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0
|撰文:謝惠子|攝影:汪正翔
點閱人次:
1163
字型:
|
講師:詹詒絜
現職: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高級專員
經歷:
-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國際部長
- SHS跨閱誌平台特約作者
- 八度參與觀察與採訪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及附屬會議
- 低碳生活部落格編輯群
|
講師:張楊乾
現職: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經歷:
- 能源局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計畫審議委員
- 環保署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 經濟部「智慧節電計畫」諮詢委員
- 新北市低碳永續家園「北部生活圈-防救災與調適」運作機能技術與資訊諮詢委員
- 2007年起代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九度參與觀察與採訪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及附屬會議
- 低碳生活部落格編輯群
|
「喝咖啡使用環保杯,一人一年可減碳4.01公斤……」被暱稱為阿乾(ㄍㄢ)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在主持的廣播節目中如此提醒;這回,「能源報導」講座特別邀請阿乾和詹詒絜高級專員這兩位「氣候咖」,與大家分享「從國際參與看台灣氣候戰役」的所聞所思~
今年(2019)3月22日(星期五)的午後,「能源報導」編輯部在中山北路上的一家咖啡館外,立起了「面對氣候戰役,對抗全球暖化是全民的事!」廣宣海報,邀請關心氣候變遷議題的朋友們一起入內聆聽講座,有位來賓慎重地跟小編說:「我在2015年就參加過在台北市政府舉辦的巴黎協定1.0版講座,這次是特地來聆聽2.0版的!」
1.5℃生命線的焦慮……
本該是春暖花開的3月,卻呈現三天28度高溫、兩天就跌回14度低溫的強烈劇變,讓人更加意識到,氣候變遷已是人人無法忽視的「現在進行式」!
八度參與國際氣候峰會活動的詹高級專員表示,在進入COP24主題之前,得先提及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2018年10月所推出的《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因為根據這份權威性的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均溫比起工業革命前已升溫了0.88℃左右,並進一步推估在2030至2052年間將較工業革命前升溫達1.5℃。
這意味著什麼?屆時全球將有70~90%的珊瑚礁會消失!不止如此,儘管《巴黎協定》在2015年訂定全球升溫控制在2℃目標,但由於升溫所帶來的區域影響不均等,對許多小島國家來說威脅仍大,故堅守升溫在1.5℃之內才是他們訴求的最後生命線,也是報告文本提出的本意。(延伸閱讀:2018最重要暖化科學文本:IPCC《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
然而《巴黎協定》雖為國際訂定共同的氣候目標,但卻沒有明訂執行細則,因此2018年12月在波蘭卡托維茲小城所舉辦的COP24氣候峰會,其任務即是把這些執行細則補進《巴黎協定》規則手冊裡,內容涵蓋了減緩行動、調適行動、技術轉移、遵守機制等,同時要求各國能夠實地揭露減碳進程,及必須在2020年提出新一版的「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長表示,COP24可視為「巴黎氣候峰會2.0版」,重要性可見一斑。(延伸閱讀:COP24回顧與展望:在詭譎氣氛中匍匐前進)
台灣的氣候戰役……
台灣的氣候現況又是如何?兩位「氣候咖」非常細心地整理了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提出的《臺灣氣候的過去與未來》報告,摘錄出3項做為對照分享。
首先是:在過去的1900至2012年間,台灣「都會區」的均溫增加了1.3℃,幾乎是全球平均升幅的1.5倍,意味著若未來持續升溫,台灣的熱島效應將更為嚴重。再來是季節觀測,報告顯示近50年來(1960~2010)台灣的四季已明顯改變:夏天增加了27.8天,冬天則減少了29.7天,預估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暖冬效應將加大。第三則是降雨呈現兩極化(「豪雨」和「無雨」),驚人的是,雖然侵襲台灣的颱風數量看似減少了,但每一次颱風來襲的強度卻一再拉高,帶來的當日瞬間降雨量也更為驚人。
資料來源:《臺灣氣候的過去與未來》|重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面對這些氣候異常現象,台灣當局當然有所因應,例如行政院環保署即針對幾個排碳量較大的部門訂定了一些減碳行動,包含:能源部門擴大再生能源使用、運輸部門加強市區公車及機車電動化等,希望能跟上國際節能減碳的腳步。
講座到此,已有與會者熱切回饋看法,認為現階段國際對於排碳議題仍多處於道德勸說情況,雖然台達電也戮力於能源教育推廣,但未來個人更該跳進去成為能源轉型的一員;此外也有聽眾提出「個人又可以為節能減碳做些什麼事」的關鍵一問,阿乾笑著回應:他訓練兩個女兒從小回家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手,而是「抄電表」,因為可以從中瞭解自家用電習慣進而思考節電作為,可以說是節電的第一課。
講座結束後,現場的互動交流仍熱絡不斷。在此小編也特別賣個關子:欲知「阿乾的家」節電詳情,敬請持續鎖定「能源報導」,好文即將上線!
關鍵字:氣候變遷,CO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