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29
字型:
■撰文:許峻賓
全球暖化現象是近年來國際社會所共同關注的議題,在2004年時,「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曾經發表1篇名為「北極暖化」的影響報告,說明了北極暖化現象已明顯影響到當地生態體系的活動;而且近來周邊國家在北極海域的頻繁活動,例如船舶運輸、油氣田開發與海洋廢棄物的處理等事件,也造成了此一區域逐漸受到污染。北極地區的環境變化,對全球影響最大的是冰原快速的融化,這與全球暖化現象加速之間的關係,具有直接且深遠的相關性。
在北極地區,除了冰原消失是全球所專注的議題之外,近年來也逐漸被各國發現此一區域蘊藏了豐富的能源礦藏,但以往因受到過於寒冷的氣候以及厚實的冰原所覆蓋的限制,而無法確實探勘。根據美國NASA的分析報告,近年來全球地面年均溫逐年上升,而2005年是這一個多世紀以來溫度最高的1年,這一現象使得此時北極地區中的海冰覆蓋範圍,是近一世紀以來最低的時刻。雖然暖化現象對全球影響極大,但是對於未來各國在此一區域的能源鑽探與開發,暖化現象似乎造就了一個新契機。
新契機的開啟
北極地區是一新興的能源礦藏區域,此區域已經被探測出蘊藏了豐富的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與甲烷冰,這對於能源消費量逐日增加、但來源卻日益枯竭的全球能源供需窘況,以及油氣價格高漲的情勢,實有如在沙漠中發現泉水般的令人雀躍,對環繞於北極地區的周邊國家而言,更是如獲至寶,紛紛積極的投入探勘行列。因為氣候嚴寒的因素,使得北極地區能源的開發成本總高於一般油氣田開發成本2倍以上,因此,全球暖化造成北極冰原的消失,使得能源開發更具經濟效益且容易;然而,對於全球人類能源需求、經濟發展以及永續經營等概念之間,北極地區的環境變化實需更加關注。
據估算,北極地區的原油儲量約為2,500億桶,約占目前全球儲量的四分之一;而天然氣的儲量約80兆立方公尺,約占全球儲量的45%;此外,重要的新興能源——甲烷冰則約占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許多國家極為重視甲烷冰的開發。
能源=經濟的效應力
目前已有許多國家開始規劃北極地區的能源開發。其實早在1968年,美國即在本土區域的北極區中發現北美最大的油田,但卻常被以「保護北極區野生生物」為由,遭到環保團體的反對而致使開發緩慢。近年來俄羅斯依賴著能源使經濟快速復甦,俄羅斯的天然氣儲量占了全球的30%,石油的儲量也占了10%,而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天然氣位於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Yamal-Nenets),在該區分布了15個巨型油氣田,每個油氣田儲量均在5,000億立方公尺以上。
在俄國政府所規劃的「到2020年前俄羅斯能源戰略」中明白表示,極北地區的油氣開發將是未來俄羅斯天然氣持續供應的保證之一,這包括了西西伯利亞北部與北極區內的巴倫支海;到了2020年,俄羅斯的能源產出中,將有25%的石油及33%的天然氣來自北極地區。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sprom)也因此接受官方專家的評估與建議,決定投資靠近極北地區位於西伯利亞北部的亞馬爾區域的油氣開發;去(2005)年Gasprom已經開始討論亞馬爾地區的開發計畫,其中包括天然氣與天然氣凝汽油(Gas Condensate)的挖掘工作,此區域的重要性在於,產出後將會提高每年的產量至2,500億立方公尺;這也將使得Gasprom得以達成其在2010年生產5,600億立方公尺、及2020年生產5,800~5,900億立方公尺的目標。
展開爭奪「冰山一角」
北極地區主權或管轄權的爭奪,除了俄羅斯之外,還包括了美國、挪威、加拿大等國家,原本的領域劃分就已經引發不少爭議,在近來發現能源之後,各國更是對此一地區趨之若鶩。只是這一地區氣候條件與地理環境不佳,需要更多的資金與更高的技術來進行開發,這樣的情況使得各國開始思考共同合作來開發能源。
北極地區受到極厚冰層的包覆,除了影響探測工作之外,其對於開發過程的影響亦大,為了能夠順利開採與運輸,不僅基礎設施必須避開冰山的撞擊威脅,也必須依賴有破冰功能的油輪來輸送能源。這些高成本的開發過程,在過去低油價的時代中,能源廠商均很難接受,也因此使得北極地區的能源開採計畫遭到擱置。近年油價大漲促使產油利潤大增,這讓業者們已經開始思考去開發這一塊「瑰寶」,即使成本仍高且開發風險大,但已有許多國家紛紛積極地參與相關計畫,如「北極操作平台」(Arctic Operational Platform),著手解決油田開發與輸送問題,也關注相關的計畫對於環保的影響。
在禍福相倚中尋求平衡發展
開始探採北極地區蘊藏豐富的能源,確實對於全球能源供應日益緊縮是一大福音;但是面對全球暖化有助於能源探勘、而開採與輸送設備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等利弊問題,是未來開發北極地區能源時,必須縝密思考如何平衡發展,畢竟北極地區是全球少數僅存仍屬乾淨的海洋區域;若無法兼顧環境與氣候的變化,那麼暖化所形成的能源開發將是一大諷刺!(作者任職於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