許可證」、「工事仕樣書」、「構造強度計算書」、擴充工程竣工報告書、電廠設計圖、電廠舊照片、運轉記錄等資料。籌備處正利用這些資料,積極從事「活用歷史建築空間、融合現代海洋科技」跨越時空之任務。

蛻變北火˙戀戀情深

未來的北火電廠將被整建為主題館,展現新的生命力,另由加建一棟新館「海洋棲所」,使北火電廠的今昔與未來集結於一身,從建物的轉變,帶出能源的轉型,進而發現經濟與科技蛻變的極至是人與自然的共生!(本文作者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