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能源供應體系下的燃料電池──2002年的國內新能源產業之一

2002/0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577

字型:


▓撰文:何玉麗

全球能源的主要來源為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氣及煤等)、核能、水力、地熱及太陽能等,其中以化石能源所佔比率最高,其次是核能,至於水力、地熱及太陽能等所佔比率則相當低。

中東地區的化石能源藏量最為豐富,該地區政治不穩是舉世皆知,1973、1978年所發生之兩次石油危機,即是政治糾紛的結果。為防範石油短缺影響經濟發展,各國莫不為能源多元化而努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化石能源在燃燒之後,會產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碳氫化合物等,這些都是空氣污染及溫室效應的元兇。

如何抑制溫室氣體排放,是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國極為關心的問題。化石能源因屬不可再生之資源,在大量消耗之後,已面臨枯竭的窘境。根據英國石油統計報導,化石能源經過本世紀的大量使用之後,其存量約略僅夠再用半個世紀。

展望新能源

化石能源與核能既然都有其缺失,那麼可再生又安全的新能源勢,將在未來能源供給結構中佔有一席之地。這些新能源包括地熱、太陽能、風能、燃料電池及其他等,其中以燃料電池的發展最受人注目。因其在發電過程中並不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而且燃料的取得相當容易,所以各國都投入龐大資金進行研究。目前不但在中型或分散式發電機組的運用上已成功地進入商轉階段,在汽車或其他產品的運用上,也熱鬧地進行中。燃料電池如此受青睞,頗有取代燃油引擎或其他發電裝置之可能,使21世紀邁向綠色的氫能時代。

無論從能源或環保的角度來看,燃料電池在未來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燃料電池相當值得關心。為此,本文特別針對燃料電池做探討,內容包括燃料電池的原理、燃料電池的特性與應用,以及燃料電池之燃料及其能源來源等項目。

燃料電池的原理

燃料電池(Fuel Cell)是一種發電裝置,但不像一般非充電電池一樣用完就丟棄,也不像充電電池一樣,用完須繼續充電,燃料電池正如其名,是繼續添加燃料以維持其電力,所需的燃料是「氫」。

燃料電池的運作原理(如圖1),也就是電池含有陰陽兩個電極,分別充滿電解液,而兩個電極間則為具有滲透性的薄膜所構成。氫氣由燃料電池的陽極進入,氧氣(或空氣)則由陰極進入燃料電池。經由催化劑的作用,使得陽極的氫原子分解成兩個氫質子(proton)與兩個電子(electron),其中質子被氧『吸引』到薄膜的另一邊,電子則經由外電路形成電流後,到達陰極。在陰極催化劑之作用下,氫質子、氧及電子,發生反應形成水分子,因此水可說是燃料電池唯一的排放物。

燃料電池所使用的「氫」燃料可以來自於任何的碳氫化合物,例如天然氣、甲醇、乙醇(酒精)等。由於燃料電池是利用氫及氧的化學反應,產生電流及水,不但完全無污染,也避免了傳統電池充電耗時的問題,是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新能源方式,如能順利與廣泛的應用在車輛及其他高污染之發電工具上,將能顯著改善空氣污染及溫室效應。 圖1 燃料電池的運作原理

燃料電池的特性與應用

燃料電池因為燃料取得方便(例如可由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甲醇、汽油等改質而取得氫、或由水的電解產生等)、能源轉換效率高(約為40至60%,較一般火力發電的40%為高)、發電機組之規模可自由選擇,以及低環境污染等因素,試圖被運用於產業、運輸及民生等部門。

燃料電池在產業部門方面的運用,主要是指中大型、分散型、現場型與家用型等等之固定發電機組。這在全球電業自由化的潮流下,愈來愈受到市場的重視,配合環保標準的日益嚴苛,預期將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適合裝設此種發電機組之場所,如一般住宅、旅館、醫院、商店、辦公大樓、公寓、工廠等等,假若電力仍有不足之情況,依然可經由並聯網路由電力公司供應。

在運輸部門方面,包括巴士、汽車、貨車、高爾夫球車、機車及自行車等,這些交通工具之動力來源,在未來都有可能為燃料電池所取代。在民生部門方面,除了家電產品以外之可攜式電子產品,也就是從行動電話、隨身聽、計算機、攝錄影機、數位相機到筆記型電腦等,都有可能是燃料電池的運用範疇。

燃料電池之燃料及其能源來源

如前所述,氫氣、甲醇、汽油及天然氣等,都有可能作為燃料電池之燃料,關於這些燃料之來源與優缺點,逐一說明如下:

氫氣是燃料電池最為直接的燃料,也就是不需經過重組器的轉換就可使用,不但是自然界中最豐富之自然元素,而且在轉換為電能的過程中,僅產生微量的水,頗合乎國際環保要求。 甲醇的主要生產方式,係利用天然氣進行蒸汽重組反應,因此若使用甲醇,可降低對石油之依賴程度,這可說是甲醇具有的特性之一。

再者,甲醇在常溫下呈液體狀態,可使用之燃料電池有直接甲醇型(DMFC)與重組器重組再取得氫等兩種方式,其中由重組器重組所需作業溫度為300℃,較汽油重組所需溫度為低,是甲醇具有的特性之二。然而,甲醇具腐蝕性與毒性;在轉換為電能的過程中,會產生一氧化碳等,則為其主要之缺點。

汽油可作為燃料電池之燃料,主要必須經過再次脫硫,使之成為較乾淨之汽油,再經過重組器之重組,以利取出氫,但是汽油重組必須在600℃的高溫下進行,而且對化石燃料依賴程度的降低沒有任何幫助。

天然氣也可做為燃料電池的燃料,只是必須經過重組器的重組再取出氫,屬於非直接型燃料電池。天然氣屬於化石燃料的一種,蘊藏量相當豐富,但大量使用將無法改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零污染的目標

從前面燃料電池的發電原理,可以看出整個反應過程就是水電解的逆反應,因此其燃料--氫可以藉由水的電解產生。然而,以電分解水,再取得氫,依然必須用到電力,若再追究此電力的轉換來源與成本,則氫的價格必然不斐,而且能源使用效率也不見得比汽油高。所幸水的電解可以考慮使用離峰電力、太陽能電力等。再加上水的電解,並非氫氣來源的唯一管道,諸如煉油、啤酒製造或其他產品製造過程,甚至廢棄物處理過程中,也都會直接或間接產生氫氣,這些都可說是氫氣的重要來源。

雖然甲醇、汽油或天然氣,經過重組之後,仍可以取得氫氣,但是重組器大又重,在燃料電池的應用上,會增加載具之重量,進而影響其推廣或普及。再者就能源與環保的觀點而言,若以甲醇、汽油或天然氣做為燃料電池之進料,則人類對化石燃料之依賴情形將無法改變。因此,在燃料電池開發與應用的過渡期間,或許基於技術的成熟度,而有使用甲醇、汽油或天然氣為燃料之必要。但是就長期來看,仍應以氫做進料,才可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以及達到零污染排放之目標。(本文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研一所副研究員)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