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618
字型:
■撰文:謝惠子 ■圖片提供:劉力學、謝惠子
位於台北縣石門鄉德茂村白沙灣的臨海生態社區係由民間自行規劃,利用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的低成本造價,產生水電自給自足,並利用廚餘有機物及農業有機廢料培育蔬果,更建置了台灣首座社區焚化爐,進而構築成為台灣綠色奇蹟美夢成真示範社區的永續家園;不僅可提供做為桃芝風災及921地震受災戶重建家園的參考,更為推行再生能源立下了良好的楷模。
當車子快速掠風而過,坐在身旁的臨海生態社區住民──劉力學先生指著小路邊利用再生建材等資源建造而成的環保組合屋上的一座小型風力發電機,微笑指稱台灣的東北季風真的相當強勁!遙望帶著銀色尾翼的風力機正迎風電掣展颺,再環視週遭綠意蓊鬱的翠微氛圍,讓人彷若可化身冒險故事中的小女孩桃樂絲,欲想帶著稻草人、鐵人跟獅子一起穿越探險迷離深邃的「綠野仙蹤」!
從零到有˙滿山翠微 「曾經這裡是蠻荒滄涼的光禿一片,不是黏膩紅土覆蓋便是漫天風沙的景況,連一棵樹也沒有。」劉力學拿出二十多年前的舊照片回憶道。每當颱風過境總是挾帶大量的土石流,讓劉力學興起種樹的念頭,並以自身所學自行設計了一套澆水系統,就這樣慢慢的將數千個蒼翠綠意累積在這塊土地上。「所以二十年後的北部,從金山到淡水的海岸,就只有這個地方是這樣的漂亮!」望向後院擎天直立的鳥巢蕨及滿山樹種,彷彿都快樂的演譯著劉力學過去四分之一世紀的努力,也靜默無聲的演化著一次又一次的生生不息!
觀摩教室˙實地推演
「其實台灣的環境相當適合發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這兒東北季風強,夏天日照時間也長,如果每個家庭都能裝置小型的風力發電再搭配太陽能,那麼台灣將可以省下許多資源的消耗。」劉力學將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的電能收集到兩個蓄電瓶裡,再經過電流轉換後供家中的電燈等用電量較小的家電用品使用,並與台電的供電搭配運用,不僅可節省能源,也能以備不時之需。他認為自然資源是提供助益的一部份,不能完全依賴,因為還是要靠大家的環保意識及節約能源的施行方可奏效。「每當颱風嚴重來襲或停電的夜晚,就只有我這兒還有電呢!」劉力學語帶驕傲的表示。
「我是個工程師,所以習慣一切都自己來、自行嘗試!」只見劉力學忙碌的將一組組不同燈色、瓦數的省電燈泡排列分置好,而屋外一群來此地參觀自然生態資源的小朋友正喧鬧擾嚷的往「省電燈泡教學間」跑來。「看!省電燈泡是不是很亮呢?不但比傳統的燈泡省電,使用的壽命也比較長!」「哇!真的很亮耶!」孩子們的眼中散發出驚艷的神采。再轉出室外,前庭廣場上矗立了兩座利用太陽能發電的路燈,是當初為了方便教學而由中國電器公司轉贈,自士林中全公園移置過來的。另外,劉力學還成立了露營區教育營,希冀來此參觀資源的人能藉由與大自然的貼近對話來增加環保及能源利用的概念,因為這裡從太陽能、風力發電、環保組合屋、焚化爐、溫室有機蔬果栽培到植被的維護栽種都有了,正是傳遞經驗與實地操演的最佳自然教室。
「ㄆㄨㄣ」的故事˙廚餘變黑金
「一開始是垃圾的問題,再來就是廚餘的處理!」約莫十多年前,劉力學從職場上退休後就遭遇到這兩個社區難題。原本乾淨澄澈的海洋沙灘開始散布漂浮著寶特瓶、塑膠袋等垃圾,工程廢棄砂土偷偷運載至此地丟棄,加上遠方地區的非法傾倒垃圾等,都促使劉力學帶領社區民眾參與淨灘、抗爭傾倒、捍衛家園生態環境及向環保署申請設置社區焚化爐的決心。就在全國首座社區焚化爐起用的同時,劉力學同時發現未經分類的垃圾與廚餘(俗稱ㄆㄨㄣ, )讓焚化爐運轉成效不佳,因此他扮演起環保教師的工作,教導社區的民眾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並且思考著廚餘的出路。
之後,透過戴炎輝文教基金會的規劃整合,促成了劉力學與台大農業化學系吳三和副教授的合作,他們一致認為只有利用科學的方式解決廚餘,才能解決環保問題,並同時兼顧農民的需要。藉由混合木屑、稻殼米糠的簡約淨化方法,讓廚餘堆肥自行悶燒發酵,最後變成有機堆肥,並進一步嘗試整合太陽能及風力發電進行操作的簡易溫室,運用自然能源與廚餘堆肥來栽種培育有機蔬果,結果成效斐然,也將這樣的良善經驗傳遞至鄰近鄉鎮。
過去綠色革命曾提供人類足夠的糧食,但長期以來大量化學肥料與農藥的使用也讓環境產生巨大變化而衝擊驚醒世人。因此,這樣一個要求永續經營環境的友善農業的做法很快地便獲得了各界的迴響與跟進,如台中縣石岡鄉、雲林麥寮台塑六輕廠等皆戮力進行。「看看這些有機蔬菜多健康、多漂亮、多好吃!」劉力學眉眼間終於展露出欣慰的笑容與燦爛的陽光。
飄洋過海、深耕台灣
「大自然一直是最好的導師,他會教你學習如何付出跟享受!」劉力學如是說。從1970年來到台灣,到成為台灣女婿而後致力於打造環保烏扥邦的加拿大老外,本著愛護自然、享受自然、善用自然環境的理念,藉由使用太陽能、風力發電、建置社區焚化爐、回收廚餘、栽種有機蔬果及經營臨海生態社區教育營,將能源教育的種子播灑遠耕,並期待更多有心人和他一起領受,共同為這塊生存立根的土地──台灣而努力!(感謝劉力學先生提供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